现在,孩儿巷里可有杏花卖?

杭州,梅花才落,樱花桃花梨花李花杏花……纷纷登场,古时花朝节设在这个时间段,实在非常应时。

现在,孩儿巷里可有杏花卖?

同样的季节,830多前,有位伟大的诗人,曾经在杭州吟唱过一首“卖花歌”。

南宋诗人陆游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住在孩儿巷时写过一首诗,我们姑且称之为“卖花歌”,这首诗题为《临安春雨初霁》,让我们先来吟诵这首诗: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其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两句,既朗朗上口,又绘声绘色,流传甚广。可见绝妙好文原来简单至绝,这正是写诗作文的极高境界。

这首诗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入世做官的兴味,近年来已淡薄如纱;谁叫我骑马辞家,作客在纷扰的京华?清寒的小楼上,听得下了一夜的春雨;深巷天明,就有人在叫卖杏花。闲居无聊,在短纸上斜写着草书;晴日窗前,又试着品味名茶。不要慨叹了,洁白的衣服已被京师的尘土污染,但还来得及在清明节前,回到我清静的家园。

现在,孩儿巷里可有杏花卖?

有人说,这首诗中的“小楼”一联,典型地表现了江南二月的都市之春。小楼听雨,是一诗境;春雨如丝,杏花繁丽,是一诗境;深巷卖花,又是一诗境。从今夜的雨声到明朝的卖花声,正写出杏花春雨江南,写得形象生动,富于韵味。

现在,孩儿巷里可有杏花卖?

还有人说,这一联不着意于对偶,十四字一气贯注,自然圆转,常受人称道。

现在,孩儿巷里可有杏花卖?

另有人说,“小楼”一联语言清新隽永,写得形象而有深致,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

现在,孩儿巷里可有杏花卖?

见仁见智。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宋孝宗所称赏。

其实,陆游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并非为了写出什么名句,而是排遣自己的情感,写出他当时的心境。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此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无奈。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孩儿巷里等候召见,写下了这首名作。

现在,孩儿巷里可有杏花卖?

闲来无事写写草书,春光映入窗帘品着新茶,表面上看,闲适恬静,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不平。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与他的志向不合,颇感报国无门。“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京中闲居无聊,壮志未酬,还不如回乡躬耕,过过田园日子。中原沦陷,久未收复,而诗人却在作书品茶消磨时光,他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现在,孩儿巷里可有杏花卖?

孩儿巷最早的时候叫“砖街巷”,普普通通的一条巷子,青砖一路,从这头铺到另一头。因为这里出售泥孩儿,故而又称“孩儿巷”。杭州是陆游生前常来常往的地方,到了杭州,多次住在孩儿巷。

现在,孩儿巷里可有杏花卖?

830多年来,因为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孩儿巷这条杭州城里的小巷出名了,以至于近年有“孩儿巷陆游故居之争”。孩儿巷改造时,有人反对拆除老建筑98号,认为此是陆游故居,争论激烈。

其实,南宋的建筑,现在在杭州地面上已经没有了。后来经专家认定孩儿巷98号是著名的清代古宅,虽然不是陆游的故居,但陆游多次来杭都住在孩儿巷,而且98号是至今所发现的最接近历史风貌的孩儿巷建筑,因此专家认为它是陆游纪念馆的首选,于是杭州就把孩儿巷98号定为陆游纪念馆。

现在,孩儿巷里可有杏花卖?

顺便说说花朝节。《梦粱录》云:“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渐闻风俗,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望之时,最堪游赏。”《梦粱录》还对当时杭州一带的花朝节盛况作了更为详细的描述:花朝节这天,人们除了要游玩赏花、扑蝶挑菜、官府出郊劝农之外,这天还有女子剪彩花插头的习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