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先生的“不雕”是其风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潘天寿先生的画出于自然而非自然,他的意象十分独到。

潘天寿先生的“不雕”是其风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山水》


艺术家的本领,就在于改造自然,创造出一种自然所没有的艺术。所以他的“不雕”(自用印章),非不雕也,而是大雕,放手运斤,非雕不可,不雕不能成为艺术。戏剧之雕,大动干戈。雕塑由古典的不见雕痕而发展到现代的刀痕毕露,雕也。刀痕笔触显示了力量,使形象更为生动。潘天寿先生的画可说是精雕细琢。故此,他之“不雕”是指“天趣不雕”,“自然元气不雕”。故雕之不雕,不雕之雕,是先生风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潘天寿先生的“不雕”是其风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朝霞》


潘天寿先生的“不雕”是其风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春风吹放玉兰花》


潘天寿先生的“不雕”是其风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春华》


潘天寿先生的“不雕”是其风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映日荷花》


潘天寿先生的“不雕”是其风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江州夜泊图》


潘天寿先生的“不雕”是其风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劲松图》


潘天寿先生的“不雕”是其风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旧友唔谈》


潘天寿先生的“不雕”是其风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行乞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