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份和努力哪个更重要?还是一样重要呢?

海彬播生活


你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1.

前天见到了一个我极为欣赏的朋友,他和我同龄,却已成为所在行业里的顶级人才,近乎传说般的存在。如你所料,他当然实现了财务自由——所以就开好车、住好房,带着好姑娘满世界玩吗?

呵呵,哪有这么俗套。

事实上,他仍在孜孜不倦地提升自己。

像一个修道士一般,安静,孤独,极度规律:七点钟自然醒,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用尽一切办法节省时间:极少出门社交,饭菜从简,营养即可;衣服若合身,一次买几件,穿惯了的袜子,干脆一次买一百双;购买顶配的电脑,却只置备最必须的家具;每天晚上睡前,雷打不动地在跑步机上跑步,保持身体活力……没有人打扰他,拥有着我们这个年龄少有的清净和自由。

单单一个人,效率堪比3个有天赋的同行,完爆10个资质平庸的同行。

2.

如果普通朋友像他一样深居简出,我一定会说:“当工作狂不好吧?”“你太宅了,要多出来走走,谈个恋爱什么的”。

但对他,这种话我根本说不出口。

他太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他只是在练功,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在追求更高的境界。

不让人心疼,反而让人羡慕。

让人自惭形秽。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何其可怕。

3.

和足够优秀的人聊天,常常不是折服其天赋,而是被其“已臻化境”的努力所震慑。

我姑且把“努力程度整整提升一个量级”,称做换一个”维度“。因为量变引发质变,会给当事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受。

村上春树很欣赏海明威的话:“持之以恒,不乱节奏,对于长期作业至为重要。”,他说,写长篇小说是个体力活,才华之外,更需要专注力和耐力。所以他开始坚持枯燥至极的长跑,以此保持专注力和耐力。经年累月的坚持——每周60公里,每年多次全程马拉松,甚至超级马拉松,听上去更像是一种修行。而在这种修行中,他提出了“跑者蓝调”的说法——

“说得夸张些,由于跑完了一百公里,我似乎一脚踏进了‘稍稍不同的场所’。跑过七十五公里,疲劳感突然销声匿迹后,那段意识的空白之中,甚至存有某种哲学或宗教的妙趣。其中有强迫我内省的东西……不管如何,我将它命名为‘跑者蓝调’。”

这就是维度转变,带来的思维转变。

当你从高维空间看低维,很多问题就已不再是问题。

4.

说几个真实故事。

2011年,我在骑川藏线的路上,碰到过一个六十多岁的大爷,独立骑行,已经穿越了大半个中国。我说,大爷您身体真好啊。

他笑笑说,三个月前,自己还是个糖尿病患者哩。我看着他咕噜咕噜喝脉动,不敢置信。

他说,自己糖尿病很久了,跟所有患者一样,坚持打针吃药,一直养着耗着,吃不了任何甜食。三个月前有一天,某个机缘下,决定骑车穿越中国,于是上路了。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平均每天一百公里的骑行,让老爷子的身体健康了起来,他已经可以不管甜食不甜食了,想吃啥吃啥,每天生龙活虎的。

这就是“提升一个维度”后的奇迹。

在低维世界,老人每周去医院注射胰岛素,每天控制饮食,每天坚持“养生”——早上六点钟到公园里快走、甩手、打太极……小心翼翼地苟活下去。

而在高维世界,老人跨上了单车,每天骑行一百公里,经历狂风暴雨、陡坡烂路甚至生命危险的洗礼,暂别了糖尿病的困扰,并收获了绝美的风景和故事。

5.

这样的故事,在我身上也发生过。

我从小是一个病秧子,枯瘦如柴,在高中之前,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医院签到。就是这样一个“废柴”,在台湾遇到了一个“欢迎任何人挑战生理极限”的美国铁人教练,在他的盛情邀请下,我加入了铁人三项训练队,开始了魔鬼训练,甚至在我骑车摔伤血肉模糊的时候,教练都会用巴掌在我伤口上狠狠一拍:“习惯就好!“——是的,你可以认为,他没有什么人性。

在这种魔鬼训练下,我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一度痛得站不直身体,医生警告我,不要再做大运动量的运动。但铁血教练呢?他说:永远不要相信医生的话!

队友告诉我,当年教练的膝盖受伤,做了一个膝盖手术,医生说,他这辈子都不能再做激烈运动了。但是呢?教练没多久就下床跑步了!如今,五十岁的年纪,却是三十岁的肌肉疙瘩身材。

就这样,我顶着腹痛,坚持训练,最终完成了56.5km的铁人三项全程挑战。

而这一切——从开始训练到完赛——只用了短短三个月。

就是从那时起,我对人类生理极限的认知上,彻底上升了一个维度。至于后来的骑川藏线、跑马拉松,不过是同一维度的延展而已。

6.

任何一个领域,都和生理挑战类似,有着高低维之分。

看着文章开头提到的朋友,我就能瞬间明白,为何自己过不上想要的生活。

说难听点就是:以自己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不配。

那些”出身一般,没有背景“、”年纪还很轻嘛“、”行业大环境就是如此“、”天赋不够“、”平台有限“、”听老板的话“……都是在低维度看似有理、实则主动放弃的借口。

以下这些尖锐的问题,送给自己,以及想从更高维鞭策自己的影视创作者——

就是这些简单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让自己毫不面红耳赤的答案,而是一堆诸如”工作好忙的“”我不是科班出身”“我没有老师”“我在三线城市”“我已经四十多岁了”“我只能兼职……”等借口。你就会一辈子耗死在低维世界。

就是这些简单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让自己毫不面红耳赤的答案,而是一堆诸如”工作好忙的“”我不是科班出身”“我没有老师”“我在三线城市”“我已经四十多岁了”“我只能兼职……”等借口。你就会一辈子耗死在低维世界。


风儿吹了八万里


关于这个问题,我非常赞同《令人心动的offer》中李浩源的回答:天赋是天花板一样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没有努力,一辈子都够不到天花板。所以我认为天份和努力同等重要,如果你有天份却不努力,迟早会被其他人超越,你的这份天份又能支撑你走多远而不被他人替代?十年?还是二十年?如果你仅仅只有努力却没有天份,你又能出色到哪里去?别人花一天的时间便能做好的东西,你可能要花十倍百倍的努力慢慢熬。最终在日积月累的强烈对比下,以及你自己心态的逐渐失衡,烦躁会开始占据你的心情你会忘了刚开始的意义。

天份与努力同等重要,天份是一条让你直接快人一大截的的起跑线,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你与他人的起步是不同的。而努力则是天份中的锦上添花,会让空有天份与空有努力的人只能对你望尘莫及的东西。



两个柑橘


个体具有差异性,个体所处的环境也具有差异性。

问王思聪努力和天分谁更重要,就等于问他是他爸的努力重要,还是他继承财产的天分重要。

但你问一个打小在社会底层混吃混喝的孩子就不一样,等于是问靠努力打拼出前途重要,还是闭着眼等着彩票中奖重要。

同一个问题问天才和问猪能问出真正的答案吗。不能。

所以纠结这个问题毫无意义,倒不如去想想怎么提提自己智商,下次不要再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非得说出个所以然的话,可以这样想,天分可以决定你到达金字塔的哪个纬度,努力可以决定你在这个纬度的高度。所以想明白“天分”和“努力”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面对这个问题的态度。

总之,孰轻孰重,莫问前路,当从你心。


第50名宇航员


我认为是努力更重要,什么是天份,我认为是:后天的勤奋叫天份。没有不需要努力就能做成一件事的,说你某方面有天份,那就是你在这方面努力奋斗得出的结论。并不是你天生就是做这方面的,不需要努力就能做的很好,所以说是经过努力去证明你的某方面你是有天份的,在一直干下去就会做的更好。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华中梦


我觉得天分比勤奋重要。“天”,光这个字应该谁都会懂。这不是你努力不努力和付出多少努力能达到的。这个是先天的,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你拥有的天分,之后再做出相应的勤奋。天才就离你不远了。而假设你认为勤奋很重要,天分可有可无的话,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无论你多么努力,付出多少代价。天分不在的空缺,你是无法用任何东西去填补的。要是你能填补的了,他就不会叫“天”分了。我们说天分重要,并不代表我们就不懂得什么叫勤奋。相反,我们会抓住这个罕有的机会。再努力地运用勤奋,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


曾舜熙


我觉得天分比勤奋重要。“天”,光这个字应该谁都会懂。这不是你努力不努力和付出多少努力能达到的。这个是先天的,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你拥有的天分,之后再做出相应的勤奋。天才就离你不远了。而假设你认为勤奋很重要,天分可有可无的话,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无论你多么努力,付出多少代价。天分不在的空缺,你是无法用任何东西去填补的。要是你能填补的了,他就不会叫“天”分了。我们说天分重要,并不代表我们就不懂得什么叫勤奋。相反,我们会抓住这个罕有的机会。再努力地运用勤奋,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


梨落的


举个常见例子:同学甲和同学乙,同时听一节物理课,甲很快理解并能举一反三,于是甲被认为很有天赋。同学乙看到甲学习的既轻松又高效,自己苦苦思索也不得其门而入,于是乙很苦恼,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我再努力有什么用,自己本来就不是学习的料!当同学乙的类似问题发生在你身上时,不妨看看我下面的分析:甲在此刻被称赞的天赋,究竟是生来如此?还是经过他之前十多年的成长发展,所形成的他自己具备的认知理解能力?在我看来,甲所谓的天赋,应该被准确描述为理解能力!为什么?因为天赋是模糊的、笼统的、一概而论的、不可发展改变的!而能力本身是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进行描述的,具有可发展性质的。能力的形成,有先天基因和后天发展的共同影响,但至今没有科学能够验证先天基因所占的比例。当我们谈到某同学的学习天赋很好时,其实真实指向的是他此时此刻的学习认知能力很强,他比其他人反应速度更快,理解的更深入,记得更牢固准确,运用时更得心应手。他的这种表现往往被称赞为有天赋。但使用天赋这个词语,容易给人一种错觉,把成长归于外因:我的天赋差,所以我的学习不好,而且似乎难以改变。能力则不一样,能力的形成本身需要长期的努力,高中的学习能力很强,来源于过去几年甚至十多年的成长发展,而绝不是老天生来赋予了他这种能力。用孔子的一句话做结束语吧,圣人的思维还是有很大的可借鉴性: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至少孔子的这句话在表达,他的成就不是靠天赋——生而知之,而是依靠后天的努力——敏以求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17c1a30e95f437ab6b2e859dbeac136\

小肉粽爸爸


天份是父母的给于 如果有那当然好 但有天份确 不付一点点的努力 那个天份也是无用 没有天份那就花更勤奋的努力才行 笨鸟先飞 早起鸟儿有食吃 的道理


塞北雪whitesnonVlog


天份固然主要,但是有天份不努力也是一样没有用的,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当然人不可能对一件事一点天份都没有的,天份的多少而已,如果天份太少,那就找一些自己天份高的,不要放自己的人努力浪费太多。加油


無日余晖


个人觉得努力更重要,天分,说明这个人有潜质。但是不努力的话就会荒废,所以即使没有天分,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一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