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一个粉丝愿意为自己的爱豆氪多少金呢?(自己能力范围内)?

爱占横戈


氪多少看自己经济情况吧,攒一攒就会有很多空下来的钱来追星啊,一定是要保证自己生活过得好的前提下再去为偶像花钱,千万不要盲目的看到别人花了很多钱自己也要花那么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花钱,理智消费吧,因为花的少了其实是没什么的,条件不允许的话可以做数据打投控评反黑什么的,不花钱也不会被说bp,但如果追的歌手啊,自家爱豆有花钱的专辑,买专辑就是很基础的了,如果不买,连原唱都没听过,那就说不过去了,空闲的钱可以买杂志代言官方应援粉丝团或爱豆带领的公益活动看演唱会啊都行的,但是,网上卖的周边只是摆着好看的


正经的恬染染


就是自己能力范围内啊?比如我会把剩余生活费拿来分配追星,少喝几杯奶茶的事,如果代言的是生活必需品什么的就果断买了,奢侈品什么的有经济能力的较富的也会去氪,理智就好,不要超出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就像朱一龙是肯德基代言人 我就尽量多吃,曾经代言施华蔻,我就用施华蔻,代言欧舒丹,我就用欧舒丹,代言味全和可口可乐我就把饮料换成这些,代言膳魔师,我就买杯子,但是萧邦这些,我就不行。我不会特地去要钱说我要追星,自己调配就好。平时杂志什么的,量力而行,穷的时候就买一本收藏,富余一点就多买几本。我觉得为了他少喝几杯奶茶是值得的。(又是巨乱无比的语言。。。)


橘子橘子0416


氪金,先要从理智的角度说起。

最近两年偶像盛行,确实出了不少的优质爱豆,不论颜值还是实力,都各有特点,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那么一个爱豆的影响力,能创造多少商业价值,带来多少收益,这就是目前各娱乐公司所谓的流量。

流量聚沙成塔的来源,就是要说到的氪金了。现在的粉丝确实很疯狂,动辄几百上千的应援氪金,已经屡见不鲜,甚至家境富裕的粉丝,氪金上万的也常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而且还呈上升趋势呢?

首先不能说是爱豆的问题,因为这是TA的工作,TA必须体现自己的商业价值,否则闪闪发光的就是别人了。但前提是,TA对粉丝必须是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向。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给粉丝和社会带来正能量,这才能体现粉丝氪金的意义。

其次是粉丝本身,喜欢一个爱豆没有问题,但除了爱豆以外,你本身是有自己身份角色的,学生也好,出来工作的成年人也罢,不能让给爱豆氪金,成了生活前进的阻碍。爱豆是你前进的动力和榜样,如果给你带来很多麻烦,那么你花这些钱又何必呢。

所以,给爱豆氪金不是比数量,多少都不是问题,只要是你的心意,1块和1万块不会有区别。而且这些钱也不是全都流进爱豆的口袋了,在这之前还有公司挡在前面,大部分你是贡献给了公司。

说句题外话,记得前段时间《庆余年》在某平台提前点映,惹的众多观众不满,认为这是在圈钱。有记者就这事提问过主演张若昀,而张若昀的回答是,这些钱又没有进自己的钱包。

可见,你看不看超前点映,都是你自己的意愿,爱豆并不会因为你,氪金多少或氪不氪金,就觉得你不喜欢他了。

最后还是提醒一句,理智氪金,爱豆希望的是你喜欢TA,然后还能积极向上的生活。


我是夏溪


偶像,应该是那个理想中的自己,应该是让自己和他共同进步的存在,一定是个积极正能量的存在。

但凡事都要有度,先过好自己的生活。理智追星,氪金也是。

氪金这两个字是首次打出,我的输入法都没有记忆。我之前对为偶像氪金完全没有概念,如果仅按消费金额分辨喜欢程度,我最喜欢的应该是杨幂,我买过几个MK的包,买过同款眼睫毛那个T恤,买过她同款MK毛衣,买过与她同款Gucci开衫毛衫。但都没在国内专柜买,都是代购,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氪金。

我所理解的为偶像氪金,应该是自己从偶像的作品中收获了感动,从偶像正面形象中获得了鼓舞,从而愿意去支持他的代言品。前提是,采购你需要的产品,比如自用或有礼尚往来,如果你的偶像恰好有代言其中一个品牌,我认为你就完全可以支持。

采购些用不到的,就真的没必要了。

所以完全没必要量化出一个标准金额,看自己是否需要和需要多少。


小名幸福6个6


前段时间,一款制造上亿微博转发的饭圈APP被查封,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粉丝们为了自己的爱豆,甘愿付出大把的时间和金钱。集资、打榜、买热转……而这些,也只是她们追星花销中的九牛一毛。

都说饭圈存在鄙视链,从“舔屏饭”到“饭圈高层”,中间大概隔着0元和100000……元的距离。

那么,想真正跨进饭圈成为“高阶粉”,到底需要走过几个阶段掏出多少钞票呢?

初级入门:屏幕饭

所谓“屏幕饭”,大部分都是些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结于没钱没时间没资本只能在屏幕前大喊哥哥好帅的粉丝们。

屏幕饭一般有两种状态,佛系散粉和组织成员。佛系派的粉丝大于不等于“路人粉”,他们热衷于上网冲浪,刷新爱豆动态看看美颜足以。唯一可能花钱的地方,就是在爱豆发布新作品时,购买专辑或电影票留念收藏。

另外一种,就是各种后援会、站子(粉丝们为爱豆开设的后援组织)的成员。做数据、写文案、PS修图、后期剪辑……这些技能满点的粉丝使出看家本领,一心只为把爱豆们最好的一面安利给大家。

各种组织之间也会有不同的分工,数据组、反黑组、网宣组、控评组 。一旦爱豆们在微博上出现了新动态,她们就会以燎原之势组成“自来水”,为他们宣传新作品,评论“彩虹屁”,压制各种不好言论。在艾漫和微博联合出品的一项调查报告中显示,有84.1%的粉丝参加过数据组的活动,70.8%的粉丝参加过反黑组。

在这里,也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新词来形容她们——军事化追星。

对于流量高点的艺人来说,有时候拥有一个好的粉丝后援组织,比拥有一个专业的宣传团队还要靠谱多了。

作为一个屏幕饭,在追星上的成本可以说是最低的。但是,有些饭圈组织成员往往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她们抱着“努力就会有排面”的决心,每天在微博势力榜上为爱豆们送“花”争名次,还会通过各种饭圈APP为自己的爱豆增添热度,制造好的数据成绩。超级星饭团、爱豆、Owhat和被查封的星援等,都是粉丝们常驻的平台。

在这些平台上,你可以花费几块几毛,也可以累积出上千上万的花销来。小编下载了其中一款“爱豆”APP,发现他们主打的是一个名为“爱豆守护榜”的功能。

粉丝们每天都要给自己心仪的明星送守护值,100个应援币可以送出2000的守护值。本月排名第一的朱一龙守护值73521654,换算成人民币,就是36760元,光是贡献榜里排名最高的粉丝,就花了差不多9940元。

爱豆APP中的打榜守护功能,100应援币=2000守护值

APP“守护”一次1块钱,微博送一朵“花”2块钱,这年头,连线上追星都快追不起了……

中级进阶:前线粉/周边爱好者

经历了第一个阶段,一波人还在“舔屏”,一波人爬了墙头,还有剩下的一波人,开始不满足于坐在屏幕前,她们跳出屏幕,开启了线下追星。

这些粉丝购买各种爱豆参与的活动、演唱会、综艺门票,从全国各地赶过来,只为看一眼活生生的真人。

在她们中间,有一部分不会拉下任何一场行程,拿着“大炮”全程记录爱豆一举一动的人,被称为“站姐”或者“前线”。

为了拍到录制综艺的爱豆,站姐们租船出海

站姐们端着几公斤重的长焦单反,跟着爱豆们从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坐在演唱会内场的第一排,只为拍下最新鲜最好看的他们。

那么,要参加一场爱豆的演唱会,她们最多需要花费多少钱呢?

在这里,我们假设一个北京的站姐要来上海看演唱会。首先,她需要一组“追星标配”的单反相机,一般是“佳能5D4”+“爱死小白兔”(长焦镜头)。其次,她要购买演唱会内场前排的门票,大概率会被黄牛加价。

黄牛在淘宝售卖的张艺兴2019演唱会门票价格

最后,她要跟着爱豆一起做飞机,才能及时又独家的拍到接机送机图,有些“壕”无人性的站姐还会选择爱豆同款头等舱。

这样算下来,跟一场演唱会,站姐们最多要花掉29109-37459元。

这还没有算上一趟下来的吃和住,毕竟有一小部分站姐,还会特意去住爱豆的同款五星酒店……

站姐们无限量无节制的为爱豆花钱,同时也需要收入防止自己倾家荡产。这时,她们在追的爱豆本豆,就成了很好的“开源工具”。

站姐们联系厂家,用自己拍过的影像素材生产各类爱豆周边,吸引屏幕饭和散粉们为爱购买。

而专门为粉丝量身打造的APP——Owhat就成了很好的交易平台。和淘宝、闲鱼一样,站子们可以在Owhat的“商品”板块上架周边礼包,粉丝们自主填写地址拍下物品,流程简单便捷。

IRoy_1108王源个站“初初”周边套装,已售114件

为了引发粉丝的购买欲,站子们卖出的周边也是五花八门。手幅、Photo Book、玩偶已经是日常操作,除此之外,她们还尝试做毛巾、毛毯、帆布包等一系列的日用产品。

这些周边的单个定价通常在40-120元不等。除了单品售卖,大部分站子会选择以礼包或者套装的形式组合发售。

不论定价高低,面对质感堪比官方的周边,粉丝们还是会毫不犹豫地买买买。毕竟在站子这里,不仅能看到新鲜可爱的爱豆影像,还能把有关他们的元素渗透进日常生活中,绝对是一大美事。

终极阶段:事业粉

追活动和买周边已经是粉丝们花费的一个大头了,除此之外,她们还有另一个更庞大的“花销板块”必须解锁,那就是爱豆们的代言事业。

一旦爱豆在娱乐圈打出名气,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商业代言。在《粉丝经济下的用户行为观察报告》(以下简称《粉丝行为报告》)中可以看出,购买明星代言产品的受访者占比81%,消费代言产品已经成为了粉丝们最普遍的追星选择。

小到一袋洗衣粉,一本杂志,大到一件PRADA的新款男装。粉丝们要敏捷捕捉他们在各个领域,不同价位不同品牌的代言官宣消息,然后迅速在网上晒出自己购买1件-100件不等的交易截图,来为爱豆们架势。

蔡徐坤《时尚COSMO》七月刊,粉丝们的大量晒单

如果说上两个阶段是以自我愉悦为主,这一阶段,则对推动爱豆商业价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粉丝经济”时代的到来,想要得到品牌青睐,明星们开始日渐倚重于粉丝的力量。近两年,粉丝们更愿意在个护化妆、食品饮料等生活用品方面为明星们买单,他们的消费转化率也随之上涨。

除去日常用到的快消品,明星们也会尽力争取一些贵价品牌乃至高奢品的代言,用来提高自我身价。

杨幂代言范思哲,吴亦凡代言LV

这个情况下,单凭“为爱发电”已经不太灵光,随着明星们和高奢品牌的合作越来越普遍,对粉丝购买力的考验也越来越大。你还要考虑的问题是,是不是真的有钱去买他代言的LV、CHANEL、GUCCI、PRADA……

在《粉丝行为报告》关于粉丝们月收入的调查中显示,个人月收入过万的人不到30%,25000以上工资的人只有1%。每一个顶级流量的高奢代言,背后可能都是粉丝们勒紧裤腰带砸出来的“带货力”。

品牌看中明星的粉丝号召力,粉丝们当然会尽全力掏腰包去配合。就在蔡徐坤官宣成为PRADA代言人之后,粉丝们的微博晒单也开始铺天盖地 ,以此来向品牌证明:你的选择没有错。

说实话,在为爱豆花钱这件事上,就像个无穷无尽的“黑洞”。你可以站在饭圈门外当个无欲无求的路人粉,一旦开始为爱买单,就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区别了。

不过有句俗语说得好, “有钱难买我乐意”,只要你有独立赚钱的能力,在自己能负担的范围内为他们消费,不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想要提升自家爱豆的价值,粉丝们还得多多赚钱让自己也变得更优秀呀。


小姐姐真坏


导读22岁的马悠喜欢一个国外的男子偶像团体已经有10年了。10年间,她为偶像成立应援站、为活动提供应援物、购买周边产品、出国听演唱会……马悠坦言,自己每年用在追星上面的花费大概在1.5万元左右。这笔钱一部分来自父母的资助,一部分是自己平时“开源节流”攒下来的。

与马悠的状况不同,四川一所高校的大二学生陈星则表示,“把‘爱豆’的微博设为特别关注就是我能做的全部。”“爱豆”由英文单词“idol(偶像)”音译而来,是时下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昵称。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全国1211位大学生中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4%的受访者会掏钱支持自己的偶像;在追星的花销上,59%的受访者表示年均花销为零,500元以下的占32%。

与流行文化相结合,“爱豆”多元化

上海一所高校的大二学生陈莎把女排运动员魏秋月视为头号“爱豆”。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再次夺取金牌,这位从高中就开始接触排球的女生泪流满面。她喜欢赛场上的女排团队,更被魏秋月的传球技术和承受能力所折服。在她印象中,那个高举7号牌子的背影,有过太多伤病的困扰,也给人数不尽的感动和鼓舞。

 “关注女排不用花很多钱。”她说。陈莎去现场看过两次比赛,平时上网关注比赛的直播,不久前买了一本印有中国女排团队照片的2017年台历。接下来女排运动员们会出书,她也打算购买。“从她们身上,学到的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

大三的陈艾从5年前开始喜欢乐队五月天。在她的寝室书柜上摆满了五月天的公仔,墙上贴满主唱的海报,5张专辑整整齐齐地码在雅思考题旁。“双11”几个朋友一块帮忙抢的羽绒服已经陪伴着她度过天津干冷的冬天,那是乐队主唱创办的一个服装品牌。

陈艾把参与某次演唱会的应援看作自己唯一一次的“疯狂”之举。粉丝群中的“大V”负责组织,在微信群或QQ群里进行筹备分工,同时进行线下协作。演唱会倒计时3天时,一张“小贴士”图片在粉丝圈里流传起来:粉丝需购买五月天互动变色荧光棒,在演唱《知足》这首歌时打开手电筒;在唱《如果我们不曾相遇》时,举起“相遇”应援手幅。陈艾负责设计长35厘米、宽15厘米的蓝色应援手幅。当天,她还作为志愿者参与手幅的发放。“在人群中跑来跑去时,真的感觉自己在为这场演唱会做事情。这和在看台单纯当个观众的感觉完全不同。”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者喜欢的明星中,歌手或演员占61%,运动员占8%,其中,来自大陆地区的占57%,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占10%。同时,35%的受访者表示在微博上进行关注,时刻关注明星状态的占36%,有10%的受访者加入粉丝团、应援站等;11%的受访者表示会掏钱买周边产品,6%的受访者参加粉丝自发组织的线上或线下活动。

武汉一所高校的周晓露笑称自己是TFBOYS的“阿姨粉”。她坦承自己两年前还是“跟风嘲讽的那群人”。她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成为他们的粉丝,“王俊凯翻唱的那首《继续-给十五岁的自己》也许是原因之一。”

她也会和其他粉丝一样带话题刷微博,期望“三小只”上热搜,也在3个少年的成长中汲收正能量。周晓露一方面企盼“三小只”快快长大,一方面又希望他们能享受自己还算单纯的世界。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认为,大学校园里的“粉丝经济”依托于影视、音乐、体育等流行文化,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有很大关系,同时,传统的文化工业通过“+互联网”的发展方式,增强了粉丝黏性。“其实,明星只是一个象征符号,之所以会有意义,是因为他们可以引发群体性的认同。”魏鹏举认为,媒介环境虽然有变化,但追星现象的核心仍是群体性的认同和社交需要。

在南开大学心理学教授袁辛看来,追星也是自身与其他人联系的一种方式,通常追星是因为偶像的行为形象、言行等是与粉丝相同或者为粉丝所向往,而追星本身追的是他人的形象、品质等所呈现出来的特质。“如果我们身边的熟人中也有一个这样的人,我们也可能会追星,也有可能会炫耀,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我们对于他所呈现出来的品质的一个肯定。”袁辛说。

理智“追星”与获得感

大四学生张依然是一名11年的“玉米(李宇春粉丝的名称)”。从2005年李宇春参加一档选秀节目开始,她便成为一名忠实的“玉米”。现如今,她也从小学生到了即将大学毕业的年龄。她认为,追星带给她最多的是精神上的正能量。“看见偶像很优秀,自己也会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张依然说,“有一种和自己的偶像陪伴彼此成长的感觉。”

张依然加入了一个粉丝原创宣传组织,她负责编辑电子杂志,平时发布偶像娱乐生活新闻。正是因为这个经历,她获得了一家杂志社的实习机会。有时,因为实习机会见到自己的偶像,拿到一些内部杂志或者周边产品,她会非常开心。

看着自己喜爱的歌手不局限于音乐领域,而是有了多方面更好的发展,她都愿意积极地支持。张依然觉得为音乐付费是件正常的事,“支持自己喜欢的音乐人和正版音乐,也是对版权保护的一种支持。”她把对偶像的喜爱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是高压生活下的放松,她认为粉丝就是粉丝,追星应该理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王艺霖坦然,自己很喜欢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她喜欢偶像绝不服输的性格,在球队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和用进球扼止质疑的表现。几年下来,她积攒了一些T恤、球衣、球鞋,算是追星的全部开销。今年2月,她去美国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看了一场科比的比赛,圆了自己一个梦想。“等我日后毕业了工作稳定后,恐怕再无这样一个精神信仰,能让我去追逐我的梦。”王艺霖说。

马悠觉得追星这件事带给她的益处远远大于弊处,提高了她的人际交往能力、自由行能力、语言能力,以及让她练就了拍图、修图、做公告、写稿等一身的技能。当时为了能听懂“爱豆”的采访,她学习了一门外语,现在能够在国外与人进行基本交流。

“每个人获取快乐的方式不一样。因为喜欢这样一个明星而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是最大的收获。有时甚至觉得认识这些朋友比见‘爱豆’还重要。”马悠说。

袁辛认为,优质的偶像会为粉丝指引前进的方向,提供榜样参照。大多数偶像在社会中会为粉丝提供正向的力量,而偶像群体的存在对社会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很多大学生是在崇拜偶像的过程中完成了人生的自我塑造,而且粉丝会因为偶像结识更多生活中的人,偶像确实在人生的特定阶段能引领粉丝塑造一个更好的社会形象。“在生活中可能我们很努力却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而偶像满足了粉丝对于自己理想状态的期待。”袁辛说。

“粉丝经济”在校园难具普遍性

关于“追星”的花费问题,张依然介绍,在“爱豆”出专辑和巡演的年份花费会多一些,一年大概花费3000~4000元。这个额度在她本人和家庭的承受范围之内。

“以前每年爸妈会资助我一场演唱会的门票,但实习之后,所有追星的花费就是自己出了。”她表示追星的花费主要就是演唱会、专辑或者路费,偶尔买一些官方出的明星周边产品。

马悠提到,现在有很多旅行社推出了追星旅行团,可以报团到国外看演唱会,追星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但她认为所有的花费都应该建立在自己的经济基础上,“饿着肚子追星就太不负责任了。”

陈艾不觉得自己是个花了很多钱的疯狂粉丝。“我没有买什么大件的东西,有人可是有好几把五月天团长‘怪兽’的签名琴呢。”在一家电商网站的面上,单把“怪兽”签名琴的售价超过4万元。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结果显示,在追星的花销上,59%的受访者表示年均花销为零,500元以下的占32%,500~1000元的占5%,5000元以上的不足1%。

在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主任陈鹏看来,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开支相对理智,所以大学生是对产品价格敏感性很强的群体,理性化程度相对较高。虽然会花时间,但涉及金钱,他们会有自己的一个考量。明星应该对粉丝消费进行理性引导,粉丝也应当学会对偶像产品的鉴别,各个媒介渠道应该正确地宣传粉丝产品,不应该过分地抬高粉丝经济的地位,对于打着粉丝旗号无价值或价值量不高的产品应该进行限制。

“明星可以煽动粉丝过度消费,但这是对未来购买力的透支,对整个经济可能还有一定的伤害,甚至会产生负效应,”陈鹏说。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曹国东认为,现在大学生获取知识比较多元丰富,情感输出渠道比较多,粉丝消费只是其中的一个点,大学生更趋问于偶像能带来指引,单纯的粉丝消费对大学生而言吸引力不大。


南瓜剪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自己喜欢的明星,自己追逐的梦,要是花钱为自己的爱豆打赏,我觉得没有必要,点个赞就可以了!除非你不差钱

有钱你还不如多多关心把你养大的父母亲,好好照顾你的妻儿,关爱弟弟妹妹!这些都是你的亲人,花多少钱我都支持!


许仙说


量力而行。以前没追过星,喜欢某个明星或是演员也止于欣赏他们的作品,从来没因此去专门买过他们代言的商品。现在不一样,会买自己偶像代言的各种东西,反正都用得上,他代言的都是很合用的,我喜欢朱一龙。


锦官城之前


看自己能力吧,如果都是日常所需,反正本来都要买的……


伴花集


这个还是要看自己的能力和爱的程度,不能盲目,要量力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