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一):抉擇


疫情(一):抉擇

任何一場大的疫情,無論其發生是必然還是偶然,除了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之外,還會對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回想到中世紀的黑死病和誕生於20實世紀初葉的流感,都無不時刻提醒著世人這樣一句名言:

凡是忘記過去的人註定要重蹈覆轍 -George Santayana

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猶如一把利劍,刺破了己亥末庚子初新年交替的歡愉氛圍,如烏雲罩頂般壓抑著每個國人。封城、封路、封閉小區管理,這些舉措是前所未有的,但正是這個重要決定,正是聯防聯控、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及時啟動才讓損失和恐慌減小到了最低的程度。真正的智者,應該是那些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確抉擇的人。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道理大家都懂,可抉擇仍然是艱難的,除了大部分行業會處於一段時間的“停擺”,對學生的學習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甚至在老百姓的心中會萌生恐懼的陰影,但最終中國的抉擇是英明的,因為COVID-19傳播能力出乎人們的意料,遠非SARS和EBOLA可以比擬,不及時阻斷其傳播的途徑,後果是不堪設想的。中國正是從2003年SARS中汲取了教訓,通過正確的預判能力用一種智者的眼光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目前歐洲和美國的疫情還沒見頂,正呈現爆發態勢,很多人都質疑他們的政府沒有果斷地採取正確的做法。其實西方國家在文化和理念上的確也存在很多不同之處,西方從中世紀傳承而來的騎士精神中包括了英勇、犧牲、榮譽和憐憫等幾個關鍵元素,他們甚至認為戴口罩是病人專享的權利,自己應該去幫助有困難的人而不應該去佔用本來就緊缺的資源等等。國體不同,我們也不作討論,但實際狀況是人類命運已經是一個共同體,又有誰能偏安一隅呢?

中國有鍾南山院士這樣的抗疫領軍人物,美國也有個80高齡的抗疫英雄福奇博士。這位抗擊過HIV、EBOLA、SARS、ZIKA等戰役的傳奇人物,在被問及這些年來他最擔心的是哪種類型的新發傳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時,他是這樣說的:

It is a respiratory borne illness that easily spreads from person to person, but that has a high degre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unfortunately, that's the worst nightmare you could have is to have something like that. -Anthony Fauci

福奇博士談及的正是在人群中極易傳播的、具有高致死率的呼吸系統疾病。他早在2月就預言COVID-19在美國蔓延不可避免,但政府和輿論卻輕描淡寫,試圖緩解與疫情有關的任何潛在恐慌,這位專家的預言最終竟未能幫助美國開啟最佳防控的第一窗口期。或許一個國家的防控策略和措施,已不單純是醫學問題,還會涉及政黨體制和文化習俗等,但無論如何,遲緩的措施會傷害更多的民眾,老弱以及有基礎病的人群會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相信各個國家都會根據疫情的態勢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相信抗擊流行病的辦法也是殊途同歸,但最重要的是,痛定思痛,除了要建成更為強大的人體免疫系統外,更要建立更加科學的防疫體系,就如同國防一樣,得有預警、防禦、反擊等完善的反應機制和實戰能力,築起全人類共同的安全保障。痛定思痛,還要學會深層的思考,到底人類應該如何合理地對待自己的身體,如何與自然更加和諧地共處,借用道家的和諧之道與諸位分享:

合道順道、自然無為、多樣統一、超越對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