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面對面”到“聲連聲”山東平度市農民電臺上“趕大集”

“每盒5斤,今天得往青島發1000多斤。”郭宗葉一邊說著一邊麻利地裝箱,5分多鐘的青島私家車電臺連線讓她收穫了180多個訂單。

“這就是在電臺上趕大集啊!前些日子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進不來收購車,黃瓜賣不出去,電臺一連線真是幫了俺們大忙。”郭宗葉一改往日的愁容,爽朗地笑著。

從“面對面”到“聲連聲”山東平度市農民電臺上“趕大集”


▲在郭宗葉的黃瓜大棚,鮮嫩的黃瓜即將被摘下,直髮下單聽眾手中

從“面對面”到“聲連聲”山東平度市農民電臺上“趕大集”


▲通過電臺連線,郭宗葉的訂單應接不暇。圖為部分訂單信息

跟她一樣,平度市多家生產銷售農產品的合作社、農戶也都在青島私家車電臺連線和新媒體上體驗了一把“趕大集”,累計銷售優質農產品30多噸。而搭建起農村合作社與城市廣播之間銷售橋樑的是平度市委宣傳部。

疫情防控前期,平度部分農產品不同程度存在信息不通、銷售不暢、優質不優價等問題。特殊時期,“宣傳”的最後一公里如何打通?“‘宣傳’不是簡單的‘我說你聽’,更應是‘你說我做’,引導群眾,更要服務群眾,解民意、順民心,才能聚民心。”平度市委宣傳部主要負責人介紹,通過多方聯繫與青島市廣播電視臺對接溝通,藉助其平臺以公益的形式推介平度特色農產品,疫情防控期間使銷售變“面對面”為“聲連聲”。

宣傳推介前,平度市委宣傳部先後會同平度市商務局、農業農村局、相關鄉鎮(街道)全面掌握平度市農產品銷售情況,對群眾反映有臨時銷售困難或有產品特色的20多家合作社、農戶進行篩選。同時,為降低農產品運輸價格,平度市融媒體中心還多方協調運輸,聯繫青島京邦達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對合作社訂單快遞費“定向”實行八折優惠。

“通過我們節目公佈的合作社信息,市民可以直接下單,價格和品質的雙優勢,活動一經推出便獲得聽眾極高參與熱情,讓這次公益活動實現買與賣的雙贏,通過本次活動為社區和復工商戶搭建了長期供需平臺。”青島私家車電臺總監封光說。

“今天走了230多單,還多是回頭客。”梅花灣合作社負責人劉洪海又恢復了往常的忙碌。春節後大棚馬家溝芹菜大量上市,往年大批量收購渠道因疫情受阻。“多虧了這次宣傳推介,訂單量天天見長。”劉洪海說,不少團購客戶聽到廣播裡的消息,開著車直奔這裡來收購。

從“面對面”到“聲連聲”山東平度市農民電臺上“趕大集”


▲工人正在對馬家溝芹菜進行包裝加工

“電臺宣傳是好機會,但現在草莓熟得透,氣溫偏高,快遞到消費者手中不能擠‘爛’了吧?”白沙河街道草莓種植合作社的魏福山說出了自己的擔憂,也打起了退堂鼓。平度市委宣傳部積極引導其銷售,迅速協調物流公司商量解決辦法,通過給草莓緩震包裝、穩拿穩放、快速直達等“特殊待遇”,解決了草莓包裝運輸難題,開闢出了一條新的銷售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