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亿,中国芯片巨头购买美企设备!美日等42国扩大半导体出口限制

自去年以来,中国已在芯片领域取得了三大突破——包括64层3D NAND闪存芯片实现量产、自主研制的5nm蚀刻机以及建成国内首条14nm芯片生产线。面对上述情况, 全球42个国家也在上个月达成一致,决定扩大对半导体的出口限制范围,防止技术外流。 尽管如此,中国芯片代工龙头中芯国际近日就再度传来好消息。

28亿,中国芯片巨头购买美企设备!美日等42国扩大半导体出口限制


1年70亿!中芯国际购买美企生产设备:中国芯片龙头正不断扩产

3月23日,中芯国际在公告中指出,该公司于今年2月18日至3月20日期间, 向泛林团体提交一系列用于生产晶圆的产品订单,总金额达3.97亿美元(约28亿元 人民币 ) 。 不过,中芯国际未披露订单的具体细节。

实际上,在去年3月12日至今年2月17日,中芯国际就已经向泛林团体购置用于生产晶圆的相关机器及设备,金额高达6亿美元(约42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在过去一年时间里, 中芯国际就与泛林团体达成了约70亿元人民币的半导体合作订单。

28亿,中国芯片巨头购买美企设备!美日等42国扩大半导体出口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泛林团体为半导体行业的创新晶圆制造设备及服务的全球供货商,其母公司为泛林集团(Lam Research)成立于1980年,是全球刻蚀设备龙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 更通俗一点来讲,这是一家美国科技公司。 另据美国半导体产业调查公司VLSI Research去年3月的统计,泛林集团2018年营收在全球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应用材料、东京电子和阿斯麦。

28亿,中国芯片巨头购买美企设备!美日等42国扩大半导体出口限制


回到中芯国际采购生产设备上,除了与泛林团体达成的两次合作之外,中芯国际也于去年3月公开,其已向美国的应用材料集团及日本的东京电子集团发出一系列购买单,总金额近11亿美元。业内人士分析,中芯国际连连与合作伙伴订立购买单的背后,是这一行业龙头不断扩产的事实——据悉, 中芯国际目前在北京与上海两地均在实现扩产。

42国同意限制半导体技术出口! 美国芯片行业:一年损失5875亿

不止中芯国际,中国其他半导体企业近来也相继取得了新突破。去年9月,中国半导体企业紫光集团旗下的长江存储正式对其自主研发的64层3D NAND闪存芯片进行量产, 分析称此举有望令中国存储芯片的自给率从此前的8%提高到40%; 另外,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研制的5nm蚀刻机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目前台积电已准备将该蚀刻机用于全球首条5nm芯片制程生产线。

28亿,中国芯片巨头购买美企设备!美日等42国扩大半导体出口限制


蚀刻机主要用于芯片的微观雕刻,一台先进的等离子蚀刻机售价可达数百万美元, 此举不止有望打破外企对半导体设备的垄断,也让中国芯片行业未来自给自足成为现实。 在中国芯片不断取得突破之际,全球其他竞争对手也开始有所行动。上个月,包括美国及日本在内的42个国家决定扩大限制半导体出口范围,旨在防止技术外流。

然而,针对上述措施,美国芯片行业却给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此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芯片以及芯片制造设备无法出口至亚洲最大经济体, 那美国企业每年将损失830亿美元(约5875亿元人民币),将直接抹去美企约三分之一的总销售额。

28亿,中国芯片巨头购买美企设备!美日等42国扩大半导体出口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近年来已意识到芯片自给自足的重要性,并且中企也屡屡获得重大突破; 可以预见,中国不久之后将能在关键技术上实现自给自足,而这不仅将令作为“卖方”的美企面临财报上的损失,同时还将损害到美国在半导体领域上的领先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