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件精美的古代天字罐赏析

第一、【明 斗彩婴戏纹天字罐】【介绍】天字罐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品明青花器。大小均有,大的似酒坛,大口,短颈,肩圆,腹收敛,大底,底部以钴料书写“天”字款。器身绘以山水纹饰。画意生动。以明成化时品质最精。天字罐是成化斗彩中最著名的品种,罐底下写一个天字作为底款。在清档中都写成“成窑天字罐”天字罐是御用的瓷器。天字罐的底款为啥写成天字呢?有很多种猜测。一般来说还是根据过去编排文件的方式,按照《千字文》开篇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所以我们常说“天字第一号”就是这么来的。


十件精美的古代天字罐赏析

第二、【黄地花卉纹珐琅彩天字罐】【介绍】以柠檬黄釉为地,黄釉娇嫩欲滴,色彩晶莹。天字罐是明代成化斗彩瓷器,因罐底用青花无圈栏“天”字款而得名,均为官窑作品。本品胎体轻薄,直口,短颈,溜肩,腹下渐收,广底,底内署有“天”字楷书款。本品附有原配圆形器盖,盖顶微凸,传世带盖保存完整,甚为珍贵。


十件精美的古代天字罐赏析

第三、【成化 龙穿花卉纹斗彩天字罐】【介绍】成化是明朝时期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的年号。起止时间为成化元年(1465年)至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共使用23年。


十件精美的古代天字罐赏析

第四、【明 斗彩婴戏图天字罐】斗彩又称逗彩,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创烧于明朝宣德年间,明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十件精美的古代天字罐赏析

第五、【明成化 斗彩麒麟纹天字罐 (一对)】【介绍】明成化(1465年—1487年)一朝共23年。古瓷鉴赏家孙瀛洲先生曾对成化斗彩有这样的分析:“成化彩瓷的釉上彩,其颜色特征是:鲜红色艳如血,厚薄不匀;鹅黄色娇嫩透明而闪微绿……油红;色重艳而有光;姜黄,色浓光弱。” 此器是以青花先做釉下彩的图案设计,罐盖周边绘卷草梅花纹,肩部绘一周莲瓣纹。器身则绘麒麟踏祥云,先勾勒出轮廓,再用红、黄、绿等色配置。器底以青花楷书“天”字为款,为当时所特有。烧造程序分两部分:先以1300℃的高温烧好瓷胎,待上色之后,再以800℃的低温二度煅烧,方能出现如此斑斓的色彩。


十件精美的古代天字罐赏析

第六、【明 青花龙纹缠枝花卉纹天字罐】【介绍】缠枝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饰之一。作为瓷器上最常见的纹样。盛行于元代以后。明代或称为“转枝”,以植物的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循环往复,变化无穷。缠枝莲、缠枝牡丹、缠枝草蔓均属此类。

十件精美的古代天字罐赏析

第七、【成化 斗彩缠枝莲花纹天字罐】【介绍】直口,溜肩,腹部渐收,圈足。肩部及近足处以青花绘变体莲瓣一周,腹部以斗彩绘缠枝莲纹,线条流畅,填彩准确到位,底书“天”字青花款识。

十件精美的古代天字罐赏析

第八、【 绿地龙纹天字罐 (一对) 】【介绍】

十件精美的古代天字罐赏析

第九、【 明成化 斗彩花鸟杂宝纹天字罐 (一对)】【介绍】直口,溜肩,腹部下收,圈足。外壁以斗彩绘花鸟杂宝纹饰,肩部及近足处为蕉叶纹一周,罐内部以青花绘莲池鸳鸯纹饰,工艺精湛,绘画细腻,底有青花书“天”字。

十件精美的古代天字罐赏析

第十、【明 斗彩海水麒麟天字罐】【介绍】麒麟,是指中国传统瑞兽。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有时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 《礼记·礼运第九》:“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可见麒麟地位起码与龙同等,并不低于龙。但麒麟又是应龙的孙辈,《淮南子·地形训》:“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

十件精美的古代天字罐赏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