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曾说阿里员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很正常,更重要的是文化思想认同,你怎么看?

互金圈


我是职场小爱,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我在其他平台看过类似的话,很多人都在传阅及评价。但是我没有仔细看过内容,只是过目过标题。

当我看到这个标题时,第一触感是马云能发多少工资给员工?员工一天的时间都在公司度过了,还想不想让员工腾出时间照顾家庭,照顾自己的健康?

🔍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工作状态是工资能解决基本生活,能顾及家庭,能有时间锻炼身体。

  • 每天工作12小时,相当于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稍微远点到家就11点了。严重超出了基本作息规律的时间,根本无法顾及家庭及自身的健康。
  • 顾不到家庭,小孩的教育怎么办?夫妻之间的感情怎么办?没有时间锻炼没有健康,整个家庭破碎了有再好的工作,再多的收入有什么用?有什么意义呢?
  • 虽然事业很重要,但并不代表在公司的时间长,就能把事情做好。

下面分享我们公司的管理层人员是怎样充分运用工作时间的?

  • 在我们公司偶尔会迟到,或者出去办点个人的事情,这种现象是比较常见的。
  • 但是我们是时时刻刻关注着邮件以及工作群。只要有工作相关的内容,都会时刻准备处理。
  • 即使我们周末呆在家里,但是也会随时处理工作。
  • 经常在家做一些改革方案,会做到凌晨两点,三点睡觉,这些都是不算加班,老板也是不知道的。
  • 有时候因为客户的一句话,经常会连续几天熬夜翻译资料。

有些员工是为了赚取加班费,就算是没有事情做,也会呆在办公室熬时间。

🔍马云说的文化思想认同很重要是什么意思呢?

  1. 认同文化认同经营理念。简单的讲就是赞同老板的经营方向的意思。
  2. 老板每年都会制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及行动目标,如果员工们不往同样的目标去努力工作的话,那也就是加再多的班,工作时间再长也是毫无意义的。

以上是小爱的看法,希望能帮到你。


职场小爱


  如果仅仅是从阿里的角度来看,马云的说法没有问题。其实,阿里从最开始就是有很强的加班文化的,包括最近的996ICU项目,阿里也是被列为了84个黑名单公司之一。

  但是阿里本身发展得很好,成为全球排名前五的互联网公司,也是中国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公司。阿里的员工,获得感是比较强的——虽然他们也非常辛苦。我了解到的一位在阿里做财务的朋友(男),和妻子长期两地分居,他在深圳,妻子在杭州。在深圳,他没有任何社交活动,每天晚上12点以后才能下班。唯一能算正常的,就是下班之后还和同事们去撸个串,周日可以和家里人通视频。虽然很艰难,但是他愿意做这份工作,一是阿里的待遇非常丰厚,年薪在60万元左右,是他在华为时候的2倍(而且是在华为非洲);阿里还给他分了1000股股票——请注意,阿里的股票一股就是185美元,相当于1240元,比茅台还贵呢,1000股价值124万元。他们的想法是,等到干满一年,就可以卖掉,可以在杭州再按揭一套房子了。

  所以,阿里、腾讯、华为这样的优秀企业,加班文化自然很残酷,但给出的回报也是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好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这也是为什么它们能够吸引最优秀的大学生加入,源源不断地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马云之前也说过,我给你工资,就是买你的时间,8小时、12个小时都一样。如果回报能够与你的付出相匹配,那么其实也无可厚非。

  但是,脱离开阿里、腾讯、华为这些最优秀的企业,马云的说法就不太准确了。优秀的公司并不多,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很平庸的,绝大部分员工也都是普通人,谈不上优秀。一些二三流的公司,或者一些创业公司,也想要员工付出和阿里员工一样的精力(比如推行996),但又不给相匹配的收入,有些时候只是画大饼,有些时候甚至耍些小动作(比如在劳动合同上设置陷阱),(只谈情怀,只谈责任,不谈收入)那这样的996肯定就是耍 流 氓了。


小怪聊生活


我是金牛视觉,很开心和大家一起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马云说阿里员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很正常,这个在互联网企业里面是太正常的事情啦,我们先来看看阿里和腾讯两个互联网大企业的员工的一些共同的工作实际状态:

每天晚上9点后,这两个企业的员工才开始陆陆续续走出来,坐上公司的接送班车准备回家,但是现场观察的情况,经常看到的情况是,这个时候的员工并不是许多。

每天晚上10点之后,是这两个公司下班人员最多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有到现场看过的,都会惊讶于那种场面,就是路面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大量的出租车、滴滴专车、私家车在准备接送下班的员工。

晚上12点,如果你们去现场看看,会发现在这两个公司的办公大楼,依然是灯火通明,意味着还有大量的人还在工作。办公楼下面的出租车依然在排队等着接人。

以上就是这两个企业的上班现状,在深圳,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看晚上通宵办公楼都亮着灯的,那就一定是腾讯大厦。

实际上,在这两个企业上班的人,大部分都是认同这个企业的文化及理念,所有的加班都是自愿的,因为道理很简单,你不去比别人更努力,你就很难在这个企业生存,因为有比你更努力的就会淘汰掉你,这是市场经济在现代职场中的残酷。

所以,一个企业的成功,不是工作多长时间的问题,而是你的文化和理念是否能够让全体员工认可及理解,并愿意自动自发去工作去努力,这才是最主要。

不知道你是否认同这个说法,欢迎一起探讨!


金牛视觉


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工作。


市面上除了阿里还有很多公司可以选择,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对阿里趋之若鹜?

每个人抱着不同的目的来,有人可能是想来镀个金,从阿里出来后身价倍涨;有的人可能是来阿里学习和成长取经,遇到一些良师益友;有人冲着钱和公司发展前景。不管是什么原因选择了阿里,选择的同时他也默认接受了阿里的工作强度。


再来说如何看待工作的事。工作多少小时算正常?

我们从小书本学的革命先驱马克思为了自己的事业,不分昼夜埋首图书馆苦读;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放弃万贯家产,在必要的休息之外一心研究自己的哲学事业;说的近一点,王健林去年晒出的作息时间表也震惊了不少人。

你可能会说,他们都是有自己事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而工作当然不同。

我们不是企业家,不是某某家的每个人就没有自己的事业了吗?


老板和打工者?

我们的二分法喜欢用老板和打工者,来简单区分工作角色,除了公司的大Boss, 其他都是打工者。在我大学刚毕业来上海工作时,房东对我感叹说"小姑娘从外地来上海打工,不容易”。听到“打工”这个词我愣了一下。因为在我的词典里没有这个词。我来上海工作是我做了诸多体验尝试,及分析后选择了上海,上海有我想要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及视野。


如果一定要说“打工”的话,我们每个人是为自己的简历在打工。作为猎头每天阅览上百份简历,有亮点的简历才会被我们选中做沟通。所谓亮点,核心是看你待过什么公司,参与过什么项目,做出了什么成绩。哪怕是创业者,他过往的工作成绩也都是他创业的基石,那里有经验,人脉,口碑背书,当然不包括王思聪这类资源主导型的创业者。


这个年代是个越来越重视个体价值的年代。

过往公司是铁打的银盘流水的兵,这个年代我们每个个体要始终打造自己的银盘。如何选择每一份工作,及在每一段履历中打磨锻造自己的核心能力,才是应该重点要考虑的问题。这些做到位了,至于以后是继续和企业合作共赢,还是选择创业你都有了相应的资本。


所以一天24小时,怎么用,取决于你自己。至于马大大说了什么,也许不重要。


麦田青语


孙正义投资马云,之前马云满中国找投无门,风投大资金铺就中国虚拟商场收租之路,冲击了本己因高房租,高成本,经营步履艰难的实体店商,富了一些人,穷了一批人,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进程,适逢中国改荜开放,国家宽容了,国人接纳了,但利益谁得了都心知肚明。有人拿纳税说事,但被电商冲击关闭的店商就不纳税吗?谁纳得多,谁解决就业多,这账有得算,但收益全在国内是不争的事实。马云是个买办角色,因为大利是被美日拿走了,当年在上海滩的买办即使富得流油,也是老外的残汤剩水。马云应感恩中国人的善良与国家的宽容,而不是以为老子天下第一,都是老子奋斗来的,再以奋斗鸡汤灌输众人。好像世人皆醉他独醒,其实这么急功近利,唯恐世人忽视他,恰恰是骨子里深深的自卑感驱使,即使千亿财富也没平衡心理,这地球上最高的山峯也难填平地球上最深的海沟,就是这道理。


用户2791601442336


马云的这个话,从几个层面看,理解是不同的,正如大众的理解和马云的本意可能不一样是一个性质。

马云说这个话的背景

去年一段时间,996工作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因为996工作让很多职场人士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隐患,也确实没有很多时间去享受生活和陪伴家人,而这其中,很多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公司都中招。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企业家和名人的马云,深知996工作的现状,更深知互联网行业996工作的必要性,那他为什么要说这个表面上看起来明显是有违劳动法的“名言”呢,不得而知,但是,我想马云本人应该不会主动去说这个,一定是媒体推波助澜的,不得已而说,但同时,马云的口才大家是知道,因此,也就有后面的文思思想认同了;

对于本句马云的“名言”我的看法大致是这样

首先,马云承认阿里就是996

马云很清楚也很坦白阿里员工大部分就是996的工作状态,这个不仅马云知道,阿里的员工知道,媒体也知道,那为什么不大方承认呢?

其次,为什么是工作12小时正常呢?

是工作需要,作为阿里这样的企业,业务繁忙应该是大部分部门的工作状态;

这个和阿里对员工的工作要求也是分不开的,比如业务部分,白天电话与客户联系,在外面跑客户,晚上还要回到公司总结,开小会大会等等,这个在阿里就是一个常态;

第三,是阿里有相关的工作制度和福利制度的保障;

工作制度分为考核制度和加班制度;

在阿里,考核制度的要求,让员工不为上下班打卡而工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工作,没有完成工作目标,个人的绩效会受到影响,个人的收入个人的荣誉团队的荣誉都将受到影响

在阿里,什么是加班,加班是有规范的,个人的工作未完成不核算加班,这个符合逻辑,也符合法律要求。而公司要求的加班,是要加班申请的,只有通过加班申请的加班才是加班,所以,工作时间长并不等于就是加班。

另外,福利制度也让员工更有意愿在公司上班,反正工作没有做完,回家也是做,在公司和团队一起做,工作效率高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各项福利,比如夜宵,比如健身房,比如班车,等等;

第四,在马云的心理,阿里的制度是相对完善的,这个不是他应该考虑的,他需要考虑的就是阿里的文化理念的灌输和执行

在马云看来,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带领阿里能够走到今天的最重要的因素。阿里的企业文化全世界都知道,文化决定了企业的管理行为,也决定了员工的工作行为。

所有制度解决不了的问题,文化可以解决。


稚始栀终


我永远也不会认同每天工作12小时,人生工作是必须的但不是全部。我只认可自圆每天工作12小时的,那是敬业值得尊敬。也许是阿里招的都是优秀中的精英吧,我始终都是相信工作学习是有氛围的。把一个不爱学习的人放在一群爱学习的人之中,他也会自觉约束自己上进,何况“家长”带头鼓励。但是我们常看见家长着急孩子不出去锻炼娱乐闷头学习,就会督促休息让伙伴拉他出去玩。国家制定劳动法也是对广大人民的爱护,阿里如此多的精英每日工作12小时,作为企业家长你不心疼这些年青人吗?的确不会,他不是你家孩子,走了还会有其他的孩子,他也不是政府关乎国民,他只会表扬鼓励精英们多装金币会有幸福生活,却不知金币贪的太多逃不掉就会被太阳晒死!

什么事非得一个人每天干到12点?人可以停,机器不停就行,都是同行高智商有什么不能沟通妥?说白了:请一个人比请两个人划算。给高点钱死了我都是免责的!说到这里我脑袋里有幅图画我不说大家心里清楚了!


清水浮木


高尚有高尚的座右铭,卑鄙有卑鄙的通行证。


工作12个小时肯定是与劳动法背道而驰的!

如果你作为老板,你的员工,工作12个小时,而你也需要一个正常的理由去说出来的话,如果没有理由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已经阐述的很明白,资本家只有压榨剩余的劳动价值才能有多余的资本。


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但是每一种文化都不可能相同,相同的都是他们都是企业。


每一种企业文化都是为企业服务的。

马总说这个话,这不是由于他的意识形态决定的,还是由他的角色决定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是我想,无论如何,马总都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家,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家。


创业小妖怪


资本家的嘴脸都是一样的.


铁孩子58293754


马云说,坚持自己的理想,万一实现了呢?

他一直说的是他想对员工说的话,不是说给他自己的,也不会用到自己身上。每次都不一样就对了,因为想不起自己说过多少“到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的内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