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活成為修行道場


讓生活成為修行道場

◎真子問:法師吉祥,您所講的究竟修證法義,屬於如來究竟解脫義,只能與修行多年的僧侶相應,我們這些身在凡塵的弟子們,該如何信受?法我皆空的教義,似乎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我們該如何具體履行您講的修證佛法,將修行融入生活,將生活變成修行的道場?

◎慈誠答:佛法,之所以稱為佛法,不與外道相同,在於他不落善惡分別見,不墮空有二邊見,不執生滅諸法相,隨緣性起,而落落清淨,不昧因果,而不掛因果,不捨世間,而於世間心中清醒。

●佛,是心靈本來的樣子,佛,是隨順身心煩惱,卻在煩惱思慮中,原本自在、清淨的自性。故而,佛不依相見,唯以智知,故而,佛只在自心,離心說法,皆同魔說,依如來究竟法,破我、人、眾生、壽者相,煩惱性空,本來解脫,習業熄滅,如來自現,自證聖智者名佛。

●如何在生活中履行我講的修證的法義?這是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捨命的信仰才能完成的堅定。我修證的道路極其簡單,就是寬恕、懺悔、接納,這三條可不是你目前情感中理解到的人性的美德,而是法界聖賢,諸神靈眾的法性標準。

●寬恕,是在修行者身心遭遇毀滅性的打擊、侮辱、摧毀之時,你的心靈中沒有絲毫仇恨怨惱,你能發自內心的擁抱傷害你、傷害你至親之人的仇敵,心靈不起絲毫憤怒怨毒,將渴望把自己剝皮抽筋的敵人,親切擁抱入自己懷中,猶如擁抱自己至親的愛人,願意犧牲自己的性命,去成全他人的幸福,善良而柔軟的靈魂,溫暖而博大的心懷,奠定著如來國土的基石。

●懺悔,是絕對的真實,是絕對真實客觀地深入直面自己的良心,去毫不隱藏的,毫無畏懼的,將靈魂深處的骯髒、汙穢、醜陋、殘酷、自私、貪婪,所有的心靈罪惡,曝光於天下,敢於將心靈深處維護自我的任何一絲貪戀揭露出來,自己為自己開刀,將不符合佛理佛義的心靈動機、心性標準坦白出來。久而久之,真實坦白的心靈,自然而然就會隨時察覺到不符合心靈純淨境界的心念思維。純淨心不隨妄心牽引,叫作“觀”,心靈極致的信仰純潔,勘破心靈對自我慾望的維護,心無所掛,自在明瞭,稱為“照”,一切神通智慧皆由覺照心中流出。

●接納,是心靈處於世俗凡塵中,能最大程度地做一個好人,做一個捨己為他、樂 善好施、見義勇為的好人。接納的表現,就是奉獻,為眾生奉獻出生命的所有,卻不從奉獻中索取一絲一毫的利益,心無所求,心無所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名接納!

●付出所有,而不求回報,你的心就接納了不平等,接納不平等的心而無有冤屈,心心無掛,是名平等心。

●接納仇恨毒害,而無有辯解抗爭,你的心就接納了宿怨因果,接納因果而心無取捨,心心無染,是名清淨心。

●接納命運沉浮,不懼生死輪迴,你的心就接納了心靈自己,心靈在全然的接納中,融化了心靈累世所造就的妄想,七情六慾,愛恨情仇,生老病死,諸種體驗境界,都在純然安詳的接納中熄滅,於生死之中接納生死的清醒心,就不隨生死之妄想分別而輪迴。純然的接納,即裸然的解脫,接納生死的心,於生死之中無生無滅,接納命運的心,在因緣和合中無取無證,接納一切的心,熄滅接納的主體,於無來無去的當下,安詳中有清醒,清醒中是明晰,明晰離一切疑惑,離幻即覺,非幻不動,那就是不思議,不可說,極樂周遍,如如圓滿的佛。

————雙槐佛音

讓生活成為修行道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