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向我們揭開了活著的幾個真相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是根據由瑞典著名作家弗雷德裡克.巴克曼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獲得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弗雷德裡克.巴克曼一個80後的瑞典作家,大學未畢業,曾經當過卡車司機,博客作者,專欄作家,他的作品不張揚也不華麗,有著冷淡低沉的北歐風。作品人物乍看都令人討厭,並且遭遇挫折和人生低谷,而後作者通過一件件溫情的小事,向你一點一點的披露他們靈魂的高貴之處,讓你笑中帶淚,重拾對生命的信心和勇氣。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向我們揭開了活著的幾個真相

影片中一個叫歐維的男主人公59歲了,他性格呆板,脾氣古怪,常常以自身的人生信條來強迫周圍的人執行,喜歡批判看不順眼的人和事,他的妻子索雅剛剛過世,他又失去了工作,想要自殺,與此同時,一個叫帕爾瓦娜的外國女人搬到社區,又讓歐維對生活產生了新的牽絆...

電影拍攝的亮點在於通過插敘,回憶的方式,以影響歐維的幾個關鍵性人物為主線,向觀眾梳理了主人公歐維那坎坷又充實的一生...

影片中歐維自殺了3次,每一次都在中間插入了一段對往事的回憶,從少年到中年,中間貫穿了無時不在的“白襯衫們”,影片中多次把政府的公務員用“白襯衫”代替,反映了歐維在少年時經歷的創傷和他對生活遭遇無能為力的痛楚,而這些“白襯衫”成為了強權官僚的代名詞以及他遭遇人生危機時的發洩對象。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向我們揭開了活著的幾個真相


做一個和父親一樣的人,這樣他就很滿足

歐維自殺的時候選擇穿一件藍色的西裝,打上領帶,他還有一件藍色的秋外套和冬外一套,藍色是他一貫的選擇,一如他的性格刻板沉默,講究規則和秩序,威嚴並且不容侵犯。不過窗外新搬來的鄰居中斷了他的計劃。

他母親在他7歲的時候因肺癆去世,父親是一個少言寡語的技術型男人,喜歡研究車子發動機,吃土豆和香腸,電影中講到兩個事情。

有一次歐維父親的總經理女兒出嫁,車子不幸拋錨,他父親很快就幫總經理修好了一輛半路壞掉的薩博,後來他們幸運的得到了這輛車,父親帶著他把這輛舊的不成樣子的薩博每一個零部件仔細研究了一遍,這件事深深的烙印在了他的生命中。當晚,他決定除了薩博什麼車都不開,那一年他8歲。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向我們揭開了活著的幾個真相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向我們揭開了活著的幾個真相

他去父親工作過的地方,撿到一個錢包,父親的同事企圖把錢包搶走佔為己有,歐維把它奪回來,然後上交給了失物招領處,他對父親說,我想到把錢包留下來,但是我知道換了你一定會把他還回去,而且我知道像湯姆這樣的人是不會這麼做的。他父親點點頭,一路無話。

往後的人生裡,歐維也同樣少言寡語,只開薩博,吃土豆和香腸,喜歡研究發動機...同時他也明辨是非,這一切歸功於—他想盡可能成為和父親一樣的人,這樣他就很滿足。歐維把所有對父親的愛都刻在了自己的血液裡,他父親的形象成為了他以後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與其說他在追隨父親的生活習慣,不如說他把父親當成了自己的信仰。

父親去世後,他就再也不在相信上帝了。在16歲的時候,因為火車拋錨,他永遠的失去了父親—他從來沒能解釋那天對他來說發生了什麼,但是,之後許多年,他都沒能在快樂過,而後更慘的事,因為“白襯衫們”,政府強行規劃重建,他又失去了自己和父母共同的家。

人們常說歐維眼裡的世界非黑即白,而她是色彩,他的全部色彩

歐維把自己關在車庫,把尾氣連在細管上面,濃煙差點淹沒了他,於是外面又有人敲門了,是帕爾瓦娜。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向我們揭開了活著的幾個真相

影片又一次開始回憶。父親死後,他在一節車廂第一次遇到了她,她穿紅色的裙子和高跟鞋,頭上戴碩大的黃色髮卡,金色的胸針,一個熱情活力而又光芒四射的魅力女性形象,和常年藍色服裝的他形成鮮明的對比,然而他們相愛了。

她喜歡看書,音樂和舞蹈,積極向上;他常年呆在儲藏室,研究他的那些螺絲釘,修葺房屋,她喜歡抽象的事物浪漫的感覺,而他只喜歡具體的事物,於是他為她做了一面書櫃。

可以想象,親情世界坍塌的歐維得到愛情的狂喜,幸運之神眷顧了他,索婭成為了他孤寂人在中的莫大的慰藉。

索婭也成就了他的生活,自從有了他,她開始鼓勵他繼續讀書,終於他脫離了原來火車勤雜工的生活軌跡,成為了一名建築工程師,後來他們買了別墅,換了車。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向我們揭開了活著的幾個真相

\u0013所以,好的愛情一定是互補的,他滿足了她腦海中理想丈夫的幻想,正直忠誠,明辨是非,聰明勤勞;而她填補了他生命中缺失已久的色彩。索婭不僅僅浪漫,她還是一個堅韌的女人,也是一個有強大愛心和追求美好事物的女人,比如歐維每次在對待鄰居和貓的態度時,總會想,索婭會怎樣做...於是他都會不自覺的萌發善意。

旅行途中司機酒駕,索婭遭遇車禍,他們失去了孩子。歐維發瘋似的給所有部門的“白襯衫”們打電話,發郵件,生活中充斥著憤怒,抱怨,不甘...索婭明白,他們不應該終日生活在這些情緒中,於是她狠狠的像是在對自己說,也是對歐維說:


要麼死去 要麼好好的活著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向我們揭開了活著的幾個真相

從那以後,歐維就不再打電話了,他親手為索婭在學校修了政府不願意修的殘疾人車道。好的婚姻和愛情,不但可以同甘,還可以共苦,在生命遇到挫折的時候,彼此鼓勵,不離不棄直到生命的盡頭。歐維一直是這樣做的。索婭是幸運的,她遇到了拿生命來愛他的歐維,歐維對愛情的堅守就像他對車的堅守,始終如一,不離不棄。

友誼破碎的真相一定是生活方式的差異

影片中車代表了主人公的一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歐維一直開薩博因為他要做父親一樣的人,他幾十年如一日只買薩博這個品牌,不僅映射了他有秩序的生活態度以及堅持自我不隨波逐流的立場,也寄託了他對父親的愛。

歐維和魯尼是最早住進這裡的2戶人,魯尼也是幾十年如一日的開沃爾沃,共同對自己品牌的堅持,使他們越走越近。不過後來魯尼的兒子消失以後,他重啟了生活方式,將沃爾沃換成了2人位的跑車寶馬。歐維沒能理解魯尼的變化,於是他後來再也不跟魯尼來往了。

友誼是建立在價值觀和生活態度相似的基礎上,雖然車子只是一個物品,卻無形暴露了主人內心世界和生活境遇的改變,兩顆心在彼此漸漸顯露的差異中漸行漸遠。

在生死邊緣,他重拾對生活的牽絆

妻子去世後,“白襯衫”們開始又讓歐維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生活色彩的歐維決定一次又一次赴死,但是都沒能如意。在他準備臥軌自殺的時候,不想卻遇到一個發病倒在鐵軌上的人,歐維救了他。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向我們揭開了活著的幾個真相


新搬來的外國鄰居帕爾瓦娜是一個孕婦,她小時候失去父親,有一個歐維口中“不中用”的IT丈夫和2個可愛的女兒。她在歐維冷漠的外表和刻薄的語言裡漸漸洞察了他要自殺的跡象。於是她頻繁的和歐維聯繫,讓他照顧自己的女兒,教自己開車...而且歐維還不得不收養了一隻貓,帕爾瓦娜的女兒開始叫他外公,歐維的牽絆越來越多:


他給帕爾瓦娜的大女兒送了一個Ipad當生日禮物;貌似刻板的他卻尊重鄰居小夥兒超世俗的性取向,並在小夥被父親趕出來的時候收留他;四處給新鄰居修葺房屋,...最後他跟已經失去記憶的老朋友魯尼和解,和鄰居共同對付了新的“白襯衫”,保護了魯尼免於被送到養老院。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向我們揭開了活著的幾個真相


帕爾瓦娜就像歐維的女兒,她時刻關注著歐維的生活,給他生活的羈絆,讓他沒有機會和心情去死。而歐維的生活也慢慢有了新的色彩。

難道這些不就是生活的真相麼?在平淡的生活中一日日的感受著他人的溫暖,並奉獻著自己,需要別人也被人需要著。

影片最後歐維在平靜中死去,如果說人生是一個旅程,他不斷失去著也不斷收穫著,收穫愛也給予愛。因為父親,他變成了一個正直的人,因為妻子,他變成了一個積極快樂的人,因為帕爾瓦娜和鄰居們,他變成一個溫暖的人,也或許他本來就是這種人,冷漠外表是他遭遇惡勢力和強權欺壓的偽裝,是不斷失去親人內心崩潰時的自我保護,他覺得自己可以默默獨立承受一切,而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那個又溫暖又善良的人,才是他本身的本來面目啊。

生命短暫,但願我們每一個生活在這個平凡世界的普通人,在人生的旅途中認真對待每一個遇見,都能收穫愛,也能付出愛,能照亮自己,也能溫暖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