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對點、一站式”包車直達輸送 十堰27.85萬人返崗復工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圖/記者 吳忠斌 通訊員 王坤 彭俊 報道:每個打工者背後,都是一家人的生計和希望。為了幫助我市外出務工人員出省返崗復工,我市人社部門定製“點對點、一站式”包車直達輸送服務,為轄區急需外出返崗復工的勞動力解決了出行難題。據瞭解,截至3月24日,我市已實現返崗復工27.85萬人。其中,人社部門組織的點對點包車輸送返崗農民工3.5萬人。

“點對點、一站式”包車直達輸送 十堰27.85萬人返崗復工

復工人員感嘆:“頭一次坐著專車去打工”

3月20日上午,20輛大巴車從竹山客運站出發,將通過“點對點”“一站式”服務方式,把竹山縣487名外出復工人員送到各自工作崗位。

在歡送現場,20輛愛心大巴一字排開,車站工作人員對大巴進行嚴格消殺,並組織返崗人員有序上車。

來自麻家渡鎮的楊順這兩年一直在雲南西雙版納務工,今年受疫情影響,比往年晚走了2個多月。當天,他坐上愛心大巴即將奔赴工作崗位,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待在家兩個月了沒出去掙錢,今天終於可以返崗了,我太開心了!”楊順興奮地說。

來自貴州的龍媚年前來雙臺鄉探親,因疫情影響,無法返鄉或返崗。終於可以回到杭州上班的她,內心十分激動。“能出門了,還能坐上愛心大巴,讓我太意外太驚喜了,心裡挺激動的。”龍媚說,“在外務工多年,坐著‘專車’去打工,這還是第一次。”

竹山縣此次“點對點”“一站式”集中護送的487名返崗務工人員,來自全縣17個鄉鎮,將前往上海、寧波、杭州等地復工。據瞭解,截至目前竹山縣已“點對點”“一站式”集中輸送返崗復工人員5批次2000餘人,全縣已有7000多人外出復工。

“熱烈歡送鄖陽籍農民工赴杭州務工。” 3月20日8時許,在鄖陽區汽車客運站,來自各鄉鎮的132名務工人員,乘坐6臺“點對點”專車出發,赴浙江省杭州市返崗務工。21日凌晨2時30分許,在鄖陽區人社、公安、交通、衛生防疫等9名專班人員護送下,他們安全抵達杭州市公交北站,乘坐當地組織的出租車,有序返回各自居住的小區或工作單位。

“健康碼,湖北和浙江互認,我們回來很順利很方便。”馬偉和任永霞是一對夫妻,他們在杭州京東物流一家子公司工作。他們從鄖陽區出發一路順利回到蕭山區城廂街太平路小區,小區工作人員查驗綠碼、測體溫,當時還為他們辦了臨時出門證。“我們明天就可以上班。在浙江,只要有健康綠碼,一切都很方便。”馬偉說。

“經過前期的積極銜接,杭州的就業部門、運管部門等,都做了周到細緻的安排,組織了幾十臺出租車連夜等候,132名務工人員當天凌晨都安全返回家中或工作單位。”帶隊護送返杭務工人員的鄖陽區勞動就業管理局局長張合江說。

3月22日上午8時,亨運集團2輛“十堰張灣——深圳直通車”從張灣青年廣場緩緩駛出,標誌張灣區首批農民工“點對點”一站式包車行動正式啟動。張灣區35名外出務工人員在工作人員仔細檢查返崗證明、健康綠碼、身份證信息並測量體溫後,上車前往深圳復工。

張灣區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他們正在對全區外出務工到深圳、東莞、廣州方向的務工人員進行登記彙總,核實信息上報,通過鐵路輸送到復工目的地,以解決大批勞動力外出返崗復工的需求。後續張灣區將開通全國各地(北京除外)的“點對點”直通車,輸送轄區內赴外地的返崗復工人員。

多措並舉精準對接 我市實現返崗復工27.85萬人

據市勞動就業管理局負責人介紹,據統計,2019年全市農村勞動力在外務工61.7萬人,春節前全市返鄉人員41.4萬人,近期有返崗意願人員38.18萬人。截至3月24日,已實現返崗復工27.85萬人,其中,人社部門組織的點對點包車輸送返崗農民工3.5萬人。

記者瞭解到,為了幫助我市外出務工人員返崗復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先後兩次召開專題會議對農民工返崗復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出臺了《十堰市農民工返崗復工工作指導意見》,成立了人社、經信、衛健、交通運輸、鐵路、民航、公安、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外出農民工返崗復工領導小組,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形成工作合力。

市、縣人社部門通過人社部“點對點”用工服務平臺,逐步摸清外出務工人員務工地、務工單位等相關基本信息,掌握本地農民工返崗及就業願望。各縣(市、區)人社部門主動加強與協作地人社部門溝通聯繫,收集復工復產信息,加強勞務協作組織化程度,積極擴大協作範圍。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根據實際情況開展“點對點、一站式”輸送返崗復工。對市外返崗農民工,市人社部門與農民工輸入地人社部門對接,根據企業復工和員工返崗需求,強化精準對接,對農民工健康狀況進行認定後,聯繫交通運輸部門專車專線運送,實現了“家門直達廠門”。市轄區內的農民工返崗,由縣(市、區)人社部門之間對接,實行“專人管理、專車接送”,“點對點”從現居住地精準流向用工單位。截至3月24日,全市人社部門通過“點對點、一站式”方式集中輸送外出務工人員3.5萬人,其中縣內輸送18777人,縣外市內輸送5874人,市外省內輸送402人,省外輸送9918人。

“除了幫助我市外出務工人員出省返崗復工,我市還引導務工人員就近就地就業。”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是紮實開展網上“春風行動”招聘活動,幫助有意願留在本地就業的農民工足不出戶實現就業。截至目前,我市通過線上招聘共錄用農民工10132人。二是通過重點工程項目和扶貧車間,引導農民工家門口就業。深入挖掘重點工程、項目用工潛力,採取以工代賑的方式為未找到合適工作崗位的農民工量身定製就業崗位。落實以工代訓職業補貼,引導農民工到扶貧車間就業。目前,我市重大項目和扶貧車間共吸納就業4.15萬人。三是鼓勵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積極引導有創業意願的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優先辦理創業擔保貸款、一次性創業補貼等政策。目前,全市共扶持返鄉農民工創業279人。四是開發防疫志願者崗位和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目前,全市通過防疫志願者和公益性崗位安置1608人就業。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認真落實返崗復工一批、勞務協作輸出一批、線上招聘錄用一批、動員投身農業解決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及扶貧車間吸納一批、扶持創業帶動一批、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七個一批”措施,多措並舉做好穩就業工作。繼續加大“點對點”輸出工作對接力度,確保農民工返崗復工有序順暢,真正實現“出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加大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資金返還力度,迅速啟動第二批援企穩崗企業名單審核、資金撥付工作。完善公益性崗位倍增計劃,聯合農業農村、園林綠化、民政等部門迅速開發、公佈一批保潔、保安、綠化、安幼養老等公益性崗位,採取政策託底措施,保障困難群體兜底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