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抉擇”,讓老人先走還是“先走”?

“老媽和老婆同時掉進了水裡,你會救誰?”這曾經被調侃為男士們的“終極送命題”,雖然問題的本意只是玩笑,但如果真要回答,無論如何選擇似乎都錯的。而現在,歐美成為疫情中心,醫療物資的匱乏讓這個問題真實地擺在了世人面前,只不過“主角”變成了“老人”和“年輕人”。可是曾經在災難片裡高喊著讓“老人先走”的感人橋段,在現實中真的要變成讓老人“先走”嗎?

疫情下的“抉擇”,讓老人先走還是“先走”?

65歲以上的患者成為64歲的烏克蘭衛生部長口中“不該被撥款的人”,這是繼網傳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一些醫院優先救治年輕人,又一次引發世界級“輿論風波”的言論。原因很簡單:治病救人不該人為選擇。

疫情下的“抉擇”,讓老人先走還是“先走”?

但是在另一面,也有人認同這樣的做法,甚至準備“身體力行”。比如69歲的美國得克薩斯州副州長丹·帕特里克。

疫情下的“抉擇”,讓老人先走還是“先走”?

有人說這位副州長“說的比唱的好聽”,但有人卻真的這麼做了。意大利貝加莫一位72歲的牧師,就在確診新冠肺炎後把呼吸機讓給了年輕人,最後離開人世。

疫情下的“抉擇”,讓老人先走還是“先走”?

毫無疑問,把生存希望留給別人的舉動閃耀著人性的光芒。但問題是,生存的機會如此寶貴,除了自己,誰能代替別人做決定呢?就像美國紐約州州長在領到“縮水”的醫療物資時的怒罵:

疫情下的“抉擇”,讓老人先走還是“先走”?

這位州長不想選擇,但現實是更多的地方是必須選擇,只不過這一次,“老人”似乎成了被選擇的對象。其實如果單純從理性的角度分析,這種選擇並不意外。

疫情下的“抉擇”,讓老人先走還是“先走”?

所謂“社會利益最大化”,考量的標準自然是治癒機會、壽命長短,以及治癒可能帶來的社會價值。在這幾項裡,老人群體幾乎都無法和年輕人“抗衡”,即便有些老人可能比有些年輕人活得更久。

所以在很多在災難電影裡,面對艱難的“生死抉擇”,能活下來的也多半是代表著“生命延續”的年輕人和孩子,當然還有富人。

疫情下的“抉擇”,讓老人先走還是“先走”?

而在電影《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說裡,當地底城市需要疏散的時候,人們也是按照年齡順序排列的。年紀最小的在前面,年紀越大越靠後,連家庭都被拆散。所以在電影裡,人們進入地下城的資格變成了看似最公平的“抽籤”,但也依然引來了不少質疑。

疫情下的“抉擇”,讓老人先走還是“先走”?

看來在讓誰先走還是“先走”的問題上,無論怎麼選擇都會異常艱難,而作為“弱勢群體”的老人,似乎又有了一個“被選擇”的理由。然而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的理性分析,我們似乎又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因為我們之所以要“尊老愛幼”,不僅是道德的要求,更因為他們代表著我們的過去和將來。今天我們選擇幫助老人,也就意味著當明天我們老去,我們也會得到善待,而不是面臨災難時“被放棄”。所以當一位90歲的武漢老人怕浪費醫療資源拒絕治療時,醫生們所做的不是“選擇”,而是堅持。

疫情下的“抉擇”,讓老人先走還是“先走”?

如今這位老人已經康復出院,重新回到了家人身邊享受天倫之樂。這樣的結局令人欣慰,因為這才是本該的結局。所以無論從理性的角度,還是人性的角度,“讓誰先走”都不應該成為“選擇項”,又或許,更明智的做法是盡力加大醫療資源和救治力度,避免讓自己處在需要作出這種決定的處境之上吧。

疫情下的“抉擇”,讓老人先走還是“先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不僅是一個社會的道德要求,更是為了“老人老以及吾之老,幼人幼以及吾之幼”。而“被放棄”的老人,也不只是死亡人數上一個冰冷的數字,背後是一條條因此逝去的鮮活生命,和一個個因此破碎的家庭,這樣的傷痛,不是一個看似理性的理由就能撫平的。所以在災難面前,“選擇”是死神的事,而我們要做的只有拼盡全力,讓死神的“選擇”少一點,再少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