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桂林團扇,不愧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小姐姐正在教遊客做團扇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圖文:劉國雄


歷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桂林是全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桂林市,一脈相承的文化崇敬從未中斷,傳統文化對桂林城市發展的滋潤從未停止。而想了解桂林的文化,到東西巷是最好的選擇。

現在,逍遙樓、東西巷與靖江王府構成了桂林歷史文化旅遊休閒街區,也成為桂林的新地標。

在桂林東西巷裡的正陽東巷,有間講古堂,可謂鬧中取靜、怡然自得。“講古”在兩廣的方言中就是“說書”、“講故事”的意思。而當初設立這個講古堂,就是旨在講述桂林的人文典故,傳承歷史文脈,搭建一個文化講壇。

不過,現在的講古堂又有了新的含義,就是傳承桂林的非遺文化,來這裡可以學習製作團扇,瞭解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枉到桂林。

2018年12月,“桂林團扇製作技藝”被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走進講古堂,這裡展示了很多團扇,團扇上主要有人物肖像、動物、喜慶、壯錦、風景圖案等,色彩豐富而不豔,透著一股復古韻味,拿著一把團扇可謂盡顯芳華。

關鍵是在講古堂可以學習怎麼做團扇,有漂亮的小姐姐現場教大家,跟著做,我發現,要做好一把團扇其實不難,只是需要耐心和仔細,按工序做就好。當然,我說的團扇製作簡單,是因為,我們學做的是最後的工序了,最難的是團扇骨架的製作,這個是團扇製作工藝最複雜的,一般是將竹子用特殊的材料浸泡加固以後,再用刀片剖成細絲,編成團扇的骨架,就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小扇骨。我們做的是在骨架上貼上印有古詩詞、山水畫、人物等圖案的宣紙、棉布、絲綢等,經過剪裁、包邊等工序,製成一把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團扇。

經過半小時的製作,我也做好了一把團扇,美滋滋的帶回家。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桂林東西巷,有個講古堂。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講古堂裡古色古香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裡面全部是木樓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桂林團扇,有壯錦和紙做的扇面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很雅緻的團扇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看著就知道是古董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講古堂的負責人介紹桂林團扇的故事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做團扇前,選一下自己喜歡的扇面,有很多選擇的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你喜歡哪一個做扇面?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扇骨是預先做好了的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上面是製作團扇的工具,膠水、剪刀、毛刷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我覺得兩條金魚的畫做扇面不錯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小姐姐教學,先在一直扇面上塗上膠水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然後貼上扇骨,把上面的幾十根小扇骨粘貼得齊整一些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再貼上一張白紙做的扇面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用毛刷按著扇骨的紋路刷到兩面都貼牢了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再拿一個扇面模型出來,畫好圓圈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根據畫好的線剪裁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我開始做團扇了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朱哥哥來偷師了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剪裁好之後,包邊,包好邊就是一把漂亮的團扇,透著一股復古韻味哦。

遇見非遺:一根竹子撇出幾十根扇骨,一把團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

拿著自己做好的團扇很開心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