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比:以暴发户身份追逐“上流”女神,无奈看清了“现实”

引言: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的一部小说,描写的内容也是发生在20年代的纽约的故事。历史上这个阶段属于一战结束后,美国作为中立国既无战争损失又无人民伤亡,还凭借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横财。这时期的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内涌现出大量的暴发户。暴发户是与传统的富有贵族阶层完全不同的另一类人,我们所熟知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盖茨比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通过不良手段获得了大量财富,跻身上流社会,一度靠近以前心目中女神,并祈求获得芳心。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盖茨比的梦想就像1929年前的繁荣美国一样,虚幻,易碎。

盖茨比:以暴发户身份追逐“上流”女神,无奈看清了“现实”

《了不起的盖茨比》海报

平民家庭的盖茨比通过贩卖私酒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后,无论是金钱使用途径还是居住环境上都在向贵族们靠拢,他在长岛居住,夜夜笙歌,挥金如土,往来宾客尽是中层以上人士或者明星之类。表面他是一个受欢迎的人,然而实际上盖茨比始终无法融入真正的贵族们那个圈子。他就像那时的繁荣美国一样,充满了金钱,到处都是梦想实现的味道,然而并没有接近社会的本质,没有改变一切。

01

盖茨比通过贩卖私酒跻身暴发户;美国社会呈现精神空虚的“纸醉金迷”

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在1922年开始动笔,出版于1925年,作者菲茨杰拉德本人正是经历了那大萧条前短暂的繁荣时代,才写下书中种种繁华场景,并且敏锐的感觉到了那表面的繁荣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假象。

一战发生在1914年-1918年间,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帝国主义化阶段,也是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从而引发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的后果,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资源,在欧洲、亚洲、非洲等地爆发的一场世界级战争。美国处在遥远的美洲,不但没有受到战争的伤害,反而通过军事输送和技能提供大发战争财。

盖茨比是参军时认识了心目中女神黛西的,还未来得及上战场的他在战后回到了美国。并且由于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多方面原因,最终促使他成为了一个暴发户。之所以他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一跃成为有钱人,正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为他创造的机遇和条件。虽然书中没有明确说,只是隐晦提到药房生意,实质上这就是贩卖私酒活动。当时的美国宪法是明令禁止酿造和贩卖酒类的,因为当时的说法是"酒是犯罪的根源",为了减少暴力和犯罪开始实施禁酒令。然而爱喝酒的人永远都有,无论是上流社会开酒会,开party,还是普通人民日常宴饮,酒的需求都是很大的。盖茨比贩卖私酒是当时的真实社会现象,而且不止他一个人私自贩酒。书中明确说了帮助他走上贩酒道路的是一个犹太黑帮老大,他们将烈酒伪装成酒精通过药房出售,以此牟取暴利。盖茨比一直对外宣称经营药房,实际上就是贩卖私酒。

盖茨比:以暴发户身份追逐“上流”女神,无奈看清了“现实”

盖茨比贩卖私酒,成功变有钱人

盖茨比成功的这个阶段正是美国经济蓬勃发展时期,工业文明迅速取代农业文明,别的地区如亚洲国家还处于改革阶段,美国却已然进化成了现代化社会。随处可见的工厂,汽车修理厂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这是因为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论是传统的交通、矿业、建筑业还是新兴的地产股票金融业,都获得了长足进步,整个国家都在生机勃勃发展之中一片形势大好。

这是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发展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发生着改变。传统的宗教教义和清教徒们的道德教条渐渐被人们抛诸脑后,人们开始迷恋(尤其是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放纵与虚幻无边的狂欢。这是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是一个虚荣之风盛行的社会,是一个自私自利精神空虚的社会。到处充满着享乐主义的风气,人们都在追求浪漫而奢华的生活,这些浮华表象的背后却是无尽的空虚,还有精神支柱的无可附依。不光是繁华迷眼,不断的膨胀的欲望使得生活渐渐失去秩序感,社会各处都充满混乱的情景,人们身上出现物质上升与灵魂堕落同时发生的现象。

02

盖茨比无法融入真正上流阶层;贵族“优越感”背后折射的是现实社会

盖茨比买在长岛的房子是西区,与黛西和其老公汤姆所代表的的贵族居住的区域隔着一条河。书中明确表示出西区是新贵的聚集地,而东区是旧贵族的居住地。地域的划分说明即使底层人成为有钱人,却无法受到旧贵族的接纳与尊重。无论他们成为有钱人的手段是什么,贵族们是很鄙视和看不起这些暴发户的,无论财富的多少,他们更看重的是出身,出身才能代表他们内心的地位。

盖茨比:以暴发户身份追逐“上流”女神,无奈看清了“现实”

黛西和盖茨比代表的社会阶层的房子对比

盖茨比是靠走私酒类做非法买卖发家的,当时这样的人并不少,即使在今天看来这样的"有钱人"也不见得多光彩,更不用说1920年代的美国了。号称是自由的国度,充满了"美国梦"的号召力量,实际上阶层观念根深蒂固,甚至还有宗教影响。有些地方至今仍然存在严重的阶层歧视文化,还有愚昧封闭的教旨教条主义,特别是美国南部地区。

在当时的美国,社会阶级表面是以财富来划分的,实际则是由出身和家族来划分的,政客和最早来到殖民地的贵族后裔们一直都是社会的上流阶层,后来崛起的暴发户一直徘徊在上流的门外。正像盖茨比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出身时编造的牛津学历谎言一样,真正的贵族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端倪,只是贵族们自持的傲慢使得他们并不屑于去揭发这些可笑的谎言罢了。

社会结构在逐渐变化之中,阶级矛盾却永远存在。结合当时美国社会来看,殖民地时期的欧洲贵族遗留下来的上流社会等级观念依然深入骨髓。上流社会就像盖茨比追寻的那束绿光,永远触手可及,永远无法拥抱。金钱会让他富有,并不能让他真正的进入上流社会,绿光时时在眼前闪烁,最终无法企及。社会的阶层是固定的,老派的贵族们虽然看上去一派祥和,但是心里是鄙视这些突然富起来的有钱人的。他们一面持有自身的优越感,一面对新贵的崛起有着自己担忧;一面虚伪乏味精神空虚,一面害怕改变沉溺于毁灭之中。

03

盖茨比追爱美梦破裂;美国“喧嚣时代”的美梦终成泡影

我们从作者在小说里的叙述中能够感觉到他的隐隐不安,这些终日喧嚣的寻欢作乐更像是末日前的狂欢一般。就像盖茨比无法拥有黛西一样,美国的"喧嚣时代"很快就结束了,美国梦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泡沫。

1920到1929年之间这一时期被称为美国的"喧嚣时代"。社会的表面繁荣蒙蔽了人们,资本家的高额贷款与底层人民的穷苦形成鲜明对比。繁华的不堪一击使美国社会迅速进入了经济大萧条时期,直接影响了美国整个社会乃至经济的各个方面。究其原因,是当时政府所谓的"自由放任"经济思想所致,疯狂的投资与借贷使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资本家盲目扩大,贫富差距加剧,消费过度膨胀,虚假繁荣掩盖了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本质。

盖茨比的美梦没有成真,黛西表面上似乎接受了他,但是在不小心撞死了丈夫的情妇之后,任由丈夫诬陷盖茨比杀死情妇。并且这一不实消息直接导致了盖茨比的死亡,而那个时候,盖茨比还在自家阳台等待着自己心目中女神的到来,不曾想来到的却是那个情妇的老公的刺杀。

盖茨比:以暴发户身份追逐“上流”女神,无奈看清了“现实”

黛西对待盖茨比“表面”爱情

新兴的暴发户没有被老旧的权贵接纳,平民阶层的小伙子即使发达了也没有得到自己女神的青睐,同时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也没有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反而更加激化了整个社会的矛盾。权力和金钱仍旧在少数人的手中,人生危机导致盖茨比死亡,社会危机导致民众生活无着落,无论是哪一种危机,暴发户和底层人民都是牺牲品,而贵族们永远不会受到影响。

财富和社会地位同等重要,这是虚荣的心态,也是正常的社会现实。外部世界越繁华,内心世界越空虚;社会在无政府主义下经济越发达,实际隐藏的社会不安因素就越多。内心世界无法改变外部享乐主义的躯壳,社会不安因素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暴发户拥有的财富不是稳定的,也不能代表他的社会地位,更无法与黛西的老公布坎南这种真正的贵族们相提并论。同样的,繁荣世界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生产资料私有化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经济崩溃成为了必然。

总结:

"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菲茨杰拉德这样描述着"爵士时代"。大多数美国人切实的感受到一战为他们带来的物质上的好处时,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在歌舞升平之中放肆的追逐财富与享乐。同时,他们也是迷惘的一代,这个时候的美国人,找不到新的可以依靠的精神支柱,不知道该信仰什么,表面上的疯狂消费似乎融入了社会变革之中,实际上心理却没有归属,在巨大的危机面前美国梦逐渐成为梦幻的泡影。也可以说是金钱至上的消费文化使美国人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社会被腐蚀了,时代精神的走向发生了畸变,作者表达出一种对社会的焦虑感。"美国梦"的传奇在消失,经济大萧条即将来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