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茅庐前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能“大名垂宇宙”


诸葛亮出茅庐前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能“大名垂宇宙”

许多人以为诸葛亮出茅庐前真是隐身山野躬耕陇亩的布衣,其实不然,他早已是很有声望的荆州名士。

所谓名士,实际上都是些在学术(主要是儒学)上很有造诣和政治军事上很有才能的文化精英。诸葛亮在其《出师表》中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那显然是故作谦卑。《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说:“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倒是比较接近事实。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是刘表的旧友,并娶荆州望族蔡瑁的侄女为妻。诸葛亮随叔父寓居荆州,是有一定声望的名士,只是没有选择在刘表集团出仕而已。他所谓的“躬耕陇亩”,其实是名士高人入世前的隐居生活状态。

诸葛亮出茅庐前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能“大名垂宇宙”


所谓荆州名士,就是像诸葛亮这类聚集荆州的文化人。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天下大乱,唯有荆州保持了政治上的安定。初平元(190)年,刘表出任荆州刺史,没有卷入以曹操与袁绍的对抗为中心的中原抗争。因此,大量的人口为避战乱流入荆州,其中有为数不少慕刘表之名而来的名士。《后汉书 刘表传》记载: “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这些名士中有的作为刘表宾客,例如王粲、邯郸淳、隗禧、王朗、王肃,有的是受到刘表礼遇的儒者,例如宋忠、裴潜、杜袭等,还有以司马徽、庞德公为代表的襄阳文人集团以及隐士诸葛亮、庞士元、徐庶、崔州平。但在这众多的名士中,别的人都没有成什么大气候,唯有诸葛亮成为经世王佐的俊杰,在军事和治国理政方面都发挥出卓越的才能。

那么,诸葛亮何以成为荆州名士中的俊杰,乃至“大名垂宇宙”(杜甫语)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主客观原因。

诸葛亮出茅庐前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能“大名垂宇宙”


一是诸葛亮是经世致用的文化人。当年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时,德操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 诸葛亮与那些穷经皓首的“儒生”名士有区别,也与那些一味牢骚满腹或者悲天怜人的文人名士不同,而是致力于如何实现思想理念,经世致用。 诸葛亮每每以管仲、乐毅自比,有经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希望能用自己的学问和才能来辅弼天下。他不愿辅佐虽然是东汉宗室的成员却只顾封疆自守刘表,选择了虽然出身卑微但以天下为己任、有宏大政治抱负的刘备,找到了经世致用的“明主”和一方军事政治舞台,这是他成为俊杰重要原因。

诸葛亮出茅庐前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能“大名垂宇宙”


二是诸葛亮享有宰相的优渥政治待遇。诸葛亮在思想上保留有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以恢复汉大一统的实现为目标,同时又兼有以法度统军治国理政的理念,这和刘备的政治主张十分和拍。刘备“如鱼得水”,并且委以统军行政的大权。因此,诸葛亮连同庞统、马良等荆州名士以及法正等蜀中名士得以参与到蜀国政权中枢,实际上组建成“名士内阁”,将刘备的部属从以关羽、张飞为中心的佣兵集团变为依靠名士施政的政治架构。在这样的蜀汉体制中,诸葛亮得以执掌军国大政,尽情施展自己的政治军事才华,实现了名士辅弼天下的政治理想。与诸葛亮相比,其他一些名士无论在曹操还是孙权治下,都只不过作为幕僚谋士看待,谁也没有得到如此政治信任和委以重任。


诸葛亮出茅庐前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能“大名垂宇宙”


三是诸葛亮是“识时务”,对天下大势有特别清醒的认识,并能谋划正确的济世方略。《隆中对》是他作为荆州名士隐居山中早就酝酿成熟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充分显示出诸葛亮的思想和才干本来就是诸多荆州名士中的佼佼者。他在《隆中对》中正确地提出了刘备集团的发展战略和远大目标。《隆中对》虽然主要是三分天下之计,但三分并不是最终目的。他只是基于曹操的势力太过强大无法单独与之抗衡的客观形势,所以不得先与孙权联手,求得三分天下。形成天下三分的格局之后,诸葛亮依然坚持进击曹魏,没有放弃实现天下一统的最终目标。同时,诸葛亮在治国理政中也充分显示出精明才干和远见卓识。虽然由于主客观等种种原因,诸葛亮的政治理想和谋略未能得以实现,但他和其他一些只会在小打小闹中献计划策的名士比较起来,无疑是最高明的。而且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态度和表现,也足以被历史认定为一代名士中的俊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