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在我國古代,一些林木森鬱而又沿海臨河的地方,曾出現過一個個繁忙喧騰的造船工廠。它們是我國古代百舸千舟的搖籃。具有高度智慧的大批造船工匠,用血和汗的辛勤勞動,造出一艘又一艘船舶,把它們送入了江河湖海之中……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百舸千舟圖

一、歷經千秋看船廠

造船工廠,在我們祖先“刳木為舟”的地方,可以追溯它的起源;在集中大量奴隸制造木板船的地方,可以探尋它的蹤跡;在我國古代一些產木之區而又靠水的地方,可以看到造船工匠的智慧和創造。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吳越諸國就有建造和修理軍船的被稱為“船宮”和“石塘”的工場,有的石塘長353步,闊65步,已有相當規模。

秦漢時期的造船工場更是宏偉壯觀,達到了一定的水平。1975年,廣州市文化局的考古工作者,依靠廣大群眾,在市文化局所在地發掘了一處秦漢時期的造船工場遺址,現在出土的部分長29米,寬11米。據調查,這還只是佔整個船臺結構的小部分。在我國發現規模這樣大,年代這麼久的古代造船工場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它使我們親眼看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在漢武帝時期,長安城西20裡處開鑿的造船基地昆明池,周長達40裡,池中曾有過近百艘高大的樓船,其豪壯的氣勢,使唐代的詩人杜甫在寫詩時還情不自禁地讚歎。到三國時期,老的造船基地繼續使用,新的如雒陽(今洛陽)、武昌、溫州的“橫藇船屯”、福建的“溫麻船屯”相繼出現。

唐宋時期,造船工場方興未艾。唐初時,光在揚子縣(今江蘇儀徵)一地就設置了10個船場。徐州地區的洪州船場造過“浮海大船”500多艘,胴船、車輪船數量很多。此外,嘉州金陵地區的船廠製造戰艦也頗享盛譽。到了宋代,浙江、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廣東等地都建立了大批造船工廠。明州(今寧波)和溫州兩地造船最多,每年定額600艘。工場內部分工更細,除了專門的造船場以外,還建立了許多修理場。明代的造船工場分佈之廣、規模之大、配套之全都達到了歷史新水平。在松花江等地設置的造船工廠,是史書中記載的我國東北地區較早期的造船中心之一。地處抗倭前線的閩江口外五虎山,以建造抗倭海船名震四方。除了大量官辦的以外,當時還出現了一部分私商經辦的船場。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明代造船工場規模最大的有江蘇的龍江、淮南的清江和山東的北清河船廠。位於南京城北的龍江船廠長354丈,寬188丈,瀕臨寬圖的長江。它每年造船計劃數超過二百,特別以建造大型海船而著名,如大腙寶船,在當時是很出名的。至於各式戰船、“北京預備黃船”、“南京大黃船”、“輕淺利便船”……更是數不勝數。它的遺址,至今還可以發掘到大木船的遺物,以及成型的和未加工的造船木材。《龍江船廠志》所附的廠址圖,為我們瞭解它當年的面貌提供了寶貴的依據。

明代的造船工場中,不僅有巨大的造船場地,還有與當時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較為發達的手工業配套工場。例如有許多附屬的帆篷、鑄鐵、繩索加工場,木材、桐漆、麻類的堆放倉庫並有專門開闢為種植油桐、漆樹的園地。這一切表明,明代的造船工場已達到綜合性強、配套完整的程度。此外對於造船材料的驗收,船隻的修造和交船等,都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封建社會的造船工場集中了大批工匠。他們雖然比奴隸有了較多的人身自由,但受壓迫受剝削的地位決不會改變。以明代龍江船廠的工匠來說吧,他們是“洪武永樂時期取浙江、江西、湖廣、南直隸濱江府居民四百餘戶來京造船”的,專門受“提舉司”管理。他們在工場裡從事著艱辛的勞動,被統治者層層苛責打罵,生活貧苦不堪。許多人在服勞役之餘,還不得不種田、撐船,藉以維持生活。殘酷的壓榨,迫使工匠紛紛起來反抗,有的怠工,有的成批逃亡。原來這400餘戶造船工匠,到嘉靖20年只剩下245戶了。官府“視戶責役,貧者不堪,流亡日甚,至三十年而戶不及二百矣。”這也說明了廣大工匠對當時封建統治者的反抗和鬥爭。

幾千年來,我國古代的造船工廠從小到大,從少到多,配套逐步完整,分佈地區逐步擴大,這是古代我國造船事業發展的生動體現。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二、設備優良傳古今

古代造船工廠,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設備從無到有,從缺到全,從簡陋到優良。勞動人民的創造不勝枚舉,作為船廠主要設備的船臺和船塢的發明,就是其中的兩個範例。

船,是在陸地上造的,用船則在水上。所以船造成以後,如何讓它下水,乃是重要的一環。較小的船,人們肩扛手推就可下水;大一點的船,有的在泥地上挖兩條穴道,灑水潤滑,船底縱向綁紮兩根方木,擱於穴道中滑行下水;有的利用秋冬枯水季節,在江、河、湖邊的沙灘上造船,待來年夏季洪水到來,將船浮起。據《金史・張中彥列傳》記載,船在河邊造好以後,

“召役夫數十人,治地勢順下傾瀉於河。取新秫秸密佈於地,復以大木限其旁。凌晨,督眾乘霜滑曳之,殊不勞力而致諸水。”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隨著木船建造規模的增大和造船數量的急劇增加,如果僅用這些簡易的或受季節限制的方法下水,就發生了困難。泥地承壓力低,支持不了高大的船體,而且隨著對船隻需要量的增加,也總不能限定季節造船,有的大船,往往在洪水間隔的半年多時間裡不一定能完工。通過不斷的實踐,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了有較為堅固基礎、專供造船用的場地——船臺,以及供船隻下水用的滑道。

廣州市的秦漢造船工場遺址,經探測和試掘,發現了目前所知最早的船臺和滑道,全工場共有三組,長度各在86米以上,埋藏在距地面5米的深處。現已出土了第一、第二號船臺的一部分。每個船臺都有二條滑道,滑道由許多長條厚木板組成,板寬70釐米,厚15釐米,一號船臺的兩條滑道的中心距是1.8米,二號船臺是2.8米。滑道底下墊有枕木,滑道面上有規則地排列著一組組木墩,墩高1米左右,可以拆卸。據許多木船廠工人和有關專業人員估計,利用這樣規模的船臺和滑道,可以成批製造寬約6——8米、載重量50——60噸的木船。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船是擱在木墩上製造的,造成後在滑道上橫向鋪設許多圓木,撤去木墩後,使船下降擱在圓木上滾動下水。造船的船臺旁還有木工加工場,發現了烤彎木板用的“彎木地牛”。遺址出土時,還得到秦漢時代的錢幣多枚,鐵製木工工具多種,以及大量戰國到秦漢間的陶器、殘瓦等。出土的木樣經科學鑑定,該工場距今2190年左右,與出土遺物相印證,船臺大體為秦漢時期所建造。

在秦漢時期,我國已有如此巨大而成熟的船臺和下水滑道,這不能不說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個奇蹟。然而,它也未必是我國的第一個船臺和下水滑道,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在它之前,很可能已有一定規模的船合和滑道出現了。今天的船臺,就其原理來說,和古代的船臺沒有兩樣。當然,今天造船的船臺是傾斜的水泥場地,上面鋪設著滑道。這裡,“斜”比古代的“平”是一個發展,自重達幾千噸的萬噸輪,如果在水平場地造就,拖又拖不動,推也推不下,只要船臺一“斜”,船就會因自重產生斜向分力,乘勢而下,滑向水中。船下水以後,航行多則幾年,少則幾月,其水下部分碰損和腐蝕在所難免,而水上部分往往完好無損,因此修理船體水下部分也成了造船工場的重要任務之一。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怎麼將船由水裡回到陸上來修理呢?小船固然可以拖上岸,大船就要另想辦法。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世界上最先解決了這個問題,發明了一種叫“船塢”的設備。最簡便的是在河邊挖一個大坑。如坑裡的水與河水相連的就叫“溼船塢”;把船引到坑內後,在坑的出口和河道交界處築一道壩,隔斷水流,再抽乾坑裡的水,這就成了幹船塢。

幹船塢不僅可用於修船,也可以在塢內造大船。在沒有船塢的時候,造船、修船有許多問題。如北宋初年,在青州造船,因河水湍急,每條船下水後要派三戶人家守護,防止被流水衝散。“歲役戶數千”,百姓苦不堪言。後來,個叫張平的監造官指揮眾人在河邊挖大池,“遂穿池引水,系舟其中,不復調民。”這是關於溼船塢的使用記載。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神宗皇帝用的一艘“長二十餘丈,上為宮室層樓”的龍舟,“歲久腹敗欲修治,而水中不可施工。”怎麼辦呢?據沈括《夢溪筆談》中所記載,當時有個名叫黃懷信的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在金明池北面挖了一個容得下大龍舟的大坑,坑底放置木墩,墩上面鋪大木樑。將坑與金明池挖通,放水進坑,引船至木樑位置上,再用土牆將坑與金明池隔開,抽掉坑中的水,船就被架了起來修補非常方便。修繕完工後,將土牆挖去,龍舟又浮了起來。以後,就將木樑木墩拆除,在大坑上蓋屋篷,作為停放龍舟的船棚,使它不受日曬雨淋。

船塢的發明,不僅對我國,而且對世界造船事業都是一個貢獻。在西方,直到1495年英王享利10世時,才在朴茨茅斯建立起歐洲第一個船塢,比張平和金明池的船塢晚了500年左右。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船塢在今天的船廠裡依然是主要的設備,它的外形和原理,都和古代的十分接近。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在祖國的造船事業中是永放光芒的。

三、工藝先進見匠心

祖國曆史上出現過成千成萬、各式各樣的船舶,它凝結著我國勞動人民對造船工藝有精湛的造詣和優良的傳統,由歷代的造船工匠繼承和發展著;有些工藝方法僅在少數著作中得到較為詳盡的闡述,而在所謂正史裡卻只有片言隻語的記載。今天,雖然人們關於古代造船工藝的瞭解還不夠全面,但通過考古發掘及歷史記載,人們仍能看到古代勞動人民在造船方面所達到的高度水平。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至遲在12世紀的宋代,我國已有了根據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首先設計與製作船的模型,然後按模型造船的工藝方法。《金史・張中彥列傳》中說:

“舟之始制,匠者未得其法,中彥手製小舟才數寸許,不假膠漆,而首尾自相鉤帶,謂之鼓子卯,諸匠無不駭服。”

從這一記載看來,可能在採用榫接的木模出現之前,還有用膠漆粘制的簡單船模。製作船模,可以說是一種實物設計。它是在多少年來仿舊船造新船、仿小船造大船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產生的。在長期制舟造船的實踐中,勞動人民對某一種船的構造與性能的關係,由直觀的經驗通過抽象、概括,上升為理性的認識,制船模就是把這種認識再現到實物形象上。造一艘幾丈、十幾丈長的新船,它的構造、性能已先在一隻“才數寸許”的小船模上表現出來了,誰能說這不是一種設計呢?當然,實物設計畢竟還要先造一隻縮小許多倍的實船(模型),施工時仿船模造大船,離不開一個“仿”字。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船模圖

但是製作船模是一個楔機,它為更高級的圖紙設計打下了基礎。把船模的形象、尺度直接畫在紙上,可以說是最早的圖紙。隨著人們對造船工藝認識的深化,後來可以不先製作船模,而由設計者根據行江航海實際需要確定新船的長度、寬度等數據,畫出“船樣”,並寫上用料、人工和造價,分發至船場施工建造。《宋會要稿・食貨》就有這樣的記載:

“溫州言制置司降下船樣兩本,仰差官買木,於本州有管官錢內各做海船二十五隻。”

畫“船樣”,要比做一隻船模簡單方便得多,可以複製多份,便於成批造船;依據“船樣”施工,使人們最終擺脫了依樣仿造,並且各種尺度比按船模仿製準確得多。畫“船樣”是對船舶結構性能特點的更為深刻和系統的概括,為對造船進行理論研究創造了條件。西方直到16世紀才出現簡單的船圖,比我國晚了三、四百年。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古代造船圖紙

船舶設計,表達了人們對造新船的要求以及相應的措施。設計是否合理,要求能否達到,須由新船在使用實踐中檢驗。一些在使用中證明是優秀的船型就往往被作為母型船,在其基礎上仿造、改進、發展。例如,著名的楊麼車船,以其高大、靈活、快速、戰鬥力強等特點,屢敗官兵的圍剿,於是各地大量仿造,推動了車船的發展。及至明代,各種船隻已基本定型化,有了統一規格。每種船上舵和桅的大小、船體主尺度的比例、各處板的厚度等等,都十分明確,形成了古代造船的“規範”。定型化不僅便於大量造船,而且船舶的各種性能特點容易得到保證。這是歷代造船經驗的總結,也是推廣先進船型的必然結果。

對於造船材料的選用,造價的估算,古代也有一套科學的方法。造木船最主要的材料是木材,大量出產的杉木、松木使用最普遍,有的也採用質地堅韌但產量較少的楠木、樟木、柯木、鐵力木等等。捻縫補漏用麻絲、竹茹(竹子去青皮後的內層)、破漁網,以及桐油石灰。聯接用的釘子,較早以竹木釘為主,秦漢以來大量使用鐵釘。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宋代有人把破艦焚燒,稱出釘子斤兩,並依此為據訂出建造每種船可領用釘子的數量。除了對各種設備材料逐項估算造價以外,宋代還有按船模倍數估價的。張觷在處州造大船,先造一小船,然後以10倍價計算。這些措施都使當時估價比唐代精確得多。明代對於每艘船所用的工料、工時、工銀的統計,達到了十分細緻的程度。例如造一千料大海船,所用的物料有:杉木302根,慄木2根,雜木149根,株木20根,櫓坯(櫓的半成品)38枝,榆木舵杆2根,釘線35742箇,雜作161條,桐油3012斤8兩,石灰9037斤8兩,船麻1253斤3兩3錢……這種精確的統計,對大量造船十分有利,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們對造船的工藝過程駕輕就熟,瞭如指掌。

工藝的進步和成熟,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造船能力的增長。在綿亙數千年的造船工場發展史上,勞動人民的發明創造有如群星麗天,光彩奪目,而船臺、船塢、按船模或圖紙造船,是其中的三大發明。

《宋史·張平傳》

《龍江船廠志》

梁・沈約《宋書》

清・《古今圖書集成》

唐・虞世南:《北堂書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