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形而上学,它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娄本帅


形而上學有兩個不同意義的概念。一是原始的哲學,即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形而下就是物理學。黑格爾創立辯證邏輯之後,相應地把對立的邏輯稱為形而上學。也就是說,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從上下文分辨,哲學範疇的,或者是邏輯學的。


在哲學範疇而言,形而上學著重研究本體論之類哲學概念,比如甚麼是客觀、主觀,真和假,是與否,等等。


TonyDeng


从概念讲“形而上学”我认为太抽象了不容易理解。举个例子,“气场”这个词语应该就是形而上学得出的结论。如果按照“形而下”的哲学表述“气场”这个词语是错误的。因为根本不存在逻辑上的“气场”。“气场”这个词语虽然有悖于逻辑,但是他高度概括,是非常实用的表述。如果不使用这种形而上的表述方式概括“气场”这个词语会非常啰嗦复杂。这就是形而上学存在的意义,虽然不符合逻辑,但却有存在的现实意义。这有点像中医,虽然不科学,但是不妨碍他治病。其实形而上学才算得上人类的第一哲学。因为人类认识自然不是从逻辑开始的。早期人类生活也不可能处处依照逻辑。正如你在使用“气场”这个词之前不可能先从逻辑角度论述它。现代科学是建立在“形而下学”,因为他更利于逻辑推理记录以及传播。所以说中医是不科学的。因为中医的出现早于现代科学。那种生产力水平不适合“形而下”的发展。比如我们不可能先从逻辑上论证清楚中医的五行关系再使用中医治病。如果是那样中医根本不会出现,因为在那种生产力背景下不可能从逻辑上论述清楚。我们今天研究“形而上学”也是“形而下学”的方法。因为“形而上学”不是以物质逻辑为出发的,也不可能如此研究。因此“形而上学”永远都不可能成为逻辑清晰的现代科学。因为他一旦以物质逻辑为出发点他就变成“形而下学”了。我们今天的讨论应该算作使用“形而下学”的方法讨论“形而上学”。


员外先生


在回答形而上学之前,我首推阅读《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从中,你或能对其内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根据布莱尼兹的“概念蕴含真理论”,大多数人对形而上学是什么或许存在认知偏差。如果我们还按照课本上所言,其代表孤立静止片面观点,则未必把握其概念内涵。就其字面意思,就是在形——表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演绎,从而得出一些结论。我们也仅能通过对这些“形”的表象的观察、感知,才能进一步做出分析思考,才可能把握其本质内容。正是由于“形”给我们提供了认识现象世界的窗口,我们才有可能通过经验、实证、试错、超验等方法去更好的认识世界。


清秀文学


形而上学在哲学中有一定的存在意义。因为它与辩证法相对立,也就是说它和辩证法是对立的统一。没有形而上学的衬托便没有辩证法的伟大。这是一种相辅相成关系。世界上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会充满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只拿矛盾的一方面进行解释是没有意义的、枯燥的、乏味的、也是没有价值的。


超然智者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

在相对静止状态下对事物进行分析,以便深入了解该事物。


彩云文旅


形而上学是相对于辩证法理论而言的,两者是根本对立的哲学理念,对于现今的哲学来说辩证法的哲学思想更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形而上学认为事物是孤立和静止存在的,变化只是数量和场所的变更内部并不会改变也不会产生质变,另外形而上学还指对神学和超自然东西的研究。

形而上学存在的意义就是它是一种思想,不管现今的人们认为它靠不靠谱也妨碍不了它单独作为一种学说的事实,宇宙真理至今也并未完全被人类所掌握,甚至我们对宇宙苍生的了解可能还不入门,所以一切现在看似荒诞或奇怪的学说都不能武断的完全遏制其发展,谁知道以后的发现是什么样子呢,所以人们要觉得形而上学不对可以不去管它让有这方面爱好的人去研究,保不准未来某一天证明形而上学确实是真实的呢,或许由于这种理念让人类有了更多了解未知的阶梯呢,学术还是应该包容开放,不然就是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了。


慕华清秋


我们生活在感知世界,形而上学为的是超感知世界。形而上学 指对世界本质的研究,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所构建,称其为“第一哲学”、“第一科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