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独立:古人的女神标准

《北方有佳人》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绝世独立:古人的女神标准


这是西汉李延年的一首作品,李延年能歌舞、擅音律,深得汉武帝的赏识。据说他有一位倾国倾城的妹妹,为给妹妹谋个好前程,他创作了此歌,故意在汉武帝面前演唱。江山美人,汉武岂能放过,连忙追问:“真有这样的女子?”,李家妹妹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历史上的李夫人。


诗中的佳人倾国倾城,却截然不同于尘世的庸脂俗粉,她“绝世而独立”,和这城、这国若即若离,似近还远,正是这样,也惟其如此才令人“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才更加迷人而又撩人,才显得“佳人难再得”。


绝世独立,也就成了古人心中女神的标配。


《诗经》中这样例子数不胜数。开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可遇而不可求。《蒹葭》篇则反复咏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温柔如水,流于无形。《野有蔓草》篇则“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也是美丽的童话城堡,不见半分的尘世烟火。


这样的诗歌在《诗经》中还有很多很多。


唐代杜甫曾有一首《佳人》诗: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绝世独立:古人的女神标准


显然,杜甫的这首诗也承袭了《离骚》的“香草美人”的传统,“佳人”当有所指申,我们且抛开不论,单将其当作一首纯粹的美人诗来欣赏。诗中的佳人遭遇了家道中落和婚姻不幸,沧海桑田,就在我们满以为主人公会满目枯槁、形容憔悴、红尘看透时,作者却突然写道“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依然是绝世独立,依然是“在山泉水清”,依然是“佳人难再得”。


辛弃疾有一首词《青玉案》,写的极妙: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绝世独立:古人的女神标准


一面是“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美女如云,百花齐聚,作者却觉索然无味,犹自默默寻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才是绝世独立,这才是心仪的目标,这才是心中的女神。


历经千年的沉淀,绝世独立,也就成了一道审美范式和文化烙印,深深地隐藏于中国人的潜意识当中。


所以,徐志摩《再别康桥》时“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悄悄的来,悄悄的走,沉默,只为不打扰“夕阳中的新娘”,只为不打扰“今晚的康桥”。


所以,朱湘《采莲曲》中采莲女歌声的“时静,时闻,虚空里袅着歌音”,隐隐约约,似有似无,划过心间,视之却又苍茫玄远。


所以,戴望舒《雨巷》中的姑娘才会“静默地远了,远了”“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这不正是李延年《佳人》中的形象吗?这不正是“日暮倚修竹”的哀婉吗?这不正是“灯火阑珊处”的彷徨吗?


绝世独立,平和静穆,中国人的一道审美范式和潜意识深处的集体无意识,真正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回过头去看徐志摩、戴望舒的诗歌,心中也就了然很多。 晴耕雨读,茶歇小栈,读书闲聊,敬请关注!

绝世独立:古人的女神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