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家庭教育“专家”泛滥现象?

宝宝最摇摆


我是有点龅牙的小胡老师:一线教育工作者/具有多年教育教学经验


我认为家庭教育“专家”泛滥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方面,由于网络的普及,人们发表观点越来越方便,其中一部分人为了快速获得大家的认可,选择以“专家”自诩,也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专家”。这也导致社会上不但“教育专家”泛滥,各个方面也都出现了很多“专家”。

另一方面,家长们对下一代普遍寄予很高的期望,因此对于教育(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文化知识教育)都越来越关注,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中,关于对孩子的文化知识的辅导可以交给老师;而家庭教育这一方面,因为在孩子心中没有人可以替代父母的地位,所以很难有人可以代替父母发挥作用,所以有心的家长们会更多关注家庭教育知识的内容来帮助孩子成长。因此也出现了很多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士分享自己的知识来为家长们提供帮助。

因为教育关乎到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未来,“教育”专家的水平则相比其他专家,更被普通大众重视,随着教育专家数量的增加,人们开始关心“教育”专家的质量。


综合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负责任的家长们也都认识到家庭教育方法不再单一,也愿意更多地探讨家庭教育的多种可能性;同时网络的普及,人们更方便的交流,出现了更多的家庭教育“专家”,另外,由于“专家”数量的增加,也让家长们开始担心起“专家”的质量。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果您有更多观点,欢迎评论交流,谢谢!


有点龅牙的小胡老师


家庭教育应该是很容易掌握的一门学问,到如今好像各说各有理。成就了一些专家。为什么呢?不是我小题大做,现代家庭教育也折射出社会的多方面的现象和在这种现象中父母的价值的改变。由于父母的价值观的改变不同,所以就出现了家庭教育多样化方式与方法。

为什么说家庭教育是一门很容易掌握的学问呢?只要不参杂社会现象诸因素,操作起来比较规范与简单。

一、引导孩子的道德观形成,需要父母以身作则,通过故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父母的一举一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二、正面教育,及时肯定孩子们的成绩。让孩子感受到,获得成绩后的重视和尊重,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态度;

三、多陪陪孩子走出家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在通过自身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讲解,在玩耍中培养孩子敬畏大自然、研究大自然的兴趣,热爱大自然;

四、积极参加幼儿、少儿科普活动,使其引起神秘的追求,从而转换为对科技的追求;

五、经常向孩子普及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作息习惯;

六、参加幼儿园后,要教会孩子尊重老师,认真听课,下课后能融合到班上的小朋友中间去,和其它小朋友搞好关系,好东西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七、正确处理孩子们之间的不愉快,保持积极的心态。把坏事变为好事,让孩子们受到教育;

八、不断的观察孩子的变化,针对孩子本身的爱好,有选择性的进行专业培养,最初主要目的只是陶冶情操,看发展选择继不继续;

九、经常辅导孩子学习,诱导孩子得出答案,培训孩子思维的逻辑能力,不断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十、多陪孩子参观各大优秀的大学学府,正确引导孩子获得更多知识的途径与自豪感,促使孩子树立一个近期目标,自律学习,自律拼搏;

我想家庭教育无外乎就是这几点,做好了,你的孩子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昔日的港湾


教育这个领域本身门槛就低。说起来可能有这几个方面原因:

首先,教育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会有孩子,有孩子就会有家庭教育,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往往都是想当然地去怎么做。结果,就会有不少问题。于是,一些人就顺应潮流地成为“专家”,借机会抛售自己的观点。

其次,教育是长期效果。专家说的不一定对,可是短期也看不出来。有的人,深谙此道,所以信口开河,反正又出不了大事。如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比如治病救人,这些人是万万不敢胡说八道的,那是要负责任的。

再者,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也是重要原因。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可以很方便地发表言论。而教育这个领域最容易入手,充满着辩证的机会,所以越来越多的专家就应运而生。


十尺楼


简单。中国有教育问题的家庭不少,成功的家庭教育也不少。都多。少年强则中国强,有经验的人越多,这方面明白的人越多,中国就越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