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寫作高手的距離,只差薄薄的一張清單!

剛開始接觸寫作的時候總是滿懷豪情壯志,我要寫出閱讀量超過1000+的文章,我要寫出點贊量超過2000+的知乎問答,我要寫出打賞超過500的優質推文。但結果卻是你的文章閱讀量往往才不過個位數,知乎問答的點贊量也突破不了不過百的魔咒,打賞更是無從談起,微信官方甚至都不給我們賺錢的機會。此時,我們只能仰天長嘆,我的寫作之路為何如此坎坷?

但是為什麼有人能寫出10W+的爆文,而你寫的文字沒人看沒人打賞?

看完秋葉大叔的《寫作7堂課》後,我好像突然就頓悟了,有種”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相見恨晚。


秋葉大叔只是個普通的摳腳大叔嗎?

結論當然不是啦!秋葉大叔是個非常文質彬彬,但講起故事和乾貨來激情滿滿的大叔。

秋葉大叔擁有多重身份,他既是武漢工程大學副教授,又是書籍創作者,還是創業者,優秀的新媒體人,在線教育的引領者,短視頻中的主播,妥妥的”知識網紅“,講得了段子,賣的了萌,還能順帶給你思想上的啟迪與技能上的拔高,對新媒體行業風口的嗅覺十分靈敏,剛做微信視頻號播放量就10W+,你說這人神不神奇?

我最佩服大叔的一點是他已經持續寫作20年了,能堅持每天高質量的日更文章,並且辦了一期又一期線上的寫作特訓營,好評率和復購率都非常的高!而這本

《寫作7堂課》的內容和理念也源自他們家的寫作特訓營,原價1599元的訓練營內容,現在只要一頓飯錢就可以獲取,想想也是十分的激動。懷揣著滿心的期待讀完這本書後,發現這本書真的是個寶藏,與其說它是一本教寫作的書,不如說它是在培養我們一系列好的職業習慣和思維習慣。


你和寫作高手的距離,只差薄薄的一張清單!


大叔曾反覆強調一句話:讓我受益更多的不是寫作技能本身,而是我通過寫作培養出來的職業習慣。這些習慣被我舉一反三,用到不同的工作領域,創造了更大的價值。

所以秋葉大叔把寫作總結概括成七堂課:框架式寫作/複利式寫作/碎片化寫作/聯機式寫作/結構化寫作/清單式寫作和覆盤式寫作。

原來我一度因為寫的文章閱讀量低而喪失寫作的興趣和熱情,讀完秋葉大叔這本書當中的清單式寫作這個章節後,我才發現我們和寫作高手之間的距離,只差薄薄的一張清單!


什麼是清單?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在用清單,可能我們自己沒有發覺,並且把它標準化,持續改良,變成更優秀的執行清單。

比如我們出去旅遊的時候,總是會在腦子構思哪些必須帶,哪些可帶可不帶。像證件類/衣物類/化妝品類,分門別類的列好,一一清點收納,這也是清單。

比如我們離職做工作交接的時候,HR通常會給我們一張離職交接表,完成一項,便請相關交接人籤個字,一切安排妥當方可離職,其實這也是清單。

比如我們寫畢業論文時,導師提出來的各項要求/標準文檔格式等融合在一起就變成了論文自檢清單,方便我們寫出符合要求的作品來,而不是我們隨心所欲,導致不合格反覆修改。

但是我們很多人只是腦子裡有這個印象,沒有隨時去更新優化我們的清單,總是以前犯的錯,現在繼續犯,沒有意識到清單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積累清單?

秋葉大叔在《寫作7堂課》這本書中說:

你做過的所有事情都是經歷;

把你做的事情完整寫下了,叫經驗;

把經驗變成清單,別人也能照做,這才叫積累;

一個人積累多了,不是他厲害,而是他不犯低級錯誤;

所謂積累多,就是不犯低級錯誤,高級的繼續犯,犯完請變成清單。


(一)清單讓流程標準化,把“我知道”變成“我行動”

去年暑假通過朋友的推薦獲得了一份很好的地產策劃助理實習工作,經理手把手耐心的教我,慢慢地我的效率跟上去了,對工作流程等內容也熟悉了,但由於我個人原因實習期提前結束,但還沒有找到人來接替我的工作,我當時心裡挺過意不去的,經理花了那麼多時間把我教會,我卻突然離職了,來了個新人又要從頭開始教,確實挺浪費公司資源的。於是我把我入職以來經手過的工作一一列舉,按照日常工作/週日定時必做工作分別列舉,具體要做什麼?第一步幹嘛,第二步幹嘛,需要注意的事項,事無鉅細,希望新人拿來就可以用,變成一個檢查清單。工作的紙質資料按照類別放在對應的文件夾中並在腰封上備註名稱。電腦中的文件也分門別類的整理好,重命名,放在指定的文件夾,並在電腦桌面寫了一個小便籤,告知哪些資料具體在哪。工作流程打印出來夾在辦公桌的擋板上,一眼便可以看見。好像這樣做了,便可以讓我心裡覺得好過些。

秋葉大叔說:清單的價值在於能夠把”我們知道的”變成”別人能夠按照我們知道的去行動”。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僅僅只知道把要做的事情在便籤寫明,貼在辦公桌上,按照流程來做。若是遇見了難題,問經理便是了,解決了便在腦子裡記著。但是這樣的壞處便是我不能把“我知道的東西”變成“別人能夠按照我們知道的去行動”。

所以把工作事項/注意事項一一列舉出來,並在事情做完後對照進行檢查,可以讓工作少些失誤,而我的初衷也是能給新人帶來些許方便就好。

雖說列清單是給予別人方便,但是給我自身帶來的改變也是巨大的。

列清單的過程中會讓自己的思路異常清晰,總結自己一路上的得失,吸取經驗,越來越好。以後不管接手什麼工作,都會把失誤變成財富,慢慢的減少自己所犯的低級錯誤,工作效率也會極大的提高,因為懂得反思,懂得總結經驗,懂得把錯誤變成清單,指導下一次做的更快更好,本就是件難能可貴的事情。


你和寫作高手的距離,只差薄薄的一張清單!


你和寫作高手的距離,只差薄薄的一張清單!

(二)清單迭代升級,是工作水平的升級

2018年我剛入職一家文化旅遊公司做微信公眾號運營,就因為把“文化旅遊”寫成了“旅遊文化”,而被大領導嚴厲批評,在辦公室罵我沒文化,應該多讀一點書。當時真的無地自容,剛入職就犯了這麼嚴重的低級錯誤,內心極其悔恨。我每次寫的微信宣傳稿子都需要給經理審核通過才可以推送,有時候一篇稿子需要反反覆覆改上數十遍。經理就像個檢查官,檢查文章有沒有錯別字,排版對不對,表情包合不合理,語句有沒有語病或者錯誤,標題是否足夠吸引人,有一個細節不合格,我就不能發出來。

而我那時候不知道清單思維,只是把經驗存在於自己的腦海裡,想到要檢查什麼就檢查什麼,可能最後文章都已經推送了,閱讀量卻不高,有些時候還是會出一點小差錯。

如果我當時懂得清單思維,就可以把檢查項一一列舉出來,按照清單檢查後再推送,在文章本身質量一定的情況下,閱讀量和打開率一定會有所提升。

以下這張圖片就是秋葉大叔在書中給我們提供的文章推送內部檢查清單的參考。

原來我們和寫作大神的距離在這裡,真的只差一張薄薄的清單!如果我們每次寫的文都能按照此清單逐項檢查/逐項修改,文章質量提高的一定不止一個檔次!


你和寫作高手的距離,只差薄薄的一張清單!

當我們把好的清單拿來用的時候,並不是說完全照抄,可以根據自身公眾號的定位和文章類型做相應的修改,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雖然我現在換了工作,但還是在幫學校運營微信公眾號,公眾號推送文章的目的單純就只是變成了活動播報。

所以我把檢查清單做了如下的修改,使其更適用於我的工作。


你和寫作高手的距離,只差薄薄的一張清單!

這個清單一開始可以是不完善的,和寫作一樣,先完成,再完美。隨著經驗的不斷上漲,清單也要對應隨時調整。因為不斷地完善這個清單,就等於不斷完善我們的工作水平。清單不是越細越好,是夠用就好。

秋葉大叔說:沒有這些清單的迭代升級,我們的工作就很容易變成原地的重複畫圓。你會發現你不斷的在長胖,就是沒有長高。


你和寫作高手的距離,只差薄薄的一張清單!


寫在最後:

秋葉大叔的這本《寫作7堂課》其實是一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書籍,這本書教給我們的不只是寫作套路,更是高效寫作的七種良好習慣。框架式寫作/複利式寫作/碎片化寫作/聯機式寫作/結構化寫作/清單式寫作和覆盤式寫作,這七種寫作能力對應七種工作習慣,而最能發揮自己寫作價值的平臺其實就是自己的工作崗位,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比一般人優秀,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如果你對寫作有些許興趣卻不知從何下手,不如來看看這本書吧,讓寫作成為你的職業能力,而不是隻關注它能否成為所謂的賺錢手段,把寫作技能內化成自身的能力,才能用寫作給自己才能打開人生的各種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