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斯大林為何拒絕派兵分區佔領日本?決策失誤留下大患?

馨馨話語


沒有的事,這種好事斯大林會拒絕嗎?決不會!

二戰時,同盟國對軸心國的領土,基本上實行的就是誰打下的誰佔領的原則,除了很少的區域,差不多隻有柏林,是蘇聯攻下,而由蘇美英法分區佔領的。

假如不實行這樣的原則,戰爭,那是要消耗大量的人命和金錢的事情,哪支軍隊可能都會選擇出工不出力的辦法保存實力,而到最後勝負揭牌、摘桃子的時候,奪得最大的份額。在對日作戰中,美國軍功最大,在怎麼處置日本上,自然有最大的話語權,中國雖然也和日本苦戰多年,但限於國力,確實也沒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戰績,所以在佔領日本這件事上,也完全受制於美國。


在納粹德國剛覆滅,日本都還在廣闊的亞太戰場負隅頑抗的時候,冷戰的陰雲已經在升起。為了後來的戰略考慮,甚至於在日本還沒有投降之前,美國已經決定了單獨佔領日本,從美國方面說,讓蘇聯佔領日本的庫頁島和北方四島,已經足以報償蘇聯在日本吃了原子彈、已經面臨必然失敗的結局之後才出兵“滿州國”及周邊地區的軍功,至於讓蘇聯去日本駐軍,美國從來就沒有考慮!

美國不同意,蘇聯就毫無辦法。日本海就成了蘇聯無法逾越的天塹。沒辦法,誰叫實力不如人家呢!相比美國海軍,那時候的蘇聯海軍連做下飯菜資格都不大夠!

如果美國讓蘇聯和自己分別佔領日本,.可以說整個冷戰的局面就完全不同了,就像古巴導彈危機的結果一樣,蘇聯也有可能憑藉地利之便,把美軍從日本驅逐出去,獨佔太平洋西岸地區,這樣蘇聯不僅佔領了亞歐大陸的絕大部份地方,在海洋上的活動範圍也擴展了許多,如果真如此,不僅真正的做到了在世界的範圍內和美國分庭抗禮 甚至還略上風,如果再輔以一些道義上的功課,可能冷戰的歷史就真的要改寫了。


但是,歷史沒有改寫,美國完全佔領了日本,日本就像美國的一把大鐵鎖,把蘇聯通向廣闊太平洋的路給封住了,這樣,蘇聯只能算歐亞大陸的霸主,而美國,仍然是世界的霸主。

沒能進駐日本,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來蘇聯大力介入中國內戰,當國民黨戰敗退守臺灣,東亞就成了蘇聯的勢力範圍。在這種形勢下蘇聯算是徹底扳回了一局。蔣介石集團的失敗,新中國的對外政策完全轉變,完全支持蘇聯一邊,就像下圍棋形成了大塊棋子的轉換,這場交換使蘇聯在歐亞大陸的地位越趨穩固,畢竟中國人口和國土都遠大於日本,當時就有美國政客哀嘆失去中國是美國政治和軍事的災難性失敗,就這樣,在二戰中遭受慘重損失的蘇聯,實力大增,在和美國的對抗中佔了上風。


這態勢既已形成,就很難改變,後來的越戰和韓戰。都可以看成是美國想從重新在大陸上獲取立足點的戰爭,美國在這兩場戰爭的失敗,說起來就是違背了這種“勢”! 而當後來中蘇交惡,中美建交,中國中從此從蘇聯陣營裡獨立出來時候,蘇聯在冷戰的最終失敗就不可避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