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盡瘁的蠶寶寶一生

記得小時候每到春天就會有鄰居的哥哥姐姐給我一些蠶寶寶的卵,讓我去養蠶,因為小時候在姥爺的院子裡有一棵桑樹,所以我從來不發愁給蠶寶寶喂,但是後來轉學後進入城裡,每年春天依然想著養蠶寶寶,但是苦於尋找不到桑葉,後來也就沒有繼續進行。但是養蠶似乎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童年時候最美好的回憶,蠶寶寶非常的可愛,養蠶也是一種樂趣,通過觀察它的生活習性,讓自己明白了蠶的一生!一句話說得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它的奉獻精神也激勵著我不斷地向科學事業奮鬥!今天恐龍哥哥帶大家走進蠶的一生,認識一下它背後的故事吧!

鞠躬盡瘁的蠶寶寶一生


我們通常的衣服和被子都是用什麼做的呢?說是由棉花,有人說是用羊毛,當然還有我們的蠶絲以及動物的毛皮,製作材料可以有很多種,但是我們能感覺到特別舒服的當然是棉質類的材料,那麼蠶絲的衣服被子近幾年是非常的流行,因為蠶絲它比較輕盈,柔軟而且蠶絲較細,所以被我們業界稱為是纖維皇后!是我們這幾年非常流行的一種紡織材料, 要想獲取蠶絲,我們就需要從蠶寶寶的一生說起,接下來我們走進蠶寶寶的世界吧!

鞠躬盡瘁的蠶寶寶一生


首先,蠶寶寶他的身體和人一樣,也有頭也有手也有胸也有鼻子也有腹部也有足,這樣的身體結構將它分為了13個環節,頭部就是最前面的紅點或黑點,它的胸部一般是第一到三節,頭部下方有胸足,剩餘的第三節開始到最後一節就是它的腹部,而腹部的下方有黑色的小孔,代表氣孔,在腹部的下方有腹足(原足)和尾足。

鞠躬盡瘁的蠶寶寶一生


大家知道蠶的眼睛在哪裡嗎?在顯微鏡下看到它的頭部有兩個凸起的點,不是眼睛,那是它的觸角,他的頭部正中央的下方有吐絲器,在觸角側面各有黑色的小點便是蠶的眼睛。

蠶寶寶是從產卵開始產生的,蠶卵就是蠶以卵繁殖,蠶卵看上去很像細粒芝麻,長得很小,只有半個小米粒那麼大,在一元銅板大小的面積內就大概能容納四到500個卵!

鞠躬盡瘁的蠶寶寶一生


蠶卵的顏色也各不相同,這是因為每個階段蠶卵都在發生變化。1700~2000粒蠶卵,重約1克。蠶卵的顏色,剛產下時為淡黃色或黃色,經1~2天變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經3~4天后又變為灰綠色或紫色,便不再發生變化,稱為固定色。蠶卵外層是堅硬的卵殼,裡面是卵黃與漿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不斷攝取營養,逐漸發育成蟻蠶,它從卵殼中爬出來,卵殼空了之後變成白色或淡黃色。

鞠躬盡瘁的蠶寶寶一生


蠶寶寶出生以後,蠶從蠶卵孵化出來,身體的顏色是褐色或者是赤褐色,非常的細小,而且有很多的細毛,樣子看起來就像是螞蟻一樣,所以又叫做蟻蠶,那麼蟻蠶漲到大約2mm,寬大約0.5mm,從卵殼爬出來後,經過兩到三個小時就可以進食桑葉!

蠶寶寶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眠一次,不吃不喝也不動,經過眠之後,就會開始蛻皮,每蛻皮一次的蠶就多了一齡,要蛻四次皮就到了五齡蠶。為什麼會蛻皮呢?蠶寶寶的外皮是由幾丁質構成的,無法隨著蠶的長大而變大,所以每一眠就會蛻皮換件新衣 。

等到蠶寶寶開始不進食的時候,這就是代表他要吐絲結繭,開始要進行再一次的成長和蛻變了!那個時候我們可以找一個小紙盒,以方便它去吐絲,最後蠶絲結成繭,蠶寶寶就躲在裡面進行再一次的進化!

蠶繭裡會進行一系列的變化,而且非常的豐富,蠶寶寶會變成蠶蛹!最開始是前蛹,然後開始蛻皮,接下來蛻完皮後化蠶蛹,通過對蠶蛹的認識與瞭解,我們可以觀察到蠶蛹的正面身體一樣一節一節的,蠶蛹的腹部面,可以隱約看到翅膀的紋路和觸鬚及三對腳,蛹的側面一個一個的氣孔很明顯。

鞠躬盡瘁的蠶寶寶一生


接下來蠶蛹就要羽化成蛾!首先是蛹的羽毛先從背部裂開一條縫,然後蛾用力的將裂縫兒頂開,頭部先從蛹裡用力生出來,接下來身體慢慢的從蛹裡爬出來,最後剩下變成蛹後退下的皮,就完成了這個過程!

鞠躬盡瘁的蠶寶寶一生


蠶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的重要,當然它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也是有很高的利用價值,蠶寶寶的屎是具有藥用價值,它的絲可以用作紡織公益,蠶蛹可以入藥,可謂一生值得尊敬,我們每個人也要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人,像蠶寶寶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