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满园育希望

春回大地,桃红柳绿,莺飞燕舞。  3月18日,临泉县陈集镇东王营村扶贫基地,百亩桃花俏绽枝头,几十名村民正在桃园忙着除草、浇水。


  春风十里桃花香,看着眼前一片嫣红,东王营村党总支书记王亮亮对父亲王有林要“接手”桃园的态度有了转变。
  据悉,2017年,临泉县实施“751”绿化提升重点工程,东王营村将靠近省道317的100亩土地流转给了一家外地企业,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企业负责人于2018年放弃了这个项目。本想引进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企业却走了,这让东王营村“两委”措手不及。
  “尽管我们村不是贫困村,但是村里没有特色产业,这不利于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对乡村振兴也是一个障碍。”王有林不仅是王亮亮的父亲,也是东王营村前任书记。他心里十分清楚,如果不能让投资者看到效益,这100亩土地很难再流转出去。因此,当时村“两委”班子决定先由村里种植桃树,再等待时机将桃园租赁出去。
  去年,王有林因年龄原因,辞去村书记职位。经村民选举,王亮亮当选为新书记。虽然卸甲归田,但百亩基地一直是王有林的心病。年前,他向王亮亮打听桃园的情况,见情况不容乐观,他表示如果年后还没有人流转,他来承包。
  “我爸年纪大了,真不想让他再操心,可是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一直没人愿意承包。”王亮亮坦言,考虑到村里前期已在基地投资树苗和一年的流转费用,如果有人要承包,第一年就要向村里支付10万元租赁费。

  王有林告诉记者,他已经算了这笔账:如果第一年一亩地产2000斤桃子,按每斤1元销售,100亩地就有20万元收入,扣除人工和10万元租赁费支出,第一年确实挣不到钱。但如果精心管理,随着桃树进入盛果期,后期还是能获得良好效益的。“趁着身体还行,我想发挥点余热,为村里发展产业带个头,也能带动贫困户增收。”
  王亮亮告诉记者,除了桃园,他们去年还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理出100多亩村集体林业用地,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大家同意将土地流转出去。前些天,西王营村脱贫户王建平已经栽种了梨树,并计划近期投放一些鸡鸭鹅,增加土地收益。
  “这两个产业基地产生效益后,相信会有更多村民愿意发展产业。”王亮亮表示,届时,他们将把经果林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打造乡村体验式旅游新亮点,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