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哲学的角度来看的话,圆周率最后一位代表着什么?

戀丄緦淰


这个问题难住了我这个人世间一个迷途小书童,本着任何事情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决心,咱是有突破口就找突破口,没有突破口就硬推理,硬推理不行就绕道走的毅力,我的哲学角度如下:

首先圆周率是没法除尽的,因此最后一个数字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因为不知道,因此我们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就贴合了道家的无极那种境界,如果这个格调不够,咱们反过来说:

圆周率的最后一位数字是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世界万物由此开始,这个数字代表了宇宙起源的奇异点。

道友,满意否?





石头1974


哲学圆周率末位8的科学原理

▲图:科学家定义π为单位圆周长比直径,对应角度数为π/2即180度。

圆周率Pi(π)与角度值对应关系是π约等于180°, 90°约等于π/2,π/4约等于45°,π/6约等于30°……显然地,圆周率Pi圆周长与直径的比,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π也等于圆面积与其半径的平方比

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平面几何、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等的关键值。 在科学分析学里,π被严格定义为满足sin x = 0的最小正实数x,这定义很完美吧。

▲图:π的倒数式推导

国际惯例用希腊字母π音pài表示圆周率,它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5358……8,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它是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这个缩小值代表圆周率进行近似计算。用11位小数3.14159265358便足以应付一般需求的计算。即使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进行较精密的计算,也只需取值到小数点后数百位。

1965年,英国数学家约翰·沃利斯John Wallis出版了一本数学专著,它推导出一个公式,发现圆周率等于无穷个分数相乘的积。2015年,罗切斯特大学科学家们在氢原子能级量子力学计算中发现圆周率的相同公式。2019年3月14日,谷歌宣布圆周率已到31.4万亿位小数

▲图:数学界最难猜想即圆周率末位8推导图。

无限循环的,都没有最后一位。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继续算下去一定会分叉,大致整齐错落,呈十区间分布,规律类似费氏数列阵图系谱,略有暗合宇称天道之意。在分叉前,最后那个数字是数字一定是8,不信的条友,可自己用量子计算机长年累月坚持算下来试试看对不对,或算百年才会终结于率8末位

目前人类,甚至万年后的人类,不能理解无限的意思的概率也是比较大的,而π则恰好是人类已知常数中最普遍最出名的,无限的个案。

▲图:圆周率以费氏数列排列阵图十区间大致整齐宇称式分布

圆周率一旦算尽,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或陷入绝对困境,即从个别无限变为绝对有限,生死或变得清晰,人人可以看见并准确表达。地球资源变得清晰可计,越来越稀薄,最终清零,这种困地绝境,不只是一粒反物质弹或高能激光射杀掉地球能带来的痛苦绝望。

第一宇宙是无限大的,科学看来,显然是扭曲的。这代表着是什么?代表着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之间,分别还有更为科学合理的整数存在,这些存在,就是飞出太阳系,漫步银河系,征服宇宙的终南捷径,遂穿通道。或者时空隧道?只是以目前人类智慧,恐怕谁也无法抵达?这就算是哲学的圆周率末位8的科学原理吧。


附录:圆周率进度表

约公元前1900年至1600年,一块古巴比伦石匾清楚地记载了圆周率 = 3.125.同一时期的古埃及文物,莱因德数学纸草书表明圆周率≈3.1605.

公元前800至600年,成文的古印度宗教巨著《百道梵书》显示了圆周率≈3.139.

公元前287–212年,古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计算圆周率≈3.141851.

约公元前2世纪,中国古算书《周髀算经》的中有“径一而周三”的记载,意即圆周率=3.

汉朝时,张衡得出圆周率≈3.162.

公元263年,中国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3.1416.

公元480年左右,数学家祖冲之得出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3.1415927.

约在公元530年,印度数学大师阿耶波多算出圆周率等于10的算术平方根。

15世纪初,阿拉伯数学家卡西在求得圆周率17位精确小数值,打破祖冲之保持近千年的纪录。

1596年,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范·科伊伦将π值算到20位小数值,后投入毕生精力,于1610年算到小数后35位数。

1706年,英国数学家梅钦计算π值突破100位小数大关。

1789年,斯洛文尼亚数学家得出π的小数点后首140位,其中只有137位是正确的。

1948年,英国的弗格森和美国的伦奇共同发表了π的808位小数值,成为人工计算圆周率值的最高纪录。

后来的人类,用计算机开始计算圆周率。今天人类,已可用量子计算机计算出百万亿位数的圆周率了,但是圆周率依然没算尽。

圆周率如果可以编码为字母,它一定是蕴含着世间所有因果的电子讯号代码,(包含着0~9这十个数字之间的无限整数的宇称)圆即万物。到那时,数学早已被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们重新更接近宇宙本质地精准界定了。显然就无所谓有理数、无理数或循环不循环数等等,这类相对低级的数学概念了。


永生寿


变数


子仲瓦庙


我们从小学时便已熟知圆周率π,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什么叫做无限小数呢?也就是它的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是无穷无尽的,永远没有尽头。那么问这样的一个问题:π有最后一位小数吗?就会让人觉得很奇怪:既然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又怎么会有最后一位小数?其实这个问题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数学家们总是喜欢穷根究底的,例如,在很早以前,如果有人问:全体自然数与全体实数哪个多?就会让人觉得很奇怪,二者都是无穷多的,怎么能比较多少呢?但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偏偏就爱钻牛角尖,用对角线方法证明全体实数大于全体自然数,从而开创出近代最伟大的数学工具集合论。甚至也可以说,数学中许多的原理,定理都是钻牛角尖钻出来的。所以对于这个问题:π有最后一位小数吗?非常值得钻一钻牛角尖,或许就会有惊人的发现。在数学分析中,所有的实数都可以写成无限小数的形式,例如,整数5可以写成5.0000……(无穷多个0),而且在数学分析中,给出了一种无限小数的构造方法,可以称之为“无限十分法”,下面以圆周率π来说明小数点后面的这无穷多个小数都是如何用这种“无限十分法”来确定的:首先在直线上选定一点,记为0,称它为原点,在原点右方的直线上取定一点记为1,把0到1的距离定为单位长度,按单位长度将直线做n等分,这样,直线上的每一个n等分点都对应一个整数,0点左边对应的是全体负整数,0点右边对应的是全体正整数。因为π=3.1415926……,可以确定,π必在闭区间[3,4]之间,这样,就确定了π的整数位为3,那么,如何确定整数位后的第一位小数呢?这样做:将闭区间[3,4]十等分,则π必在[3.1,3.2]之间,由此确定π的第一位小数为1。接下来,将闭区间[3.1,3.2]十等分,则π必在[3.14,3.15]之间,由此确定π的第二位小数为4……用这种方法将区间无限的十等分,则依次确定π的第三,第四,第五……后面所有的小数。现在的问题是:按这种无限十等分的方法,能将π的所有小数位一个不漏的全部列举出来吗?从上述的构造方法中,实际上是构造出来了一个无穷的闭区间套{[a(n),b(n)]}n=1,2,3……并且后一个区间为前一个区间的子区间,随着将区间无限十等分,使得接下来构造出来的子区间的长度越来越小,无限的趋近于0,根据闭区间套定理,当n→∞,闭区间序列的左右端点收敛于唯一的一个实数即实数π上,此时闭区间的长度最终为0。上述推导过程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当用“无限十分法”将区间无限收缩并最终缩短为0时,便已经将π的所有小数位一个不漏的全部确定完成,其中,当区间长度为0时,便也确定了π的最后一位小数。也许很多人会对上述观点不认同,那么可以思考一下:假设π不存在最后一位小数,便可以将区间继续的十等分下去以继续确定之后的各个小数位,但因为区间的长度已经为0不能再继续十等分下去了,说明π必定存在最后一位小数。虽然我们仍然不知道π的最后一位小数究竟是多少,但从逻辑上来说,我们只需要知道π确实存在最后一位小数就已经足够了。接下来的事情是:如果π存在最后一位小数,会有什么情况发生?这个问题笔者没有去做深入思索,仅从互联网上搜索到一些答案,结果是非常让人震惊的,这里仅摘抄出一部分以供参考:(1):如果圆周率算尽了,那么首先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从个别的无限变为绝对的有限。(2):如果真的π是个有限数字,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现在的所有科学理论都将被推翻。(3):首先π是高数的基石,如果被算尽了,只能说明如今的数学理论错了,而化学物理与之相关的也纷纷被淘汰,到那时候或许有新的数学体系诞生。(4)所谓的无限也不存在了,如果π突然有了最后一位,多少大数学家都得从坟墓里蹦起来……好了,这些就已经足够了,如果π真的存在最后一位小数,后果真的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足以震动天下,我们肯定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严峻的后果,那么,我们宁愿接受这样的一个结果:圆周率π不存在最后一位小数。但是,但是让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们本以为承认π不存在最后一位小数就可以风平浪静,天下太平了,但没想到承认这一结论的后果居然一样是天塌地陷,让人始料不及的,因为,如果π不存在最后一位小数,在用无限十等分的方法确定π的小数位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便永远不能停止,便可以永远的对闭区间的子区间做无限十等分,也即闭区间的长度永远都会大于0而不能等于0,则闭区间列的左右端点不能收敛到唯一的一个实数π上,这说明数学分析中的闭区间套定理是错误的。而闭区间套定理是数学分析中的基础性定理,它涉及到实数的连续性,如果它是错误的,则证明实数连续性的其他6条定理(单调有界定理,有限覆盖定理,确界原理等)也全都是错误的,则由数学分析为支柱所构建起来的数学大厦也会轰然倒塌。所以,最后的结论是:π存在最后一位小数,数学大厦倒塌;π不存在最后一位小数,数学大厦仍然倒塌。


刘敦杰


圆周率是一个无理数,

它是一个不讲道理的数字,

也就是既没有规律也没有终结,

没完没了。

哲学中的最重要的两个理论

就是可认知论和不可认知论,

可认知论认为,

世界没有不可认知的事物,

只有还未认知的事物。

而不可认知论认为,

世界是不可以完全认识的。

无理数就是

两个理论都在使用的证据。

不可认知论认为,

世界不可认知,

就像无理数,

无法找到尽头。

而可认知论认为,

我们已经意识到无理数的存在

就是证明世界是可认知的。

如果无理数被算到尽头,

那么证明世界是可被认知的,

但是又会颠覆现有的数学理论,

从一个方面也证实

世界是不可被认知的。



钟灵毓秀业有成


约为


易夫风水


代表着宇宙的边际。


桃核77


因为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圆周率最后一位代表着宇宙无极,大象无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