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良命运多舛,从青楼走出来的画家,她是如何成为丈夫的左膀右臂?

小牧童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张玉良后来叫做潘玉良,她的一生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潘玉良本来姓张,是江苏扬州人。从小丧父,儿童时期又丧母,只得寄养在舅舅家过了3年。

舅舅是个无良之人,将13岁潘玉良卖到芜湖妓院。

好在潘玉良相貌不佳,加上年龄又小,妓院只是让她先作为歌妓,没有接客。


1913年,著名的革命人潘赞化担任芜湖盐督。

当地盐商为了巴结潘赞化,在妓院设宴款待。期间,潘玉良唱的歌很动听,潘赞化不觉对她注意起来。

当时潘不过28岁,年轻有为,气宇轩扬,相貌英俊,又是一方大员。

更重要的是,潘赞化受过西式教育,思想开通,心地善良。

而潘玉良知道,自己如果留在妓院,迟早会被强迫接客。


于是,潘玉良苦苦哀求潘赞化为她赎身。

但潘赞化就为难了,作为革命党,他本来是最反对嫖妓,如果赎身就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名声会受到很大影响。

同时,潘赞化少年时期,就在父母安排下成亲,还有一个儿子。

如果结婚,就是纳妾,这也是潘赞化一直反对的。

然而,潘赞化是个心肠很好的人,宁可放弃自己的名誉,也不能看着潘玉良落入火坑。

尤其两人接触多了,潘赞化认为潘玉良有着很高的艺术天分(潘赞化也擅长绘画和音乐),将来恐怕能成大才。


于是,潘赞化顶着巨大的压力,为潘玉良赎身。同时,他不要潘玉良为了报答的以身相许,让她留在府中当做一个朋友。

不过,没多久,两人就发生了感情,在陈独秀主持下结婚。

随后,在潘赞化的理解和支持下,潘玉良开始系统的学习绘画,终于成为了著名的民国画魂。

潘玉良一生作画无数,精品很多。

几年前,她的一幅画还在香港拍卖出数千万人民币的高价。


萨沙


张玉良出生于江苏镇桐城,童年凄惨,在不到一岁时父亲因病过世,由此致使家道衰落,两岁时姐姐又病死,但是这命运的魔爪对她依旧不曾止步。

在张玉良八岁时,她的母亲不幸撒手人寰,当时只剩她一个人苟活于世,舅舅在此时收养了她。若是只看到这,可能我们或感叹命运的多舛,或感恩舅舅的善良,但是好景不长,老天对她依旧很残忍,张玉良本想寄人篱下隐忍的生活能换来安稳,但是,舅舅这个给予幼小生命希望的亲人,又亲手将其推进深渊。

张玉良随着慢慢长大,在14时已然出落成一个少女,自身长相虽然不是十分出众,但看起来也十分可人。在此时,张玉良唯利是图的舅舅不顾念亲情,贪图钱财,将张玉良卖给了妓院,从此她开始了人生中最为灰暗的时光。

张玉良在妓院的4年岁月中,她为了挣脱这里的生活,经历逃跑、暴打、上吊,最后终于得到上天垂怜,张玉良的人生迎来转机,带给她人生转机的人正是她的丈夫潘赞华。

潘赞华当时时任海关监督,当地人为了巴结他,在当地找了一些有名的歌妓,恰巧张玉良就在其中。潘赞化被张玉良一曲《卜算子》所打动,他邀请张玉良看芜湖的风景,后来一来二去,两人情愫暗生,潘赞化不仅没有嫌弃张玉良的出身,公然为其赎身,并且请陈独秀为其证婚。张玉良为不负遇见,将张姓改成潘姓,在两人婚后,潘赞化给张玉良从来没有过的呵护和安宁,并教导张玉良读书识字。

在机缘巧合下,张玉良被当时是著名画家的洪野先生的画作所吸引,产生了浓厚兴趣,后被洪野先生发现其惊人天赋和敏锐的洞察力,决定收其为徒,开始了绘画生涯。

潘赞化不仅大力支持张玉良学画,而且鼓励她报考上海美专,考试结果出来了,张玉良却榜上无名,原来是因为校方顾及她不堪的经历,最后还是洪野先生出面,才让校长刘海粟,将张玉良的名字加在录取名单上,此举虽引起了非议和上海美专学生的抗议,但是也勉强开始了坎坷波折的求学之路。

后来因为舆论的压力和无辜指责,以及求学的渴望,张玉良选择去法国留学。在此期间,潘赞化不仅支持和资助张玉良法国留学,还定时寄给张玉良生活费,张玉良在国外亦努力学习绘画,绘画功力快速增长,1923年,她考取巴黎国立美术学院,与徐悲鸿同窗,在1928年张玉良回国,两人久别重逢,她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西画系主任。

张玉良回国后,在国内举办画展,一举成名,当时连徐悲鸿都大加赞赏。但是在旧社会,她的绘画成就并不能洗脱她妓女的出身,她的作品《人力壮士》亦被人訾议成妓女对嫖客的颂歌,种种非议再度让其重回舆论的风口浪尖。除此之外,张玉良小妾的身份,让其饱受大夫人的责难,为了不让丈夫为难,张玉良只能隐忍不发,即便她是教授,是留洋画家。后来在1937 年,张玉良为参加巴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以及举办自己的画展,再次出国,经此一别,张玉良再也没有重回故土。

张玉良和潘赞化处于异国他乡,他们彼此的联系也是十分不便。起初,潘赞化还是殷切期盼让其回国,只是两人通信时断时续,计划被搁置。后来在巴黎的多尔塞画廊举办画展的张玉良,名震海外,本以为可以趁机重回故土,但是潘赞化的来信却表示国内形式不稳,让其推迟归期,没想到这个决定让其二人在有生之年再也没有相见。

第二年潘赞化去世,而张玉良起初却一无所知,在几年后才知道,张玉良在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后,顿时心如死灰,自身了无牵挂,也就打消了回国的念头,最后在1977年逝世于法国巴黎。


娜娜聊古今


张玉良原名陈秀清,被潘赞化纳为妾后改名潘玉良。她的一生极为传奇,幼年成为孤儿,后又被舅舅卖入妓院,被潘赞化赎身后开始接触教育,后又学习绘画,凭借惊人的天赋,最终成为世界著名艺术家,虽命运多舛,却也多受眷恋。

△张玉良(潘玉良)

身世凄苦,幼年成为孤儿,又被舅舅卖入妓院

张玉良,1895年6月14日出生在江苏扬州一个贫苦家庭,一岁时丧父,两岁时姐姐去世,到了8岁那年,相依为命的母亲也撒手人寰。失去了生存支柱的她,被舅舅所收养。

在舅舅家生活了六年后,勤劳的张玉良因为经常干活,14岁的她已经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亭亭玉立、姿容出众。于是,财迷心窍的舅舅便在初夏的一天,将其偷偷哄着卖进了芜湖县城的怡春院,就此成为雏妓。

△潘玉良自画像

青楼不同于妓院,想要在此生存,不仅要有出众的容貌,更需要一身出色的才艺。因此,张玉良虽然流落风尘,却因容貌出众而受到老鸨的大力培养,虽未读书识字,却也习得一身歌舞技艺。

辗转又过三年,17岁的张玉良因姿容清秀、气质脱俗,渐渐芳名远播,成为了芜湖地接令人瞩目的一朵名花。就在这一年,清廷海关监督潘赞化到芜湖上任,当地衙门及工商各界设下盛宴,为其接风洗尘,商会会长更是将张玉良请来,意图取悦于潘赞化。而张玉良的人生,也就此开始法神转变。

巧遇良缘,张玉良成为潘赞化小妾,人生开始发生转变

接风宴上,张玉良凭借一曲《卜算子》而表现惊艳,受到了潘赞化的瞩目,两人为此还颇有一番对答。而这一切,都落在了商会会长眼中,为了讨好潘赞化,商会会长当夜便将张玉良送到了潘赞化府上,却不想被其所拒。

△潘玉良和潘赞化

次日,张玉良又奉令陪潘赞化出游,她虽是当地人,却对当地风景名胜的历史和典故知之甚少,于是她这个导游反而变成了听众,知识渊博的潘赞化不仅没有为此看低于她,反而为其细细讲述。为此,张玉良一颗少女心便逐渐被才识出众的潘赞化所融化。

游玩归来,张玉良恳求潘赞化留下自己,并说出了商会会长和老鸨意图用自己拉潘赞化下水,使其为他们的货物过关行方便的目的。面对楚楚可怜的张玉良,潘赞化虽然同意将其留下,却并未就此占她的便宜,反而将自己房间让了出来,睡到了书房当中。

△潘玉良自画像

一晃就是两个月时间,期间潘赞化不仅教张玉良读书写字,还曾想为张玉良赎身,并将其送回扬州做一个自由人,但孤苦伶仃的张玉良回到扬州却又没了生活来源,最终潘赞化决定纳其为二房。而张玉良也就此改名为潘玉良。

两人婚后三天,他们乘船到达上海,潘赞化不仅为其安排了新居,还为她请了教师,教其读书写字。

得遇良师,步入艺术生涯,留学归国后成为教师

在上海,潘赞化请来的教师每天上午为潘玉良上三个小时课,下午由其自行练习,日子倒也过的充实。潘玉良对于知识极度渴望,刻苦学习之下进展惊人。

△潘玉良自画像

有一天,她经过邻居著名画家洪野先生的窗外,从此开始经常偷看洪先生作画,在被洪先生发现后,洪先生也被潘玉良展现出的绘画天赋所折服,于是收其为徒,教授其绘画。

1918年,潘玉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成绩出色的她却因出身而落选,直到洪野先生出面争取,这才得以入学。潘玉良简直就是天生为艺术而生,一旦作画便全身心的投入,还曾因在浴室素描而遭到毒打。

△潘玉良的画展

1921年,以优异成绩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在校长的建议推荐和丈夫潘赞化的支持下,她得以留学法国,并以优异的素描成绩考入国立里昂美专。1923年又转插到巴黎国立美专,而她的同学,便有后来的著名画家徐悲鸿、邱代明等。1925年,从巴黎国立美专毕业后,她又进入罗马国立美专,并成为高级学术权威琼斯教授的免费学生。1928年,她油画专业毕业,正式考入了琼斯教授所授课的雕塑班。

1928年,毕业之后的潘玉良毅然选择回国,并在王济远先生的资助下在上海举办了中国第一个女西画家画展”,此后又先后举办了四次画展。1929年,潘玉良开始任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画系主任。1930年,又开始兼任新华艺专、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教授、导师,执教往来于宁沪。

心痛离国,大洋彼岸再创辉煌,最终成为国际著名艺术家

1936年,潘赞化的大夫人来到上海,对于潘玉良她极为不满,潘玉良为了不让潘赞化为难,无奈之下选择远离,乘坐加拿大皇后号邮轮再度远赴欧洲。

△潘玉良做雕塑

不久后,潘玉良在“中大”的学生王守义到达巴黎,并向潘玉良订购了一座格鲁赛先生的雕像。雕像完成后,鉴赏权威那赛夫先生赞叹不已。

1950年,潘玉良历史九个多月,先后在瑞士、意大利、希腊、比利时4国举办巡回画展,并获得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的艺术圣诞奖章,此后她又被选为“巴黎中国艺术学会会长”。

1958年8月,“中国画家潘玉良夫人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巴黎多尔赛画廊开幕,展出了她多年来珍藏的作品,雕塑《张大千头像》、《矿工》、《王义胸像》、《中国女诗入》,仙画《塞纳河畔》、水彩画《浴后》等等,除自藏画之外,全部被订购一空,其中巴黎市政府购藏十六件。

△潘玉良的雕塑

1959年,巴黎大学破天荒的将多尔利奖授予了潘玉良,巴黎市市长亲自主持授奖仪式,把银盾、奖章、奖状和一小星型佩章授给了她。

虽然在国外取得了成功,但她的内心还是极为怀念祖国的,然而潘赞化却多次在信中暗示,由于此时国内的氛围,希望其不要回国。为此,直到其于1977年在巴黎逝世,潘玉良也始终未能再踏上祖国的土地,回到国内的只有她的遗作和遗物。


香茗史馆


张玉良是一位才女,但同时也历经了许多磨难。很多人多说,张玉良是从青楼走出来的画家,但却容易忽视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她是被自己亲舅舅卖到妓院的。而不甘沉沦的张玉良,在动荡的社会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最终成了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

1899年,张玉良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手工业家庭。晚清的社会很黑暗,百姓的生活也很困苦。不幸的是,张玉良幼年时,便失去了双亲,后来又被舅舅卖到了青楼。

在那个时代,亲情终究抵不过现实的黑暗。不过,张玉良也算是幸运的,虽然被至亲卖了换钱,却被芜湖的一个海关监督看中,得以赎身做了小妾。为张玉良赎身的,是潘赞化,早年曾参加同盟会,思想也比较进步,所以还专门给张玉良找了个家庭教师,以便让她学习文化知识。

后来,张玉良有个叫洪野的邻居,见其比较聪颖,就收了她做门生,平时教张玉良画画。到十九岁时,张玉良又遇到了一个贵人——刘海粟。

当时,张玉良报考了上海美专,但因其出身“卑贱”,硬是被拒绝了。当时,得知此事的刘海粟校长,亲找到张玉良,特批她入学学习。进入上海美专的张玉良,学习很勤奋,表现也很出色,后来又得以赴欧洲留学深造。

张玉良1921年到欧洲,先后在法国国立里昂美专、巴黎国立美专、意大利国立美专等学校学习。到1926年时,她便获得了罗马国际艺术展览会金质奖。这个成绩,足以说明了她在艺术上的造诣。

1929年时,张玉良回国,在上海美专绘画研究所兼职任教,并很快举办了我国第一个女西画家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画坛。成名后的张玉良,还曾在当时的中央大学、新华大学做教授,可以说是成了一位了不起的女艺术家。

1937年时,张玉良再次赴法,后参加过许多欧美国家的画展,先后获奖二十余次。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张玉良久居海外,晚年虽然想回国,但碍于形势,却未能如愿。在张玉良死后,她将自己的画作全部捐献给了祖国。


史海烂柯人


有人说,张玉良是民国最丑的妓女,但也是名气最盛的女画家。

张玉良,最初的名气并非是张玉良,她的名字叫做张秀清,张玉良出身于一个普通,但却幸福美满的家庭,当然,幸福止于张玉良的问世。

张玉良出生以后不久,父亲死了,姐姐死了,母亲也死了,她于是便被舅舅领养,虽说不是看重张玉良的美貌,却是让她做起了皮肉生意。

张秀清这时候,才改了名,改为了张玉良。

张玉良想要做妓女吗?当然不想,但张玉良是没有选择的,如果可以选择,相信她宁可不出生在那样一个家庭。

张玉良能够脱离苦海,只因她遇到了一个人,张玉良遇到的正是海关监督判赞化。

张玉良长得很漂亮吗?并不,相反,张玉良的长相,在女子中,或许还是属于下等的,但就是这样的张玉良,却是有着极高的天赋。

潘赞化与张玉良,相识于青楼之中,当时的潘赞化也没想到自己会被一名风尘女子打动,而打动他的也并非张玉良的美貌,而是张玉良的才华。

凭借着一曲李陵碑,张玉良深深的打动了潘赞化,当然,两人之间并不会因为一首曲子就成为爱人,潘赞化并没有一开始就接纳张玉良,但手下人却是很有心的,将张玉良送到了潘赞化的府中。

对于张玉良而言,潘赞化正是她一生最初的贵人,潘赞化懂张玉良的才华,对张玉良,潘赞化倾尽所学,用自己的知识,让张玉良变成了一名艺术家,张玉良还自己偷偷学画画,画的虽说简陋,却是很有神韵。

在潘赞化这里,张玉良又遇到了懂画的洪野,刘海粟,在着众多贵人的帮助之下,张玉良很快就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张玉良获得机会去欧洲深造,便享欧洲风情,在欧洲,张玉良学会了很多,甚至在罗马国际艺术展上,张玉良都可以获奖,这说明张玉良的确已经具备了成为一名艺术家的能力。

1929年,张玉良终于回国,见到了自己心心念的潘赞化,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艺术家。

但这却不是结局,张玉良在1937年的时候有一次前往法国深造,谁知,这一走,却是永别。

因为时局混乱,张玉良一直找不到回国的恰当时机,知道楚国三十年后,张玉良才得到了回国的机会,而这时候回来她看到的,却是潘赞化的灵位。


魏青衣


张玉良后来遇潘赞化后自己改名叫做潘张玉良,她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波谲云诡,从一青楼女子到大学教授富有传奇色彩;玉良是江苏扬州人,从小父母双亡,只得寄养在舅舅家,而舅舅是失去良知与做人准则的人,在舅舅家生活了3年后,唯利是图的舅舅将13岁潘玉良卖到芜湖妓院。



玉良颜值不高、年龄又小,妓院只是让她作歌妓。这也因祸得福,1913年,著名的革命党人,潘赞化担任了芜湖盐督。当地商人为了巴结潘大人,在妓院设宴款待,玉良伴唱,歌声清越动听,引起了潘赞化的关注,并主动与其交谈,才有了以后的故事。当时潘尽管已有家室,还有一个儿子,但不过才28岁;他年轻有为,俊朗儒雅,受过西式教育,思想开通,悲天悯人。


玉良知道,在妓院早晚会被强迫接客的,哀求潘赞化替自己赎身,而身为革命党人,潘最反对嫖妓,如果为她赎身,自己在政界的名声会受到很大影响;然而,潘赞化是个有眼光与善良的人,尤其两人接触多了,潘赞化认为玉良有着很高的艺术天赋,如果有学习机会定能有所造诣;权衡再三,决定宁可放弃名誉和前途,也要把潘玉良救出火坑。

于是,潘赞化顶着压力,为潘玉良赎了身;同时,他直言不讳地拒绝了玉良的以身相许,只是把她留在府中,当她作一个普通朋友;在后来的朝夕相处中,二人产生了感情,在著名的中国共产党领袖陈独秀主持下结为伉俪。



婚后,在潘赞化的全力支持下,潘玉良有了全面、系统的学习绘画的机会,最终成为中国“画魂”;可以如此优秀爱国(抗战时捐款)的中华女儿,因为自己的身世与世俗观念的影响,后来只能定居国外,死后葬在异国他乡——大家可以看看《画魂——张玉良传》,身后,她的画作身价倍增,前两年,她的一幅画在香港拍卖出几千万人民币!


希望星晨58298869


常言道:“外貌是女人天生的通行证。”提起民国的文人才女,大家首先想到的人哪个不是金玉其表。但民国时期曾有位不那么好看的画家,却用她的一生写尽了传奇。

▲《画魂》剧照

很多人都看过赵薇主演的电影《画魂》,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个电影的女主角——潘玉良。其实潘玉良原本姓张,为什么后来改成了潘姓呢?我们后文再说。在此之前,我们先来潘玉良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

低到泥土里,开出一朵花

民国时期的才女大多都是天生就有一副好牌。家庭背景不可小觑,自己也是风华绝代。而潘玉良非常特殊,因为这两者她都没有。

1895年,潘玉良在一个贫寒人家出生了,但命运毫不眷恋她。一岁时没了父亲,两岁时又死了姐姐,她在这个世间只剩下了母亲一个亲人。

虽然母女二人相依为命,但母亲还是难以接受这接踵而至的打击。她整天抑郁难平,终于承受不住内心的痛苦,在潘玉良8岁时撒手人寰。

就这样,潘玉良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她还那么小,又没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仅剩的亲缘较近的亲人就是舅舅了。不论是从情理上还是从道义上来说,舅舅都不能坐视不管。于是,半是同情半是无奈,舅舅选择了收留她。

转眼间,潘玉良14岁了。年轻时的人总是貌美的,潘玉良也是如此,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没想到的是,这个舅舅却并非可托付之人。由于家里穷的叮当响,又多了这么一个吃干饭的,他本来心里就不舒服。现在,看着长到青春期的潘玉良,他突然觉得有机可图,心里竟起了歹心:反正自己和她也没什么感情,又白养了她这么多年,也该是时候让她做出些回报了。

物色了一番后,舅舅在潘玉良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她悄悄卖给了芜湖县城的怡春院,也就是当地的一个妓院。从此,潘玉良的人生就这样被改写了。

但对任何一个女孩子来说,被亲人送来做雏妓这样的事都难以接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别看潘玉良年纪轻轻,在此事上的勇气却异于常人。

身处这样的浊流中,让她痛苦不堪。她决心要保留自己的清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可是对于还不过是一个孩子的她来说,要这样做,谈何容易?

在妓院的四年时间里,她都拒绝接客。为了让自己被妓院抛弃,她无数次自杀毁容,但都没有得逞,还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她还试图挣扎逃跑,据说前前后后有十次,无奈最终还是没能逃离这个地狱。

终于贵人,脱离苦海

虽然妓院给潘玉良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痛苦,但命运终究没那么无情,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为她打开了一扇窗。

原来,芜湖盐督潘赞化也是怡春院的常客。多次光顾后,他发现了这个有些独特的女孩子。只是当时他只知道她叫潘玉良,其他知道的并不多。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潘赞化从别的妓女那里得知了潘玉良的身世,以及她几次三番要逃跑的故事。他更是对她另眼相看了。

众所周知,民国时期是民主自由思想风靡中国的时期,潘赞化也是从小就受到了极大感染。据说,他年少的时候追随陈独秀,还加入了轰轰烈烈的反清运动。整个朝廷都在通缉他,他只得逃到日本避了一阵。待到辛亥革命成功,他才回国做了官。

也就是说,潘赞化的成长环境非常特殊。他既受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心存仁义礼智信;又深受西方新思潮感染,民主自由思想植根内心。

这就使他非常想救潘玉良逃离苦海。一方面,他觉得女性应该得到个性解放,而不是被禁锢在这种环境里。另一方面,他非常赞赏潘玉良的那种反抗精神,觉得在她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苦苦追寻的自由。

毕竟,堕入风尘的人那样多,有几人能仍像她一样不被同化、保有纯真呢?

几番深思熟虑,潘赞化终于决定不顾家人的反对,花重金赎出潘玉良。不仅如此,她还要真正走入这个人的世界,给她名分,娶她为妻。

潘玉良也爱上了这个有情有义的男人,毕竟人生遭遇令她绝望,此时生命里终于照进阳光。她也对潘赞化表了心意,二人由此定了情事。

但潘赞化终究是个接受了新思想的人,绝不想让潘玉良和旧式妇女一样只会三从四德。他要培养她,教她识字,教她读书。

▲潘玉良

潘玉良也真没让他失望,短短时间就有了挺大进步,潘赞化也看出了她的确有艺术天赋。就这样,二人陪伴着彼此读书写字,久而久之就成了真正的心灵伴侣。

而潘赞化的原配妻子本是个不识字的小脚女人,没受过什么教育,也不理解丈夫。因此,潘赞化产生了更强的欲望,想要把潘玉良娶回家。

有人要抢走自己的丈夫,原配当然不能忍受。她几番阻拦,大吵大闹,但这让潘赞化更加反感。最终,潘赞化还是坚持了自己对潘玉良的心意,把她娶回家纳了妾。

为了避一避家里的风波,潘赞化带潘玉良去上海住了一段时间,二人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此时的潘玉良,看到潘赞化对自己这般付出,心里极为感动。

回想从小到大,哪有人对她这样好过?可是也不知自己能为他做些什么。为了表示自己会钟情于他,潘玉良决定改掉自己的张姓,跟随潘赞化同姓氏。从此,张玉良就变成了潘玉良。

成为一代画魂,开启不同人生

经过潘赞化的悉心培养,潘玉良走上了她的艺术之路。先是让她到上海专门的美术学校学习,后又送她去法国的里昂中法大学留学,潘赞化带她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路。

▲潘玉良画作

而潘玉良自己也很争气,凭借过人的天赋和超人的努力,考到了巴黎美术学校。这所学校有多厉害呢?著名的画家徐悲鸿就毕业于此。

在异国他乡奋斗了九年,潘玉良终于学有所成归国,成了潘赞化的灵魂伴侣。可惜,这一切又被原配打破,这次她做的更绝情,直接把潘玉良送回了法国。

这一别就是一生,从此,潘玉良和潘赞化走散了。不过,潘玉良对他的影响是永远也抹不去的,就像他的左膀右臂,永远存在于他的生命里,像他无处可栖时的归处。


文史星官


她并没有成为丈夫的左膀右臂,而是赴法留学后留在了法国,凭着一份天赋加百倍的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也是第一个作品入驻罗浮宫的中国艺术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在一个法国艺术巡回展中见过她的原作,视觉冲击力很强。色彩非常响亮。那时候我一直接受的是俄罗斯式的绘画理论教育,这种风格第一次看到,所以印象深刻。





山颠一寺一壶茶


张玉良的自画像


用歌声唱哭别人


潘赞化,一个军阀督军,最后沦落到县城科长,命运从认识潘玉良开始转坏。但他确实培养出一个大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