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過重男輕女的感受嗎?

用戶9648714022380


感受頗深,我奶奶就是個重男輕女的老人,我爸爸兄弟四個,爸爸排行老大,我媽媽是那種很要強的女人,和我爸爸結婚奶奶傢什麼也沒給,兩個人一人拿個飯盒結的婚,不久就有了我,我出生的時候因為我是個女孩👧,奶奶把做好拿來的被子又拿了回去,那時候媽媽很傷心,每次我爸回我奶家,奶奶就和我爸說讓在生個男孩,說女孩賠錢,長大了也沒用,可媽媽說就要我一個,不會再生了,每次爸媽都吵架,後來發生了很戲劇性的事情,我爸兄弟四個沒有一家生男孩的,清一色全都是女孩👧,請原諒我不厚道的笑了😊



錦城小花


重男輕女的這種感覺非常懂。先介紹下背景,我爸爸是老二,上面一個哥哥,下面兩個妹妹。我大伯生的是女兒,我也是女兒,我三姑姑生的是兒子,小姑姑生的女兒,所以很明顯,我三姑姑的兒子就是我爺爺奶奶的掌中寶了。

從我出生那天起,我奶奶在醫院聽到了我媽生了個女兒後,扭頭就走了,我媽從醫院回家,我奶奶就跟我媽說“孩子自己帶,我是不會給你們帶的”。因為我爸媽要工作,我7個月就送去了外婆家養著,2歲多了才回來,就直接去上了幼兒園。

小時候我媽下班從學校把我接回家,才開始做飯(我在縣城裡讀書,我們住鄉下,我從小就不願意讀村裡的學校,就送去城裡讀書),從城裡回到家就比較晚了,我媽才開始做飯,每天到那個時候就覺得很餓,就看著一個院裡的奶奶家已經開始吃飯了,看我餓的哭了也從來不會叫我去吃,我就只能哭哭啼啼的守著我媽給我做飯。

因為那時候爸媽在工地上包工,經常半夜來了材料就要去驗收,我就只能自己一個人在家,那時候又小,爺爺奶奶又不管,我就特別害怕,但是爸媽必須去工地上,就只能養條狗,他們出門的時候就把狗栓在我的房間門把手上,這樣我就不害怕了。因為第二天早上我要去上學,我媽經常凌晨的時候就騎著小毛驢(9幾年燒油的種車,樣子類似現在的電瓶摩托車)回來,然後把我送去讀書,然後我媽又去工地上。等放假的時候我爸媽就把我帶上工地,我爸就總是把我放在他肩膀上,騎馬馬,帶我在工地上到處走。

還有種種事,下次有機會在說。

但是我姑姑家的弟弟就不一樣了,爺爺奶奶從小帶著,走哪兒背哪兒,腳都不用落地,10來歲了,我奶奶還給洗臉,把毛巾擰好直接給他洗,我弟弟都不用動手,現在在家裡也是比較霸道的那種,溺愛太多,20幾歲了吃飯,只要是他喜歡吃的菜,就放他面前,等他先吃,他不吃了別人再吃。我弟弟小時候取名字時,我奶奶非得讓他孫子跟著我姑姑姓,當時都取好了名字隨他爹,還是要求改,弟弟他爸不同意,就一直鬧,這個矛盾一直持續了好多年,後來姑姑離婚了。

總之,是各種溺愛,我,就那什麼了,,,



跳跳好吃


這種感受經常體驗。

1.出生時的事(我媽轉述)

我們農村的風俗是:每年春節要給家族裡的新生嬰兒包紅包,祝福TA健康快樂長大。

我和我堂哥(伯父的兒子)是同一年出生,那時我爸三兄弟還未分家。

除夕那天下午,我和我堂哥都躺在搖籃裡,村裡(家族)的人要來送紅包(以家為單位)。

我媽在人們走後,把紅包拆開,發現我哥搖籃裡的紅包是2毛。

我的是1.2毛。

紅包金額都很小(現在的紅包標準是24/48元),但是也不能這樣男女區別對待。

這件事讓我媽非常傷心。我媽到現在還時不時提起此事。

2.讀書時的事

因為家在農村,我中考考完的那個暑假,聽到我爺爺在外面坐著乘涼跟人家說:小七初中畢業了,要讓她去DG(地名)XX那打工。

我把這事轉述給我媽,我媽很生氣地對我爺爺說,孩子的事,我和她爸會負責,你不要去說什麼。

村裡人一直勸我爸媽,女孩子初中畢業就行,不用讓她讀那麼高(學歷)的書。

儘管如此,我爸媽還是讓我讀了高中。

等我高考後,要上大學了,又有人來勸我爸媽,不要讓她再去上大學了,兩個兒子都沒上大學,讓女兒去讀大學有啥用。

好在母親、父親、弟弟們支持,我還是去讀大學了。

3.關於房子

大學畢業後,一家人的努力,家裡在農村老家蓋了一棟房子。因為面積小,一樓只有客廳、廚房。

二樓、三樓,各兩間臥室。

搬新家那天,村裡人都在問:兩個兒子各分哪一層?

好在我大弟弟明事理,他說沒有分,現在大家有得住就行。

然後在我面前狠狠地說,這些人閒著沒事,分了姐姐住哪裡。

在農村,總是感受著重男輕女,同時他們也愛去建議別人也應該這樣。

好在父親母親的支持,讓我心裡好受一些。同時,父母親也影響著弟弟們,兒子女兒對他們來說都一樣。


林小七Se7en


現在這個年代,相信很多有弟弟的女孩都很苦惱吧?!對啊,我就是一個有弟弟的孩子……

  我看過一篇文章,說媽媽不給女兒飯吃:兒子吃冰欺凌,女兒只能看;女兒偷吃油渣,被灌燙油;女兒偷吃雞食,嘴巴被縫起來;人家給女兒吃的,人走了,媽媽用小錘砸手指;二歲就被逼洗衣服,還被掐……最後,5歲半的小女兒死了,死的很可憐……

  或許有人就哭了……

  我也是很無奈。

  2歲,得知弟弟的出生,我呀,欣喜若狂。當5歲開始,我得到了不同的“待遇”。

  當我5歲的那個春節,很早(幾乎只有6:00),媽媽就拉開被子,惡狠狠的說:“多大了,還賴床?快給我起來擦地!”我淚眼汪汪,小聲地說:“才6:00啊……”媽媽越來越兇:“6點?我們以前每天5點就要起來,你再不起來,我就打你了!”我哽咽著,慢悠悠的穿起衣服……

  到了樓下,天啊!天啊!地上全是泥水!忽然,弟弟跳到了泥上,媽媽急匆匆地跑來:“哎呀!‘小皇帝’,不要再玩泥土了!太髒啦!”一抱起弟弟,就是親親熱熱的,我停了下來,直溜溜的望著弟弟和媽媽。媽媽忽然瞪了我一眼:“還不趕緊擦地!馬上親戚就來了!”我大聲地哭號起來:“這是弟弟弄的!”“還嘴硬?弟弟才3歲,怎麼掃地?恩?”我委屈極了,淚水滴到了土裡,不禁想起三歲的那一年……

  三歲,我抱著親愛的弟弟跑來跑去,蹦來蹦去,像只小兔子。爸爸開懷大笑:“今後啊,咱們然然就可以照顧羽羽了哦!”我笑微微的說:“當然啦!”忽然,一不小心,絆上了媽媽放在地板上的鉗子,摔了一跤,天啊!腳出血了!我緊張的哭起來。弟弟呢,安然無恙地躺在懷裡,樂呵呵的“咯咯咯”笑個不停。誰知,爸爸準備來扶我和弟弟,媽媽就直衝來,我哭著喊:“媽媽,然然疼,媽媽抱抱然然!”誰知,媽媽抱起了弟弟,兇巴巴的說:“多大了!連小孩子都不會抱啊?!還要我抱你?!弟弟要是受傷了,你就死定了!”好在弟弟沒有受傷……

  同樣是三歲,弟弟和我大大不同,他是家裡的“小皇帝”,而我呢,只能捱打、受罵。我多希望弟弟不在啊?!哪怕限期只有1秒!寫著寫著,我忽然想起了昨天那件事……

  那一早,媽媽就出去買菜, 我起得很早,打開電視津津有味的看。

  弟弟起來了,他大聲的喊:“快把遙控給我!我要看動畫片!”“馬上啦~我這大結局看完就OK~”“休想!快!!!”“好啦~給你!”弟弟才罷休。

  算了,唉!誰讓我苦呢?

  “嗚嗚嗚!壞姐姐!看那麼久!我的電視結束了!”

  媽媽回來了,看見泣不成聲,上前一問,弟弟哭著說:“姐姐……不給我看電視……現在……結束了!”媽媽一聽,就狠狠的抄起木棍,往我背上狠狠一拍,這一棍,我的心都徹底碎了……

  我生病,媽媽不理不睬;弟弟生命,媽媽就說我沒帶好……

  各位女哈,你們的媽媽是不是也是如何????你們是否過得也不好????




稍微有點兒皮




秀秀購物分享


有,到現在都感受頗深,記憶深刻。

我從小就是我奶奶帶大的,所有人的認知都是我奶奶比較疼我。因為平時的一些小事什麼的,我奶奶都是向著我的。

直到後來發生一件小事,讓我現在都忘不掉。當時奶奶生病了,都是我在家照顧她。我那時應該也只有6歲7歲不到。後來來了好多親戚來看我奶奶,帶了酸奶。那個時候酸奶還不像現在一樣到處可見。她放在她的床頭,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不小心碰到了。還以為是袋裝的醋。我奶奶立馬就激動了說別動,怎麼那麼好吃。剛好我哥哥在旁邊,說東東給你就是我哥哥。我記得我當時立馬就哭了,哭不是因為沒有喝到酸奶,就是因為心裡委屈。

我覺得我們那裡重男輕女的特別多,而且當父母的還不承認。

希望當父母的千萬不在重男輕女了,男孩女孩都一樣。小的時候可能孩子小不懂事沒有關係,千萬不要忘了她也會長大,會懂事。不讓讓她日後想起來說,我爸爸媽媽從小就偏心只喜歡我弟弟或哥哥。

不知道當父母的心裡那時會是什麼感覺!!!


萌萌生活日記


我就是重男輕女的嚴重受害者。隨著時代的變化,越來越多人認識到生男生女都一樣。可是在我們上一代,重男輕女的思想是很嚴重的。

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我被親生父母遺去。據我養母說,我出生的第三天就被一老婆婆抱到街上集市送人,我三姨看到了抱回來給我媽養。我養母家本來是有兩個哥哥的,那年代計劃生育很嚴,生兩個男孩後養母就被直接強制做了結紮,本著男女雙全的思想抱養了我。那個年代對於農村一般家庭奶粉這東西是不存在的。還好我二哥比我就大一歲半,他那時還在吃奶,我到這家庭後,媽媽的奶就接著給我吃了,二哥戒奶吃粥去了。

自我懂事起,就知道我和哥哥不一樣,因為我不是媽媽親生的。雖然養父母對我跟兩個哥哥沒啥區別,可是是被烙上了“撿來的”的烙印,我自小就知道自己和兩哥哥不一樣,從小主動幫幹家裡各種活。我讀書後更加的用功勤奮。我記得小時候每次跟二哥吵架時他就說:“你又不是我媽媽生的,你回你媽媽家裡去”每當這時,我就覺得被人點了死穴一樣,哭得特別的傷心難過。我的親生媽媽在哪裡?我該回哪裡去?

再長大以後就一種自己欠著養父母的恩情的思想,以致於後來考上了大學因為考家裡家庭經濟不好,自己主動不上。造就了這輩子最遺憾的事。

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四歲的女兒。我也能體會做母親的心情了,我想親生父母一定也是愛我的,只是受重男輕女思想的殘害,與致於她寧願捨去我也要生個男孩。


秋之風夏之日


你們有過重男輕女的感受嗎?我的回答是沒有,肯定沒有,因為我們家是重女輕男。

先來介紹一下我的家庭背景,父親兄妹五個,我爸是老大下面三個叔叔,一個姑姑。

我從小就知道姑姑最得寵,父親和三個叔叔做什麼都讓著她,因為最小又是女孩。

到了我這一輩,我家一個哥哥一個弟弟,二叔家兩個弟弟,三叔四叔家各一個弟弟。

勿用置疑我是爺爺奶奶的乖孫女,爸爸媽媽的心頭肉,叔叔嬸嬸的開心果。

記得小時候,奶奶經常帶著我去看戲(小時候農村最開心的娛樂項目,老人都愛看,每年過年或村裡有大事,就會請一幫人來唱幾天)我不懂戲,但很愛去,因為那裡賣吃的很多。哥哥弟弟們基本上沒這種待遇。

慢慢長大後哥哥,弟弟也都對我很好,有什麼事都願意和我商量。

記得快結婚時,四叔有一次喝醉了酒,拉著我老公的手一個勁地囑咐“我們家就這一個閨女,你可不能欺負她。”

現在每次回孃家,我都有帶不完的土特產,因為爸爸媽媽給我準備一份,四個嬸嬸又給我準備了另一份。

我的大家庭裡男多女少,所以我的家一直是重女輕男。


用戶身邊的小故事


我老婆的父母就是典型的重男輕女,他們家兩兒兩女,我老婆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妹妹,我老婆說她讀完初中就成了家裡的主勞力,而她哥哥卻整天在外浪蕩,什麼事都不用幹,就連犁田、打稻穀和挑牛糞之類本該男人乾的活也全是由她一個女孩子幹。這讓她心裡或多或少對她父母產生怨恨,好在我家幾代下來都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我有兩女一兒,我們從不會因為只有一個兒子而在任何事情上去偏袒兒子,有好吃的三人一起吃,好玩的大家一起玩,誰做錯事了該批評就批評…俗話說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兒子女兒同樣對待。



王者智慧講生活點滴


雖然我生在一個不太重男輕女的家庭,並且我一直樂觀地相信重男輕女的話題就像是女孩要裹腳一樣,早已成為過去式。可是從樊勝美到蘇明玉,從梅豔芳到秋瓷炫,從虛擬到現實,重男輕女一直沒有離開。

這麼多年,我以為我的父母的不會重男輕女,並且因為我比哥哥乖,比哥哥學業優秀,所以爸爸媽媽都以我為榮,甚至我一度認為父母會希望我來養老,但我結婚後的一連串事情,讓我徹底覺得父母還是重男輕女的:

“為什麼哥哥結婚,你就願意花四五十萬幫哥哥付首付款,而我結婚,你們一分也不墊補,還說這個錢全部該婆家出,這是為了我好,幫我爭取利益?掙面子?”

“為什麼我哥哥的孩子你就可以全程帶著,而我的孩子沒人帶的時候,你卻說:要你婆婆公公來帶,我們帶他們會不高興!”

“為什麼我哥新房裝修的時候,我爸可以幫忙去裝修,我的房子裝修的時候:你們還是找裝修公司吧,你爸裝修的你們可能看不上!”

父母聽了先是一臉詫異,然後是滿臉失望,“我們以為你是乖女兒,應該能夠體諒父母的難處,沒想到你這麼愛計較,真叫我們失望”。

以前聽到父母這麼說,我總是會自責,覺得是自己的問題,沒有盡到做女兒的責任,可是看了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的《情感勒索》,我明白了這是情感勒索者慣用的伎倆,而我正在被父母打著親情的幌子進行著情感勒索。

父母手中有張王牌,叫親情,他們知道我想要,所以這張牌成了勒索的工具。

父母手中還有張牌,叫不孝,他們知我怕這個,所以這張牌成了懲罰的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