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千年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精神!

说到“中医药”要从上古时期说起,(这里的上古时期,也就是三皇五帝这个时候,这里并没有时间记载所以称之为“上古”)。

01

这个时期的炎帝也就是神农氏,是中国汉族传说中上古时代的天下共主,三皇五帝始祖之一,发明了草药学《神农本草经》也称《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的精髓。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这只是个传说,但是不可磨灭的是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和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中医药千年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精神!

02

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创作了医学《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是中国最早的医学书籍,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经后世修订而出。

中医药千年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精神!

03

“扁鹊”春秋战国时期,秦越人,与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被称为华夏医祖。主要成就创立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扁鹊奠定的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国医学的先河。

中医药千年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精神!

04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是我国历史上最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其创作《伤寒杂病论》确立的六经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这本书也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如今中药学的医生仍在实践运用。

中医药千年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精神!

05

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他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并记录,终于完成了《千金要方》。唐初,孙思邈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中医药千年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精神!

06

葛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著有《肘后备急方》《神仙传》《抱朴子》等。擅长针灸,葛洪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思想渊深,著作弘富。他不仅对道教理论的发展卓有建树,而且学兼内外,于治术、医学、音乐、文学等方面亦多成就。这里我要说一个“重点”在《肘后备急方》中有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生渍,绞取汁,尽服之"。如今,屠呦呦的团队经过多次失败在这句话中悟懂了“青蒿”不耐高温,之前用高温无法提取抗疟疾的有效成分!正是因为“绞取汁”的暗示,便采用低温提取法,提取“青蒿”抗疟疾的有效成分“

青蒿素”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中医药千年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精神!

07

李时珍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世尊为“药圣”。自1565年起,其先后到武当山、庐山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历经27年,于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其《本草纲目》是中医学药物的指导学习教科书。

中医药千年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精神!

对于中医药发展做出贡献的伟人还有很多,我这里没有一一列举出来,随着这次疫情爆发,中医药又发挥了主导作用,这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医生走向了世界,更是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把中医药带向了世界,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必能被世界认可,越走越广!

中医药千年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精神!

对此,你对中医药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下方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