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三產業比重持續升,製造業佔比降、質量提

5年來,全市經濟呈現出總量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化、空間佈局日趨合理等特徵。第三產業比重持續上升,而製造業佔比下降、質量提升。在今天(26日)上午召開的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上,市統計局局長蔣力歌作了“關於北京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情況的報告”。

記者瞭解到,此次普查突出“北京特色”,在國家普查方案的基礎上特別增加了5張普查表,300餘個指標,全面摸清本市二、三產業的底數。

普查顯示,2018年末,全市二、三產業各類單位107.9萬個,比5年前增長50.7%。從資產總量看,全市二、三產業法人單位資產總量211.96萬億元,比5年前增長73.6%。

第三產業主要行業優勢地位更加明顯。從資產總量看,位列前5位的行業分別是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這5個行業資產總量189.58萬億元,佔全市二、三產業的比重達到89.4%。從營業收入看,位列前5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這5個行業營業收入合計12.59萬億元,佔全市二、三產業的比重達到68.8%。

從空間佈局上看,核心區首都功能特徵明顯。作為核心區,東西城的單位數佔全市9.1%,而資產總量佔比高達72.6%。核心區資產總量佔比前3位的行業是: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其中,金融業佔比高達89.2%。而營業收入佔比前3位的行業分別是: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其他中心城區保持多元發展格局。朝陽區、豐臺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這4箇中心城區,資產總量佔比前5位的行業分別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佔比前5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建築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