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書,聽了很多課,卻寫不好一篇文章?趕緊遠離這3個誤區

關注火蟲課代表,一篇文章解決一個問題,幫你遠離成長誤區。


01、寫作新手的困擾

一位微信好友發私信問我:“我參加了很多寫作訓練營,都說通過寫作可以月入過萬,可我現在連一篇文章都寫不完整。你覺得是我太笨了,還是課程有問題呢?”

當我問他訓練營其他學員成績怎麼樣時。他說,有的能賺幾千元錢,但大多數都和他一樣,屬於小透明,沒有什麼亮眼成績。

當我問他有沒有分析過和那些優秀學員的差距在哪時。他說,優秀學員的文章我看過,寫得不算好,但基本上保持1-2天一篇。

當我問他上一篇文章的完成日期時。他說,今年還沒寫過文章,最近看到很多朋友在做寫作副業,想著要不要重新開始寫作。

……

看完這段對話,你應該也能判斷出這位好友為什麼只能看著別人通過寫作賺錢了吧?

其實大多數人的起點都是一樣的,都是從0到1,從小白到資深。那些聽了很多課,懂得很多道理,卻只能見證別人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速成主義者”,想著通過一門課程直接到達人生巔峰。天底下大概只有一門課程能有做到如此吧,那就是冥想,幻想自己可以不勞而獲。

每一個知名的作家都是從寫作新手開始的,只要找到對的方向堅持寫作,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作家。以前的那些作家,大多數都是自己摸索著成長,成長過程中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相比之下,我們真的很幸運,可以通過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快速找到入門訣竅。只要在學習寫作過程中,你能擺脫學習的誤區,提升寫作能力,通過寫作變現並非難事。

看了很多書,聽了很多課,卻寫不好一篇文章?趕緊遠離這3個誤區


02、寫作新手容易淪陷的三大誤區

秋葉大叔說:“很多人把本該打磨才華和天賦的時間,浪費在為自己尋求一個最好的方向上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並不擁擠,因為大部分人都坐在路邊想,這條路是否適合自己。”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很多人看上去真的很努力,每天學習打卡,同步參加好幾個訓練營,忙得不可開交。一段時間後,別人都通過學到的知識升值加薪,他仍在幾個訓練營週轉,彷佛永遠有學不完的課程。

努力當然沒錯,但是通過製造努力的假象來麻痺自己,並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長。那麼,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需要避免哪些“假象努力”的誤區呢?

1、課程誤區:重理論輕實踐

現在開課真的太方便了,只要把自己學過的知識和看過的書,綜合包裝一下,就變成了自己的課程。很多講師講起理論來頭頭是道,卻沒有拿得出手的案例。報名這樣的課程,你能學到的也就是一套架構而已,學完之後完全不知道具體該如何執行。

我們聽課,聽得不只是一堂課,而是要透過這堂課學習前輩們的成功經驗。在買課時如果你只是被15個寫作技巧,33個寫作套路這樣的宣傳所吸引,那麼你所能收穫的也就只有這些技巧。就像小時候背課文一樣,如果無法理解其中的意思,就算你背的再好,也拿不到高分。寫作亦是如此,如果你不瞭解寫作背後的思考路徑,盲目的使用套路,最後只會寫出一篇不堪入目的“四不像”。

成長的最優路徑,就是學習別人的成功案例。一名操盤過成功案例的講師,不一定能把學員教得很好,但一名滿腹理論技巧,自己都沒有成功的人,是絕對教不了你如何成功的。講師有貓膩,付費須謹慎!

看了很多書,聽了很多課,卻寫不好一篇文章?趕緊遠離這3個誤區

2、執行誤區:重記憶輕思考

一學就會,一用就廢。每次聽課時,覺得講師教的知識點非常有用,按照這個模版寫文章不爆都難。可當退出課程,打開電腦開始寫作時,卻遲遲不知道該寫什麼。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卡殼的現象,主要是因為以下三點:

不懂裝懂:知道講師講過的知識點,你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可比如,寫標題的技巧,講師給了你一大堆標題公式,你只知道按這些公式來寫,卻不知道背後的原理什麼。仔細思考一下,你會發現其實很多標題都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如功利心、好奇心、八卦心等。

學而不思:很多人在學習時,遵循量變就能產生質變的原理,認為學的多就能學到好。報名了一大堆課程,投入了很多金錢和時間,卻發現學了那麼多知識,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沒有任何改善。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學習不光是體力活,拼的不是誰更能吃苦,而是善於學以致用的思考能力。

學而不用:很多道理聽起來容易,可你不去實操,這些知識永遠不會變成你的。知識囤積的再多,你也不會變得更有智慧。就像紙上談兵的趙括,自幼讀兵法,談起兵法來連身經百戰的趙父都自愧不如,可因為缺乏實戰經驗,一上戰場就中了敵人的奸計,導致全軍覆沒。

看了很多書,聽了很多課,卻寫不好一篇文章?趕緊遠離這3個誤區


3、選擇誤區:邏輯混亂,消化不良

每位講師的經驗和閱歷不同,總結出來的學習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針對新手如何開始練習寫作,有的講師認為先寫短句,然後把短句變長句,最後變成一個段落。有的講師可能一上來就會讓你寫一整篇文章,讓你在寫作時,找出自己的薄弱點,不斷寫不斷優化。

很多學員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就會陷入困境中,兩位講師說得都很有道理,可是自己該聽誰的呢?

這種現象被稱為手錶定律,原指人在擁有兩塊手錶時,並不能幫他精準地判斷時間,反而會給看時間人造成混亂,不知道以那塊表的時間為準。寫作時,當學員發現兩位老師的方法相悖時,就會產生混亂,結果可能什麼都沒練好。

當然,兩種選擇可能都沒錯,關鍵是學習者需要根據個人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如果你對自己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很容易選用不適合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效率變低,甚至可能喪失學習動力。

比如,你畢業幾年後都沒有完成寫過一篇文章,突然讓你寫一篇五千字的長文,你肯定會抓狂的。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方法,才能日漸優秀。

看了很多書,聽了很多課,卻寫不好一篇文章?趕緊遠離這3個誤區


03、擺脫誤區,精進寫作力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瞭解到新手寫作最容易犯的三大誤區:重理論輕實踐,重記憶輕思考,重方法輕邏輯。只要擺脫這些學習誤區,我們才能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讓寫作能力得到質的飛躍。

1、 篩選優質課程,遠離錯誤觀念

選擇優質的講師,學習就成功了一半。因為優秀的講師在他的領域已經摸爬滾打多年,通過自己的努力才做出一番成績。學習他的成功經驗,遠比自己在失敗的經驗中總結成功效率更高。

如何通過講師篩選出一名優質的課程呢?

第一、 短時間內瞭解講師的所有資料

當你看到一名講師的寫作課,覺得很有吸引力時,不要急著報名。可以先在全網搜索他的個人資料,如百度、知乎、微博等。查看他以往的個人成績、經歷和成長故事等等,通過這些資料你大概就能判斷出這門課程的含金量。

https://www.toutiao.com/i6807704155084292616/

第二、理智選擇,降低試錯成本

如果這位講師出過書,可以在讀書APP上搜索免費資源,如果實在找不到免費渠道,就在豆瓣、噹噹上了解他的書。通過平臺的評分和讀者的留言,可以判斷這本書的質量如何,要是各方面都不錯,果斷入手。

一本書最多幾十元錢,一天時間就能看完,而一個訓練營基本上要30天,這樣可以將試錯成本降到最低。

蟲蟲作為一名資深課代表,悄咪咪地告訴你個秘密,很多作者的書基本上是課程改的,或是根據課程內容改編成 一本書。孰先孰後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你有足夠的自學能力,完全可以通過閱讀自學成才。

你要是覺得看完書之後一知半解,還是不知道該如何運用書本的知識,或是你認為自己自制力太差,沒辦法獨自完成學習,那你就可以報名訓練營,和同頻的小夥伴一起成長。

第三、 明確學習目的,提升學習效率

參加過學習訓練營的同學,應該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剛開始社群的學習氛圍很好,作業完成率也很高,一段時間很多同學就沒有之前那麼積極了,作業也不做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報名學習時,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所以,無論報名什麼課程,想要提高學習效率,需要明確學習的目的。

在參加訓練時可以通過提問法明確目標,比如,這門課主要是教什麼的,你為什麼要學這門課,你希望從這門課中學習到哪些知識,你將如何運用這些知識?有了清晰的目標之後,你就會更有動力學習,學習效果不言而喻。

看了很多書,聽了很多課,卻寫不好一篇文章?趕緊遠離這3個誤區


2、 學以致用,刻意練習內化知識

一門課程是一門學科的濃縮和這位講師的經驗沉澱,除非你天資聰穎,不然是不可能通過聽幾節課就完全掌握課程的精髓。想要徹底消化知識要點,我們需要進行長期的刻意練習,在實踐·總結·優化中將這些知識融入你的身體,成為你能力的一部分。

管理學中有一條蘑菇定律,原指蘑菇生長在潮溼陰暗的地方,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接受各種考驗,面臨自生自滅的階段。但它只要熬過成長期,就能變得又高又大,享受陽光雨露。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天才也不是速成的,成長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日積月累的努力,才能讓你在某個領域有所成績。

在《愛情公寓5》中有這樣一段情節:

胡一菲和美嘉吃著同一塊櫻桃蛋糕,室友們問他們好吃嗎?

胡一菲:“入口絲滑,甜而不膩。”

美嘉:“入口即化。”

胡一菲:“酸酸甜甜的櫻桃配上奶油十分爽口,酸味又製造了更有層次的口感。”

美嘉:“入口即化。”

胡一菲:“其實製造摜奶油的過程,就是尋找平衡點的過程,時間太長太短都不行,跟建立自信一樣,我們必須找到事業愛情的平衡點,才能成為優雅獨立的女性。”

美嘉:“你們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美嘉對這塊蛋糕的評價始終停留在表面的入口即化,而胡一菲吃完蛋糕後,能準確描述出蛋糕的美味之處,還能將蛋糕的製作工藝與獨立女性鏈接起來。當然,胡一菲的口才並不是天生的,而是長期的學習和訓練中積累的。


端正學習態度很重要,不要妄想通過一堂課,自己就能掌握講師的核心技能,像講師一樣年薪百萬。就像一位演員,不可能聽完周迅的分享,就能成為一代影后。


學完一個技巧,一定要及時運用,在點滴積累中鞏固自己的知識,那些聽過的課才算沒有白學。那如何將知識運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呢?

首先,濃縮輸入精華:在聽課時一定要認真做筆記,把講師講得知識要點記錄下來。可以使用康奈爾筆記法,把一張紙分為三個區域,知識區、概括區和思考區,在知識區記錄課程的內容,在概括區用自己的話對要點進行總結,這樣印象會更加深刻。

然後,植入觀點想法:掌握了課程的知識要點後,提煉新知內容,主要是你以前沒有接觸過的這些想法,思考這些知識能運用在哪些地方,該如何融入到你的知識體系中

,對於這堂課你是否還有不清楚點,將這些記錄在你的思考區中。

最後,及時升級迭代:知識和電子設備一樣,需要定期更新,才能保持高效運轉。學會了一項技能,要在運用中發掘它的優勢與不足,去蕪存箐,把學到的經驗與有用的舊知識相融合,才能總結出一套最適合你的打法。

看了很多書,聽了很多課,卻寫不好一篇文章?趕緊遠離這3個誤區


3、 建立學習里程碑,逐一攻克目標

學習過程中,堅持並不難,難的是沒希望的堅持。前方的路對我們來說是未知的、遙遠的,離理想中的目標會有一段很長的距離,如果我們只盯著終點,而忽視成長的過程,成長期間很容易陷入一種盲目焦慮的狀態。

想要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我們需要在學習的出發點與終點之間建立多個里程碑,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成長,才能更快更好的完成目標。

“里程碑”原指道路兩旁刻有數字的固定標誌,每隔一段距離便設立一個,便於行人清晰地計算出還需要多長時間到到達終點。很多500強公司的高管會採用“里程碑目標管理法”,管理手頭的項目,讓自己更高效的完成任務。

在學習中我們可以如何借鑑“里程碑目標管理法”呢?

第一步:明確里程碑的終點

第二步:將大終點拆分為多個小終點

第三步:明確到達終點的路徑

第四步: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排序

第五步:檢驗學習成果

比如,你的目標是半年內達到通過頭條寫作實現月入過萬的目標。註冊頭條後,你會發現頭條變現的方式有圖文,有獎徵文、微頭條、悟空問答等,想要更快的完成目標,最好的方式是把月入過萬的目標分攤到每一項上。作為新手的你,最易上手的就是中青雲、寫爆文,等粉絲過萬後就可以開通微頭條收益,悟空問答通過認證後開通問答收益……當你的變現途徑一項項成功解鎖後,你的目標就容易完成啦。

設定里程碑需要遵循由易到難、由小到大、由先到後,這三項原則。當你把一個大目標拆分為多個小目標,並且逐一攻破時,你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對自己更有信心。完成一個個小目標後,你離終極就越來越近了。

寫在最後:

人生就像是一場馬拉松,跑得慢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要穩。優質的課程就像是學習中的一張綠卡,可以幫助我們掌握正確的入門技巧,少走很多彎路。但不要過度依賴於一門好課,只有在學習中不斷實踐總結,優化經驗,我們才能得以爆發式地成長。


關注火蟲課代表,幫你遠離成長誤區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評論、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