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人復工沒?復工之後怎麼樣?

唐家開心


各地餐飲業已逐步復工營業,不過不能和以前一樣,需要做好消毒和防護,規範好就餐人員的就餐事項,監管好工作人員的安全服務等。

目前世界疫情仍然嚴峻,大家一定要提高自律,遵守,積極配合各種制度,一邊工作,一邊繼續抗擊疫情。


落拓江湖的風


我們這2月20大的開始復工了,只是復工人流也沒有多少,很多人都不出街來,不像正常一樣,不過復工的餐飲店也少,都是早餐店多,20號復工的早餐店也少,沒有什麼人流,大的店請工人,你開店的話,沒有多少人來消費,人工成本,買食材也為不過,還是在家呆好過,夜宵也是一樣,一人只能做一桌,對於夜宵來說就是不利的,夜宵人們都是想出吃吃燒烤,吃吃小吃呀,喝點小灑,聊聊天,這樣,不過在疫情還沒有結束的情況下,每個行業都受影響,不過復工復產後,人流也開始回升了一些,餐飲店也開始陸陸續續開業了,但還是沒有能回升到正常,人們如果沒有什麼事都基本不出門,除了要買生活用品,在這種情況下有很多的餐飲店、破產,轉讓,今年上半年的餐飲業難過咯,希望疫情早點結束,人們回到正常生活,工作,中國加油!世界加油!



鄉村朗朗


我就是一個餐飲小店的店主!我來說說吧!我是河南駐馬店的,現在已經復工開門營業了,復工證好開,到居委會就給辦了,簽了保證書,很方便,這個要為他們贊一個!城市管理局也來了,沒說啥,只說了注意事項,也給贊一個。但是,重點來了:開業了,復工了,不等於生意也跟著來了!天天看新聞,天天盼著報復性消費!可顧客呢?說好的上帝呢?都還在家裡窩著呢!學生沒開學,部分家長也復不了工,就是復工了的也不敢消費啊!好像經過這次疫情,人們的消費變得理性了很多,人的消費觀念變了!不知道還能撐多久,反正房租是一交一年的,幹著看吧!撐不住了就撤吧!


山北的好江南zwz


餐飲基本已經全復工

首先要檢查員工呀

,有沒有身體不適的情況,人人戴口罩呀,

進行飯店內所有的消毒吧,包括原材料的檢查

餐飲業的現狀

為什麼說不開門營業會賠錢?其實,餐飲人都知道過年期間屬於消費非常旺盛的一段時間,很多家庭甚至選擇在大型餐廳吃年夜飯,而不是在家裡。年後開始,各餐飲行業會全面開工,消費需求非常旺盛。

為此,很多餐飲店會在過年之前提前大量採購原材料,比如蔬菜、水果、海鮮、各種肉類等等,往往都是大批量採購,就等著過年這段時間狠狠地賺上一筆。可是,誰能料到會發生這次疫情,導致大家都宅在家裡不出門,餐飲店也全部關門。

最大的損失主要是兩方面:第一是店鋪的租金要按時繳納,第二是年前準備的大量食材擱置,造成巨大損失。再加上店鋪不開門,沒有任何營業收入,基本上處於天天賠錢的狀態。

為什麼說開門營業也會賠錢?目前,部分省份的餐飲企業陸陸續續開始營業了,但問題在於開支增加了,營收下降了,利潤空間直接壓縮沒了,賠錢已成常態。就目前來說,餐飲企業開工,真正到店裡來吃飯的顧客寥寥無幾。

假如往年的時候,店裡每天會接待200位顧客,那麼現在開門營業,一個月之內能不能來200位顧客都是問題。畢竟,這時候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冒著風險跑出來吃飯,這直接導致店裡的營業收入直線下滑。

與此同時,還要支付店鋪租金、人工成本、水電費等等,做餐飲的老闆們都知道人工成本的開支也是很大的,店裡員工如果很多,開不出工資又是麻煩事。

這時候有人會問,做外賣不行嗎?要知道,很多餐飲店做外賣只是順帶著做一做,只要外賣訂單量上去了,賺點小錢也是可以的,畢竟外賣平臺抽點很高,餐飲企業沒有多少利潤空間,如果外賣訂單量比較少,那麼賠錢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可想而知,當下這種情況,通過外賣訂餐的數量也是有限的,相比以往那是大幅下滑,所以每天就那麼幾個外賣訂單能支撐多久?看看租金有多高,想一想人工成本開支有多高,再加上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成本支出,餐飲人真的很難。

作為大型餐飲企業,可以獲得銀行貸款,比如西貝獲得銀行4.3億授信,海底撈更是獲得銀行21億元的貸款授信,大企業尚且可以通過銀行貸款解決資金難題,渡過難關。那麼,千千萬萬的小餐飲企業該何去何從,銀行自然不會貸款給這些小餐飲店,該怎麼辦呢?

這一次,不知道有多少小企業會面臨倒閉。當然也有好消息,隨著全國各地企業的開工復工,大量人員返崗,餐飲企業可能會迎來恢復的拐點,這時候一定要堅持下去,黎明的曙光就在前方了,不會等太久。

餐飲老闆們都盼著三月、四月餐飲能迎來報復性增長,準備大幹一場,彌補一、二月份的鉅額虧損。

但現實卻給了一記當頭悶棍,復工成本上升,客流量少,營業額銳減,盆盆冷水潑下夢中驚醒後才明白:

原來此刻,餐飲人還沒有熬到日出東方,而是走進了黎明前最黑暗難熬的時期。

02

餐飲業開業後的難處

一、開業一人一桌、餐桌間隔一米以上

國內的疫情雖然連續走低甚至部分地區歸零,但還沒有真正結束,境外輸入防疫情況依然嚴峻,各地餐飲雖然陸續復工,但都遵循著“防疫第一,復工第二”的準則。

為了防範疫情,即使是復工,餐館也全力配合,遵循各地出臺的政策要求。原本氣氛high爆的大鍋飯,硬是被吃出了豪華的單人單桌餐。

這也就是說,一家店曾經巔峰時刻接待客人的量是爆滿的,但是如今最多也只能接收全店三分之一的客流量。

1、餐桌間距一米以上,數量不超過平時的50%

多地餐飲實行餐桌間距不小於1米,一人一桌,選擇安全的“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分餐自助”就餐形式等。

“近兩天才剛剛允許堂食,都是分散就坐,原本能同時容納90多人,現在只能接待20來個人。”琴島順天餐飲連鎖有限公司部門經理侯峻說。

餐桌和就餐人員數量受限,這就意味著,即使復工以後,來餐廳的顧客很多,餐廳也是容量有限,每天的營業額也只能是原來一半兒甚至更少。

2、每桌接待後需進行消毒,至少10分鐘後接待下一位顧客

石家莊、合肥、海口等多地餐廳實行嚴苛的消毒防疫程序,餐廳入口處均設置了“消毒站”,免洗消毒凝膠、消毒酒精、測溫槍等一應俱全。

顧客進店用餐要進行掃碼登記、鞋底消毒、測體溫等,餐廳內實行隔桌用餐。而且,在店內環境方面嚴格落實防疫措施,客人離開後,服務員將進行清洗消毒,10分鐘後安排下一批顧客。

對於餐飲來說,時間就是生命,翻檯率是營收的關鍵,10分鐘加上消毒以後味道留存,前前後後一桌客人就多浪費近20分鐘,翻檯率也隨之降低。

3、防疫推行分餐制,三口之家“一人一桌”吃火鍋

隨著越來越多餐館復市,為了防範疫情,導致很多適合聚餐品類屬性的餐廳也不得不實行分餐制,如火鍋、烤肉等品類顧客就餐也要一人一桌。

比如上海有一家火鍋店,接待一家三口來吃火鍋,一份鍋底餐廳要準備三個鍋,一人一桌。原本是“辣味+花椒雞湯”,此時分為三個鍋,就是“辣味+清水”“花椒雞湯+清水”“花椒雞湯+清水”,但仍然是一份的原價。

對於這樣繁瑣複雜的程序,餐廳員工要花比以往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餐廳在效率上也降低很多,顧客體驗感也不是很好,但是為了防範疫情,這些又是必須之舉。

二、房租要交、工資要發、貨款要結,開業後反倒更虧

不管是北上廣,還是三四線的小縣城,不管是商場店還是街邊社區店,快餐還是正餐,各地已經開業的餐廳大都面臨著相同的困境:餐廳雖然門開了,但堂食+外賣的營收,還不抵房租、人工等成本,都成了“賠本賺吆喝”。

1、“二月份房東給免了組,三月份到期又要交租了”

疫情最初,很多中國好房東為餐飲人伸出援助之手,提供免租一個月,但是三月份隨著餐飲復工的到來,這些優勢條件漸漸沒了,該交的房租還是要到期繳納,無形中壓力又是與日俱增。

“二月份因為免租暫時能喘口氣,但是三月馬上都快過完了,房租還是要交的,現金流吃緊,真的沒有錢啊”西安賣肉夾饃的張吉說。

2、“開工後,25個員工的工資就能壓垮我”

周老闆在深圳布吉做海鮮,門店堂食做了五天,來店裡吃飯的人比員工還少,店裡總共有25個人員,現在來店裡復工的都是平時的精英人員,剩下15個還在老家待著,不管店裡生意如何,待著的和上班的都要發工資。

“現在本來招個員工就難,如果把部分回不來的辭掉,開工後去哪裡找,再算上磨合期還不如都保留。而就像我這個店,你需要安排一個人專門幫顧客測量體溫,一個人傳菜,兩個人負責前廳,兩個廚師,兩個雜工,前廳一個保潔阿姨,後廚一個洗碗阿姨!這還是現在恢復堂食初期,否則你的服務,你的衛生,你廚房的出餐速度就會跟不上。”周老闆說。

前前後後算下來,在現在現金流吃緊的狀態下,很多餐廳工資和房租就能壓垮一個企業。

3、“3月份,還要結算1、2月份150萬的貨款”

餐飲行業有個特色,供應商比較固定,大家會約定,餐廳先拿到貨,下個月再付錢。

“1月、2月為了春節年夜飯黃金段,年前大量備貨,3月貨款到期了,要付供應商,也就是要結算1月、2月,兩個月的貨款大約150萬元,現在對於我來說,這不是個小數目。”江蘇興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老闆顧明說。

隨著復工,食材供應也日益增加,無論是年前欠下的供應商貨款,還是現如今新購進的食材,處處都需要錢。欠著不給也不行,上下游都是關聯影響,誰都不容易。

餐廳現金流不足,處處在花錢,賬上沒有錢怎麼開店,大中型餐企靠貸款都難熬,小餐企可想而知,只能面臨關店。

三、顧客腰包癟了,

還不敢出門,餐廳員工比顧客多

行業雖然“解凍”了,但食客是“慢熱”的。

據統計,全國很多已經恢復堂食的門店,不僅沒有迎來所謂的報復性消費,甚至很多店的客流量只有正常情況下的十分之一。

顧客口袋沒錢,日子過得緊緊巴巴,沒錢下館子;疫情還沒結束,恐慌心理還在,也不敢下館子。直接導致餐廳客流量減少,復工後餐廳都開著,但是沒人進來吃飯,還是賠本賺吆喝。

1、“疫情倆月沒發工資,以前一周天天下館子,現在一次都奢侈”

我國中小企業復工率雖然有70%,但是根據招聘網站發佈的統計數據,當前復工大部分高管和人員工資比同期下調30%,大部分普通人有房貸車貸壓力,在1、2月份沒收入的情況下,已經囊中羞澀了。

根據勝加品牌諮詢的調查數據顯示,64.6%的參與者疫後會考慮減少消費支出,其中36.64%的參與者表示會減少外出就餐。

(數據圖來自勝加品牌諮詢)

“作為單身一族基本以前天天下館子,賺的都花在吃上,很少在家做,但是疫情下,兩個月沒發工資,剛交完合租的租金,現在上班天天帶盒飯,下館子太奢侈了,沒錢啊”白領張鑫說。

這次疫情之下,一方面工資收入縮水,對於80後90後來說,房貸車貸就讓自己成了月光族,腰包憋了,消費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在家呆了快兩個月了,很多人都被迫養成了“低慾望”的消費習慣,漸漸發現以前覺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其實也沒有那麼必須。

2、“外賣不敢點,堂食不敢去,吃水煮菜吧,命重要”

相較於2003年非典,此次疫情對大家影響更重,疫情過後恐懼心理持續時間更長,會是一個更加漫長的過程。

因為疫情原因,很多上班族都開始自帶盒飯了,防範意識明顯提升。而疫情過後,很多人也不敢馬上去餐館聚餐吃飯,依舊會心有餘悸,而這種心理也會往後延續兩到三個月。

文山州市民唐勝說:“我個人還是選擇帶走,不會去店裡面吃,雖然說已經可以去店裡面吃,但我覺得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不太安全”。

疫情前餐館想要獲取流量就不容易,而疫情以後,不但新流量上漲困難,以前的老顧客的消費心理還要一段時間去調整,舊的去了,新的也沒來,沒人來吃飯了何談復甦?

四、營業額銳減,

堂食+外賣一天才賺200塊,太難了

閉店等死,開工找死,有的餐飲老闆自嘲說:“不開堂食虧的底褲沒了,開了堂食內褲也沒了!”

復工潮來臨以後,很多餐廳老闆不得不開工,像一部分商場餐飲,商場開門了,那餐飲也得必須開業。而另一方面原因,也是害怕顧客丟失對品牌的信任和信心,有商家直言:“開業是為了證明我還活著!”

但開工以後,成本上升,營業額卻少得可憐,擁有42家分店的和民居酒屋,因為營業額減少到1成以下,宣佈關閉了所有的7家門店,退出中國市場;

琴島順天恢復營業的25家店,整體營業額還不到“疫”前的三分之一,個別店面一天甚至只賣200多塊錢,還不夠支付員工工資,更不用說掙出店面租金了;

復工以後,成本在增加,堂食和外賣卻沒有見起色,營收相比於成本付出,只是九牛一毛,這也讓多地餐館出現“復工即死”的悲慘結果。

中國飯店協會調查顯示,有一半餐企選擇接下來關閉20-80%的門店,還有3%的餐企將完全退出行業。

03

為何餐飲行業進退兩難?

餐飲行業並不喜歡復工了,為什麼?

先說復工的條件,疫情雖然減輕了,但是並沒有消亡,再加上餐廳容易造成人員聚集,因此防疫標準非常嚴格。

店內必須張貼防護措施內容指示牌,配備溫度測溫儀、消毒水、消毒液等,凡是到店員工和顧客都要體溫監測,並且做好記錄。

店內所有員工必須佩戴口罩,到店客戶也必須佩戴口罩,未戴口罩者禁止入內。

餐廳必須經常進行無死角的消毒,所有食品加工工具和用餐工具必須經常進行高溫消毒。

光聽著條件就夠餐飲企業“喝一壺”了。

更為重要的是,很多企業還不被允許到店用餐,只能打包帶走。而餐飲行業不同於其他,很多飯菜講究的就是趁熱吃和賣相好。

可是當剛做好的飯菜裝入打包盒時,賣相可能就壞了。如果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輸,那麼飯菜也就涼了,口感就不如剛做出鍋時的味道了。

另外像海底撈這些店鋪,賣的也並不是火鍋,而是服務。那打包帶走就失去了服務的性質,自然也會有一部分覺得不值。

有些人可能說,那餐飲企業不是可以做外賣嗎?

而實際上很多外賣就是賠本賺吆喝而已,因為配送費和平臺抽成就佔了30%左右。表面上餐飲企業毛利潤很高,可是在減去平臺抽成和員工工資之後,有的甚至要賠本的。

也正因此才有了外賣救不了餐飲的論斷。

界面新聞還專門到“中華老字號”全聚德做了一個採訪。採訪前,記者看到晚上6點半,全聚德店內燈火輝煌,然而店內卻無人用餐。就連外賣員也是人影寥寥。

全聚德總經理周延龍表示,我們跟其它餐飲企業一樣,面臨著嚴重的現金流壓力。此次疫情也完全打亂了公司的銷售計劃。目前集團旗下的共121家門店,2月初關店數超8成,就餐人數銳減9成。

實際上覆工就以為要付員工正常的月工資,可是面對的卻是客流量急劇下降的局面,這毫無疑問是虧本的。

那麼假如不復工呢?不復工的話,餐廳就沒有那麼麻煩了,不用費力消毒、防疫了,員工的工資可以只付生活費用就夠了。從成本上來看,關店虧的相對更少一點。

也因此,有餐飲老闆說:現在誰復工誰傻!

04

本次疫情帶給餐飲業哪些思考?

據中國烹飪協會數據統計,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到九成以上,7%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成到九成。

由此可見,這一次餐飲企業可以說是遭受重創,疫情過後,餐飲行業很有可能迎來新的洗牌時機。

餐飲行業老炮,大師兄肉夾饃創始人鄭如師表示,餐飲行業的危機遠遠沒有過去,餐飲人的至暗時刻或將出現在三月底或者四月初。

短期來看,消費者的心理修復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即使疫情結束,消費者也會相對較為謹慎,大概率減少外出就餐的頻率;成本上升確定無疑,疫情影響嚴重之時,房東可能會給你減少一個月的房租,可是現在一個月過去了房租自然就又有了。此外員工復工,工資支出自然上升。再加上菜價相較於春節前整體上是上漲的,綜合成本上升確定無疑;餐飲利潤點減少,餐飲行業的銷售高峰則出現在節假日期間。而隨著疫情的影響,很多學校或者公司可能會出現將雙休變為單休的現象,這就大大減少了行業的利潤點。

長期來看,消費者習慣可能會變。通過此次疫情消費者開始注重存款的重要性,否則一發生點風吹草動就會造成資金鍊斷裂的情況。

我個人認為,本次疫情會有兩種企業生存下來,一種是夫妻店類型的,本身投資並不是很大,前期的盈利也夠支撐個半年不賺錢。另一種則是品牌餐飲企業,例如:海底撈和西貝。他們可以拿到國家的援助貸款。

那麼此次疫情會給餐飲行業帶來什麼啟示或者思考呢?

首先我們不能把所有的營收或者大部分的營收都鎖定在堂食上面。任何一家餐飲企業都要思考假如店面不讓開了之後應該怎麼生存。

如果是品牌企業就應該學習海底撈的商業模式,不僅僅賣到店服務,還賣快消品——火鍋底料。

海底撈運用自己的品牌溢價在火鍋底料領域也做的非常不錯。這個模式多少有點類似於星巴克賣罐裝咖啡或者杯子。總之不會把所有的收益都固定在店鋪之內。

其次,如果不是品牌企業該怎麼辦?那就有兩種路徑可走,一種是往品牌路線發展,一種是往私域流量領域深耕。

做品牌企業不一定要做的有多大,但是一定是有口皆碑,努力將產品做到極致。

深耕私域流量的好處是在大家平安無事的時候可以用來引流,在遇到極端情況的時候也可以立即變現。

願所有的創業者都能度過當前最難的關口。


是榮仔


目前差不多大部餐飲業都復工了,但是生意都不怎麼好,因為好多人通過這次疫情轉變了消費方式,改變了很多月光族,發現儲蓄的重要性,目前消費都很理性,還有受國內外影響經濟也不景氣,好多人在家等了兩個來月,本身就沒有存多少積蓄,又沒賺到錢,所以目前的中國餐飲業都很疲軟,總之現在好多行業都不怎麼好做


嘟嘟1395028


這種情針對逾期的話態度是最主要的,

不管欠多少錢,自己主動都要還一點,

銀行一般不會起訴的,

但是一點都不還還不接聽電話,肯定是會起訴的,

信用卡逾期的解決方法:

1.作為信用卡持卡人,一旦因為失業、疾病或是其他意外事故導致無力按時還款時,在最後還款期到來之前,持卡人最好跟銀行信用卡中心主動打電話聯繫,陳述

自己的經濟狀況,申明自己並非惡意欠款,並申請延遲還款和利息優惠。

2.銀行鑑於持卡人的主動表現以及之前的良好信用記錄,往往會同意延期還款,並會同持卡人商定雙方能接受的還款計劃,延遲期限、利息折扣、每月還款額等。

這樣主動聯繫銀行,並經過銀行同意延期還款的情況下,就不會被記不良記錄,但需要注意的是,以後保證要按約定還款。

3.如果是平時疏忽大意忘記還款,那發現逾期後,一定要儘快還款,最好是全額還款。然後給銀行信用卡中心打電話,申明非惡意欠款,如果以前一直記錄良好,

且逾期時間短,發現逾期後還款良好,則有可能不被記不良記錄。以後不可馬虎大意,一定要注意銀行的賬單通知和催收信息,避免逾期。

4.信用卡還款信息會被央行徵信系統滾動記錄24個月,也就是信用卡逾期還款產生的不良信用記錄會在徵信系統裡保存兩年。如果用卡終止,對應的記錄也不再

滾動,而是長時間保存下來。因此,信用卡發生逾期還款後,最好不要還清欠款後立即註銷信用卡,而應該堅持再用卡兩年以上,且保持期間的信用良好,這樣就能

靠滾動記錄把不良記錄從徵信系統裡去掉。

如今信用社會,千萬不要小瞧了信用卡汙點,這樣將會導致你很多銀行業務沒辦法辦理,車貸、房貸、商業貸款都通不過,所以養成良好的用卡習慣,瞭解信用卡逾

期的解決方法,做到有備無患!


蘇北人在寧夏


上海這邊有的餐飲店已經開門了,但是顧客寥寥無幾!疫情期間,很多人都有陰影,不願意去外面吃飯了。


波塞冬47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目前說餐飲人,少數復工了,多數沒復,為什麼呢,復工後,因為疫情,沒多少人吃,餐飲不火爆,有可能虧本。人數員工可以沒以前那麼多,只有可能需要1半,星期日多幾個,協調利用。這樣才可能保本。疫情影響著一切,剛我送餐有幾個老闆還算保本,他們開業說這樣利用的。吃飯人不多,以前12人上班現在只有6個,還好保本,星期六多點人就加到8個。生意還能少賺點點,每天2000多收入,房租,房東還算沒收,說統一戰線減疫情房租,這樣就能不虧本。這就我的回答。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f7f946ea174421eaa98b62d08b60d11\

磚哥秦森


西安的餐飲業逐步復工。按照相關政策,現復工店面實行進店不超7桌,每桌限制一人,絕大部分在室外就餐,每桌相距1米以外。

從西安復工的情況來看,小吃,麵食,燒烤類復工逐步正常。炒菜,火鍋容易聚集類餐館偏遲。


微說秦晉


大家好我是為你進來四哥,很高興回答餐飲人復工沒,復工之後怎麼樣,我們花都區這裡基本上餐飲之類都復工復產了,很多燒烤檔,大排檔,飯店等等都復工了,雖然疫情沒有結束,大家還是帶著口罩復工,像往常一樣挺熱鬧,我們花都目前就是這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790dd92b29ab43d9a16e7805e6b886a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