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奇女子:不是貂蝉!而是这3个没留下名字的她们

阅读前请先点个关注!

《三国演义》里的奇女子:不是貂蝉!而是这3个没留下名字的她们

都说《三国演义》是一部男人的书,打开书本一股浓浓的硝烟味迎面扑来,但见群雄逐鹿、血肉横飞、权谋万千、尔虞我诈、乱箭穿空。火光中,奸雄的曹操、善谋的诸葛亮、圆圆滑的孙仲谋,魏国的五子良将、蜀国的五虎上将……一个个跃然纸上、横戈铁马入梦来。

一部三国史,俨然就是一部男儿英雄史。殊不知,《三国演义》中的女子更叫人嗟叹,更令人敬仰。

说起三国里的女子,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可能是惹得吕布捅死董卓的貂蝉、惹得曹操八十万大军南下的小乔,亦或将阿斗托付赵云后投井而亡的糜夫人!

这些太出名的女子自然是有各自的传奇,也被历代的文人墨客津津乐道!我却认为《三国演义》里还有三位铮铮铁骨的奇女子,她们的事迹淹没于浩瀚文字中,却一样值得被大家铭记!

徐庶之母: 善恶有杆秤,虽死无悔!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徐庶被曹操设计投入曹营,徐母乃痛骂其子:“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岂不知曹操乃欺君罔上之贼?今凭一纸伪文,遂弃明投暗,真愚夫也。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之间也!”后转入屏风,自缢于梁间。铮铮只语,彰显大义。

《三国演义》里的奇女子:不是貂蝉!而是这3个没留下名字的她们

徐庶是刘备遇见的第一个好谋士,本来是一段明主英才的美满结局。同样爱才的曹操非要横插一杠子,直接把还在他地界上的徐庶母亲给软禁起来,后来把徐庶要挟到了自己的军营。

徐庶的母亲认定刘皇叔是正统、是好人,在看到徐庶的时候就责备他“弃明投暗”,然后愤然自缢而亡。这是一个刚烈的母亲,更是一个心中有大义的女子,在她的心里面善恶有一杆秤,无关权势、地位和地盘,之在于有没有仁者之心。

这之后的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终身不曾为曹操出谋划策,因为母亲用生命告诫他“善恶有杆秤,不能有偏倚”!

孙翊之妻: 家仇不肯忘,柔肩担责!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孙翊之妻徐氏,美而慧。丹阳督将妫览、郡丞戴员二人不满翊,设计杀之。后妫览见徐氏美貌,乃欲娶之。徐氏将计就计,杀妫、戴二人,而报夫仇。孙翊有知,亦当泉下含笑。

《三国演义》里的奇女子:不是貂蝉!而是这3个没留下名字的她们

不知是在《三国演义》里,就是在很多正史记载里,当双方交战或者相互谋害,失利一方的女眷往往就沦为胜利一方的战利品,比方曹操征袁绍,就顺带着把一大批的女人全都收了过来!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美而慧孙翊之妻徐氏能够将计就计,为其丈夫手刃仇人、报的家仇不可为不奇。首先是有心气,为丈夫之死报仇的心气,这在当时的女儿身上是少有的,这是一番英气。其次要有心机,古代女子多专注与女工与闺房,能够看透男人心思,连杀二人,非得是在平时就有一定文化、一定手段的。

在男主人被人杀害之后,在一个家庭倾塌之时,用柔弱的双肩担起这家仇万千,是铁血丹心的奇女子!

姜叙之母:强权不可畏,视死如生!

《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马超巧取陇西州郡,冀城参军杨阜伪降,后借故出城求历城姜叙出兵伐超,叙犹豫。叙母曰:“汝不早图,更待何时?谁不有死,死于忠义,死得其所。勿以我为念。若不听,吾当先死,以绝汝念。”叙统兵校尉赵昂,其子时为马超裨将,颇踌躇。其妻厉声曰:“雪君之大耻,虽丧身亦不惜,何况一子乎?君若顾子而不行,吾当先死矣!”后历城被马超所破,叙母全无惧色,指超而大骂。超大怒,取剑杀之。

《三国演义》里的奇女子:不是貂蝉!而是这3个没留下名字的她们


在战场上,面对五虎上将的马超,历程姜叙是渺小的。在人格上,面对众多如“三姓家奴”吕布一样的莽夫,姜叙的母亲是完胜的。

“谁不有死,死于忠义,死的其所”,这与太史公的“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有异曲同工之妙。乃至儿子战败之后,本来作为妇孺她本不必死,却仍然“指超大骂”,只求一死。

家国的概念深入到老妇人的心里,长成了一段气节,让她不畏生死、只为忠义。有这样的奇母亲,自然会有满门的忠烈!

在历史上,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女子一直是男人的附庸,是柔弱的代名词。在《三国演义》李,刘备曾经也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了尚可缝,手足断了安可续?

但正是在那样一个女人被作为附庸、被当做战利品的年代,女子的气概正在一点点浮现出来。

《三国演义》里的奇女子:不是貂蝉!而是这3个没留下名字的她们

还是说一个大家稍微熟悉一点的女子吧,就是吴国公主,就是刘备40好几时娶来的老婆:大家都记得周瑜赔了妹子又折兵的笑话,其实如果不是公主看上了英雄的刘备又怎么可能成功呢?可以说是吴国公主嫁给了爱情,只不过被披上了权谋的外衣而已。殊不知,这位吴国公主亦是个忠夫烈女。第八十四回写道,刘备为报杀关羽、张飞之仇,带倾国之兵征吴,吴大将陆逊火烧蜀营七百里。时孙夫人在吴,闻刘备兵败,又讹传刘备死于军中,遂驱车至江边,望西遥哭,投江而死。

《三国演义》里这一个个奇女子,有的为坚守底线宁肯舍弃生命。有的为报家仇卧薪尝胆,有的为保卫家园而不畏强权!

她们的操守,她们的气节,足以令天下的男子汗颜!虽然在小说中,关于她们的叙述只是只言片语,留给人的身貌是模糊的,甚至连一个完整的姓氏都没有,但就是这简单几笔,却令人有如惊鸿一瞥,让她们柔美又伟岸的形象,不可遮掩地在史书上闪耀着异样的光彩。

《三国演义》里的奇女子:不是貂蝉!而是这3个没留下名字的她们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如果说演义里的男人们是英雄,这些奇女子是否就是那些浪花?当英雄老去,浪花却依然奔流不息!

END

【作者:宋词里的物语,三年导游游走四方、七载公安守望乡邻,如今妥妥的一枚基层乡镇男,微凉却不冷漠!】

关注我陪你读最美的宋词,品最甜的爱恋,聊最有趣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