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代遠故居】早年離家投身革命,舍小家為大家

【滕代遠故居】早年離家投身革命,舍小家為大家

滕代遠故居位於巖門鎮玳瑁坡村,故居為清代民居建築,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滕代遠迫於父母之命,與比自己大四歲的譚紅玉結了婚,不久就生育了兒子滕久翔。

兩年之後的1923年秋天,滕代遠考取了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師範,他格外高興,因為終於能夠看到更寬更廣的天地了,學習更多更新的知識了,履行創造新社會、新文化的使命了。

【滕代遠故居】早年離家投身革命,舍小家為大家

可操持家務的伯父滕國樑堅決不同意他外出求學,說:“你上有祖母、雙親、下有妻子、兒子,還有兩個妹妹,一家八口人,母親身體又不好,你去上學,家裡誰來負擔?如果一定要去,那就分家!”

他的父母也捨不得兒子遠離家門。但滕代遠求知心切,橫下一條心對大伯父說,分家就分家,我一定要去讀書。這年,他父親只分得三分之一的家產,加上勞動力少,日子過得比以前緊張許多。

【滕代遠故居】早年離家投身革命,舍小家為大家

離家去常德的那一天,滕代遠跪在家門,含淚對親人們說,就讓我把你們的大恩大德默默地記在心裡,等待日後的時機再來報答吧。

滕代遠是個獨生子,離家之後從事的又是掉腦袋的革命活動,父母哪時哪刻不擔憂?

大革命失敗後,白色恐怖遍佈全國,麻陽一帶也是血雨腥風,外面不斷謠傳龍兆(滕代遠的乳名)被抓被殺。通信不便,滕父國權、滕母譚桃秀哪明真相,也就信以為真。

【滕代遠故居】早年離家投身革命,舍小家為大家

1938年4月初,一位同鄉從外面回到巖門,滕家得知:龍兆和他的部隊都駐紮在延安,並託信請父親去延安。

整整15年,突然得知兒子不僅尚在人世,而且出息了,老兩口喜出望外。滕家匆匆地當了田,賣了牛,湊齊盤纏,滕國權秘密踏上了探望兒子的旅程。

滕代遠從20歲離家投身革命大洪流之後,再也沒回過他夢迴縈繞的故鄉。但他童年、少年的大部分時光留在了玳瑁坡。那一路紅砂石塊,依然記錄著他當年的腳印;那一棵蒼勁松柏,依然偉岸著他當年的英俊;他的成功之花,高高地開在玳瑁坡。

【滕代遠故居】早年離家投身革命,舍小家為大家

關注微信公眾號:萬卷文旅,獲取更多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