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雲:保險機構應精準把握“後疫情”投資機遇

人民網北京3月25日電(申佳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保險業在發揮扶危濟困功能的同時,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如何化危機為生機,變挑戰為奮戰成為行業當前思考最多的問題。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指出,疫情將給保險業帶來短期衝擊,機構應堅持價值投資,做好中長期佈局,精準把握“後疫情時期”保險資金的投資機遇,實現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為探尋保險業未來發展路徑,助力企業渡過難關,恢復正常生產秩序,“金臺圓桌”人民戰疫?企業對策共商會邀請來自保險行業的企業代表及專家,共議時下困境,交流突破之道,為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本期“金臺圓桌”由人民網主辦,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協辦。

本次會議通過“人民在線通”視頻系統召開,9位企業代表以及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南開大學的多位專家學者參與討論。

疫情給保險行業帶來短中長期“集合挑戰”

曹德雲強調,“當前,本次疫情與其對經濟金融市場運行的影響持續在全球蔓延。不可否認,疫情給保險業帶來的短期衝擊是顯而易見的。”

他指出,從負債端看,今年一季度保費規模增長將遇到挑戰。根據銀保監會公佈的數據,今年一月份保費規模同比增長6.84%,較去年同期的24%大幅下降,而2月份的情況將更加困難,這對保險業的現金流和流動性管理都提出了很大的考驗。

從資產端看,保險資產管理業將面臨著短、中、長期的“集合挑戰”。

他認為,一是隨著境外疫情擴散蔓延,海外市場的波動加劇“共振”傳導,短期內股市和債市都將持續面臨震盪行情;二是企業受疫情衝擊經營困難,償債能力受到影響,持續考驗行業風險管理水平;三是市場利率下行加速,並預計將中長期處於低位,債券配置空間收窄,優質項目和資產稀缺,投資收益走低,保險資產配置難度以及潛在利差損和流動性風險加大;四是中後臺業務承受較大挑戰,特別在疫情期間遠程辦公過程中如何保障系統平穩運行以及投資決策等敏感信息安全,對行業IT基礎設施建設與合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六個建議助力保險業應對疫情挑戰

曹德雲指出,面對疫情,保險資產管理業要主動作為、化危為機、從長計議,平穩有序地跨越特殊時期。同時提出六點建議:

第一,是要繼續充分發揮保險資金特性,堅持中長期佈局。從中長期視角做好保險資產配置和行業長遠發展規劃,追求符合資金特性的長期、持續、穩定的收益,切實維護好保險資產的安全運行。

第二,要精準把握“後疫情時期”保險資金的投資機遇。“後疫情時期,新基建與新技術、新消費、新服務和醫養健等一同將成為保險資金投資的關注重點。保險資金要充分發揮長資金、大資金、穩資金優勢,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參與,持續加大對國家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有效延伸保險投資上下游產業服務鏈條,進一步強化自身發展韌性。”他強調。

第三是要順應政策導向加速提升保險資金運用質效。保險機構要充分利用好政策空間,運用好資金運用的自主權,優化資產配置比例,豐富投資產品類型,不斷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和資產管理水平。

第四是要多措並舉應對低利率帶來的風險挑戰。曹德雲指出,行業首要任務是要抓住保險業經營的核心,做好資產負債匹配管理;要著力控制好負債成本,有效防範利差損風險;要根據市場情況和各公司能力,科學優化權益資產、另類資產和境外資產比例,盡求穩定投資收益;要繼續強化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管理,將風控規則和措施貫穿投前、投中、投後各個環節;還要提升投資和創新能力,在低利率時期妥善兼顧風險和收益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提升低利率環境應對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五是要加速深化金融科技與保險資產管理的融合水平。曹德雲提到,本次疫情再次凸顯了金融科技的重要性。保險機構要充分結合行業金融科技和大資管業務發展趨勢,找準切入點,精選擁有好技術和好平臺的優秀實踐在行業落地推廣。

第六是要穩妥有序深化保險資產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針對當前疫情影響和低利率環境,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研究市場趨勢和行業定位,提升保險資金運用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和科技化水平。

曹德雲還表示,要加大保險資管產品創新力度,特別是要在服務醫養健、服務養老金管理等領域,充分突出行業產品的優勢專長。要強化提升投研能力和風控能力,進一步優化業務配置結構,開拓第三方業務,夯實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多元投資、責任投資”的理念,全面增強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綜合質效。

本文源自人民網-金融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