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生用錯3人,個個把他氣到“吐血”,馬謖其實並非最坑

​諸葛亮,字孔明,外號臥龍。他是三國時代的奇才,同時也是劉備開創蜀漢政權的最大貴人。歷史上的他以“鞠躬盡瘁”而聞名,在《三國演義》裡更是成了“神算子”似的神人。

羅貫中先生妙筆生花,直接為大家描繪出了一個智慧的象徵——諸葛亮。

諸葛亮一生用錯3人,個個把他氣到“吐血”,馬謖其實並非最坑

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除了不能拿著青龍偃月刀衝鋒陷陣以外,似乎就沒有缺點了。

這位臥龍先生27歲就看出了“未來天下會三分”的局勢,同時出道後瞬間就幫助劉備“逆天改命”。小心謹慎、大公無私、智謀過人等等,都是諸葛亮的特點。

然而,孔明再怎麼聰明也不是神仙,他也有犯錯的時候。比如這位臥龍先生曾經用錯3個人,而這些人簡直能把他氣到“吐血”。

諸葛亮一生用錯3人,個個把他氣到“吐血”,馬謖其實並非最坑

馬謖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位坑貨了。諸葛亮重用了馬謖以後,把蜀國第一次的北伐大業給坑慘了。

當時,孔明佔領了天水、南安等地,伐魏形勢一片大好。誰知就在這時,司馬懿“重出江湖”,並親領大軍前來迎戰蜀兵。

街亭是當時的咽喉要地,哪個佔領了此地,就可以贏得戰爭的勝利。諸葛亮算定司馬懿必來奪取街亭,於是就派馬謖前去鎮守。

這馬謖是個類似戰國“名將”趙括的“理論軍事家”。平時他耍起“嘴功”來頭頭是道,但一到實戰就瞬間傻眼了。這位仁兄放棄要道不守,竟然把兵全部擺在山上。最後,蜀兵水道被魏軍佔據,全體不戰自亂,幾乎覆沒。

諸葛亮一生用錯3人,個個把他氣到“吐血”,馬謖其實並非最坑

馬謖丟掉了街亭,坑死了蜀軍的同時,也把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好棋徹底坑廢。

猛將關羽其實也把諸葛亮坑得夠慘。客觀來說,關羽在坑諸葛亮的同時,幾乎讓蜀國的地盤丟了一半。

關二爺與劉備情同手足,同時武藝超群,又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諸葛亮在入西川時才把關羽留下來守荊州。

三國時期,荊州9郡42州縣的地域可以和西川54州縣相媲美,換句話說,荊州和後來蜀國的全部面積差不多。佔據荊州、益州的蜀國,國土面積相當可觀,但關羽丟掉的荊州相當於丟了半個蜀國的地盤。

諸葛亮一生用錯3人,個個把他氣到“吐血”,馬謖其實並非最坑

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還特意叮囑他要和孫權搞好關係,不要與曹、孫兩線作戰。可關二爺把臥龍的肺腑之言當成了耳邊風,最終落了個兵敗自殺的結局。

荊州的失去,是蜀漢政權走向衰落的前奏曲。

諸葛亮除錯用馬謖、關羽之外,還錯用了楊儀。楊儀與馬、關相比,也是位坑死人不償命的主。

楊儀本來只是一介長史,仗著有幾分才華就和大將魏延鬧彆扭。若比較這兩人對於蜀國的貢獻,兩人是天壤之別。楊、魏兩人互相不和一直是困擾諸葛亮多年的難題。

諸葛亮一生用錯3人,個個把他氣到“吐血”,馬謖其實並非最坑

考慮到蜀國人才凋零,諸葛亮本著愛惜人才的原則,沒有處罰這兩人,但他卻似乎有些偏愛楊儀。

孔明死後,楊儀和魏延的矛盾開始爆發,結果前者派出了馬岱直接把魏延給殺了。

按照《三國志》記載,魏延並沒有反蜀國,他只是往漢中逃跑,估計是想回成都向後主申冤。但楊儀卻沒有給魏延投訴的機會,他派馬岱領兵數千追殺了魏延。此外,楊長史還屠了魏延的滿門老小。

楊儀的做法可謂心狠手辣,諸葛亮真的用錯了他。假如魏延不死,以後姜維的北伐就多了位得力助手。甚至有成就大業,一統天下的機會。

因此在筆者看來,馬謖其實並非最坑,楊儀比他有過之而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