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穿破了衣服也不换,朱元璋直夸是清官,刘伯温却说“此人留不得!”为什么?

秉烛读春秋


朱元璋的一生就好像开了挂一样,不论是面对再凶恶的对手,不论是面对再厉害的敌人,只要他继续的坚持,总能够在后来化险为夷。他之所以能够在最后干的出这样的功绩,这是因为他有一双可以识人用人的慧眼,虽然他的一生识人用人无数,但是终究还是看走了一次眼,而他这个看走了眼的人便是张昶。

原本这个人是元朝的官员,可是因为一系列的原因被太祖收编,然后在明初成为了大明的户部侍郎。之所以太祖能够欣赏他,这是因为此人确实是有两把刷子,不仅把明朝的户部治理的是稳稳当当,而且还为人谦和,做事严谨。

有一次太祖在朝中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他破旧的衣服,随即就对这个人大加的赞赏,并直夸此人身为户部的一把手,居然还如此的节俭,简直就是国家之幸,在夸奖结束后,太祖还非常客气的对他大加赏赐。

要知道,太祖的一生是极为的节俭,在做事情的时候,最为忌讳的便是铺张浪费,所以他自己的常服、龙袍也就只有该有的那几套,平时都是喜欢穿着便衣。自己破了的衣服是更不舍得扔,虽然朝中的很多文武百官也大都是贫苦出生,但在接受了封赏后,大都改头换面,将自己的行头换了个遍,可谓是怎么华丽怎么来,怎么好看怎么来,唯有太祖布衣褴褛、忆苦思甜。

可是太祖不知道的是,虽然这位大臣身穿着破衣服,可却不是因为自己的廉洁,不是因为自己的节俭,而是因为他有二心。

在自己被太祖收编以后,在明朝的军队将元朝的余部打的溃败之后,这位本来是前朝之臣,可现在在现朝做事的他,却还没有忘记元朝,还没有忘记当初,他之所以穿着破旧的衣服,不是为了去效仿太祖,而是为了能够让自己时刻的记住旧朝。

果不其然的事情发生了,在朱元璋命人去查一查这个侍郎的家时,无意间在这个人的床下翻到了一张字迹工整的便条,这个便条中写着“身在江南,心在塞北”。

要知道,当时的元朝在明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被直接赶到了塞北大漠中,也就是在那里,他们建立了一个叫做北元的后续王朝和政权。而当时明王朝的中心是在南京,位于江南,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个人的便条中会有江南、塞北的地名,其实当中的意思就是告诉和警醒自己,虽然自己的身体是在给明王朝工作,但是自己的灵魂和精神是绝对的忠诚于当初的元朝,所以他之所以穿着破旧的衣服,其实就是在每天日复一日的提醒自己的不能够忘本,不能够忘记自己曾经的王朝。

太祖在看到了这个便条后,简直就是吓了一大跳,纷纷感叹自己的身边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反动分子,于是便令人拿下了他。

其实就综合的去考虑,这个人的节操是值得我们去敬佩的,毕竟当时的元王朝,早已经被朱元璋赶出了中原,曾经的繁荣和霸气也已经不再了,而且他也在现在的朝代中混的不错,可是他依然还是心系着自己以前的故国,思念着他的蒙古皇帝。这就好比一个人本来是姓唐,可是因为一系列的原因改姓了张,他的改姓不仅没有改变他的地位,还让他上升了一个等级,但是即使是这样,他的心中还是一如既往的思念着自己曾经的姓氏,思念着自己曾经的家庭一样。

这样的气节,我们排除其他的问题来看,其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木剑温不胜


同样一个人,朱元璋看他是清官,刘伯温看他是祸根,最后朱元璋果断地杀掉了他,这个人是谁呢?


他便是张昶!

张昶是元朝末期的户部尚书,在元朝混得风生水起,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可是因为一系列的原因被朱元璋收编,然后在明初成为了大明的户部侍郎。之所以太祖能够欣赏他,这是因为此人确实是有两把刷子,不仅把明朝的户部治理的是稳稳当当,而且还为人谦和,做事严谨。


有一次太祖在朝中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他破旧的衣服,随即就对这个人大加的赞赏,并直夸此人身为户部的一把手,居然还如此的节俭,简直就是国家之幸,在夸奖结束后,太祖还非常客气的对他大加赏赐。

一般说来,自己的大臣穿着旧衣服生活节俭,作为皇帝应该是比较高兴的。


只不过题目中所说的这个人也就是张昶,事实上是有很大问题的,因为刘伯温识破了他的居心,然后在朱元璋心里给他埋下种子!所以最终劝朱元璋杀了他。


那么刘伯温为什么说:“此人留不得”?


但是张昶这个人虽然在替朱元璋工作,但是他却是效忠元朝的。关键是这人也从来不讳言自己是元朝的忠臣,趁着职务之便,和元朝书信往来,老想着回北方。


其实这或许也不能怪张昶,毕竟人家家在北方(宛平),在元朝的官职也不低,原本老婆孩子热炕头,出一次差,被你老朱给扣了,纯属意外。


但是这边厢,朱元璋剃头挑子一头热,一心想收服张昶,想让张昶从内心里愿意给自己干活。所以也经常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筵,经常赐金银绸缎给张昶。这让朱元璋的好兄弟们看得眼红不已。


但是这位张昶生在福中不知福,整天穿着一身旧衣服。这个桥段大家应该非常熟悉,


但是朱元璋却认为,“人才难得啊。”你看到底是元大都来得,不但有学问,而且为官清廉,这是个好官。如果官官如此,我老朱岂不是有福了?这边厢,差点要号召百官向张昶学习了。


此刻刘伯温却说话了,“此人留不得。他这是在给元朝守节呢。”


但是很快一件事情的发生了:


《大明律》编纂与适用在法律方面使用轻典,还是使用重典上,张昶和其他人发生了冲突。

张昶主张用重典,所谓乱世当用重点典;

但是刘基等人认为此刻要发展,就要继续笼络别人,就要轻刑法。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立场不同而已,本质上没有对错之分。但是张昶的悲剧也就开始了。

“劝上重刑法,破兼并之家,多陈厉民之术,欲 上失人心,阴为元计。”

有了刘基等这样的话之后,朱元璋会更信谁的?当然是刘基的,因为在朱元璋的心理,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那便是“赵高”。他认为张昶这是在学赵高。


当时张昶卧病在床,杨宪前往探视,突然得到一份张昶私通元朝的信,立刻上报给朱元璋。朱元璋得知后非常生气,命令大都督府审问张昶,张昶再信的背后写了八个大字。

“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元至正27年6月,朱元璋认为张昶“是无法被再教育”的对象,于是下令诛杀张昶。


“伴君如伴虎”,尤其伴朱元璋的“君”,就更加了。


当刘伯温让朱元璋对张昶埋下怀疑种子时,他便已经在心里有了某种认定。在这种认定下,不管他做什么,就都可以被作为那种认定的论据。


总结:元朝归降朱元璋的大臣张昶,本是一位连衣服都舍不得换、经常穿破衣的清官,可因为朱元璋的“怀疑种子”,他这个优点竟也成了他被诛杀的理由之一。


路之意


朱元璋称帝之后,他手下的一个臣子一直工作兢兢业业,并且长期穿着破旧的衣服。朱元璋还直夸这个人是个大清官,但是刘伯温听说了之后就说要赶快杀掉他,因为他居心叵测,完全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个大臣名叫张昶,本来是元朝的户部尚书,是元顺帝派来作为使臣招降朱元璋的。只不过朱元璋和张昶进行交谈之后,发现张昶这个人非常的有才能,所以将他强行的留下来给自己当官。张昶在朱元璋的阵营留了下来之后,也是非常兢兢业业的工作,看起来似乎是非常感谢朱元璋的知遇之恩。



朱元璋的政权建立之后,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才能够治理好自己的天下。只不过朱元璋的众多手下大部分都出自于底层,对法律这种比较专业的东西了解的实在不多,所以刘伯温向朱元璋推荐了由张昶来制定新政权的法律。朱元璋也觉得这个建议非常的合理,因为所以是元朝的大官,对这方面的知识全面了解的非常的深,所以就任命张昶负责这项制定法律的重任。



张昶也确实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来,让朱元璋也感到比较欣慰。只不过这套法律在实行的时候,让朱元璋感到有点不对劲。因为从朱元璋的角度来看,这套法律有点过于严厉了,并且收的税收比元朝收的还要多。本来朱元璋出自底层,对贪官污吏横征暴敛的官员是非常的痛恨。但是由于张昶一直穿着破旧的衣服,表现出一副大清官的样子出来,所以朱元璋也没怎么去怀疑他。



后来有一次朱元璋就和刘伯温说起这件事,刘伯温立刻劝朱元璋赶快杀掉张昶,因为经过刘伯温的密切关注和监视,发现张昶这个人实在是有点问题。因为他一直怀念着元顺帝,一直想回到元顺帝那边去。并且从他家里搜出了一些相关的信件,其中身在江南心思塞北的言论。而且他制定法律的动机根本就不好,制定出严酷的法律来,就是为了让朱元璋的政权不稳,从而使元朝能够得以复辟。当别人提出异议的时候,他还振振有词的说是乱世就应当采用重典。



朱元璋听到这些之后,自然感觉相当的愤怒,最后就杀掉了张昶,因为在他的阵营里可容不得这样心怀叵测的人存在。


天龙论史


大臣穿破了衣服也不换,朱元璋直夸是清官,刘伯温却说“此人留不得!”这个人就是明初的参知政事张昶。

张昶是元朝旧臣。在“归顺”朱元璋之前,他还是元朝的户部尚书。

朱元璋得势后,元廷知道难以剿灭,便想出了安抚招降之策。于是,户部尚书张昶携郎中马合谋、奏事张琏等三人带着朝廷的旨意,经由方国珍处,来到应天,准备好好给朱元璋做做思想工作。张昶知识渊博,谈吐不凡,令朱元璋印象深刻。史书记载,张昶“智识明敏,熟于前代典故”。几次接触下来,朱元璋越发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朱元璋便暗中留下了张昶,其他人一概杀掉。

当时已是1362年之后,朱元璋已经攻占应天,被百官推举为吴王,正准备对陈友谅和张士诚用兵。对于陈、张二人,朱元璋很有信心,所以在征战之余,朱元璋将心思用在了谋划治国上。国家统一在即,除了重用将才之外,朱元璋还尤为注重招揽治国安邦之才。

张昶就是朱元璋眼中难得的治国人才。在朱元璋身边,张昶被任为参知政事,主要在国家制度、法律建设中出谋划策。明朝初期,朱元璋大力编纂《大明律》,推行重典治国,和张昶的推动也有一定的关系。

有才便也罢了,张昶似乎还是一个难得的清官。他常常穿着破衣服,以节俭示人,给人的印象很好。然而,这些都是表象。洞察秋毫的刘伯温还是发现了诸多异样:

  • 一是张昶在朱元璋耳边一再鼓吹严苛刑罚,重典治国,尤其是对百姓要下狠手。要知道当时是在明初,天下初定,恢复生产,收拢人心已是当务之急。

  • 二是张昶对朱元璋大肆歌功颂德,还屡次劝谏,说天下即将统一,你应该坐镇应天,剩下的仗交给将领们去打就可以了。这话似乎有道理,但当时北元尚在,其心可见一斑。

  • 三是张昶身在明朝,但看起来很不快乐,其内心一定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史料记载,张昶“以元之旧臣,心常怏怏”,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以上这些还不是有效证据。后来,张昶因为“八个字”直接导致了自己的覆灭。当时,张昶卧病在床,杨宪前去探视,发现了与元朝来往的书稿,其中一张字条上写着“身在江南,心思塞北。”这下坚定了朱元璋处死张昶的决心。公元1367年,朱元璋将张昶诛杀。

三国时期,关羽“心在曹营心在汉”。这次张昶“身在江南,心思塞北。”两人命不尽相同。时代在变,张昶结局虽然悲惨,但也是他咎由自取。


史趣


大臣衣服旧了不换,破了打个补丁继续穿,皇帝赏下来的金银绸缎也是能不要就不要,推不了就堆在家里也不用。这是什么人?这是典型的清官呀,是清如镜,明如水的好官。

这件事发生在贪腐成风的明洪武年间,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但是这件事还真的就发生了,这个大臣名叫张昶,是原来元朝的户部尚书,有一次奉旨到南方见朱元璋,因为足智果敢,谋略出众,被朱元璋留在了南京,还给了个参知政事的官,让他帮着参谋国事。

按说张昶人又有才,又特别清廉,他应该是朱元璋最需要的人才,也是朱元璋最喜欢的人才。但是张昶却在最后被朱元璋给杀掉了,杀张昶的建议是诚意伯刘伯温提出来的,而刘伯温要求朱元璋杀张昶的原因居然是因为他那一身破了都不肯换掉的旧衣服。为何?

朱元璋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而刘伯温却看穿了张昶的内心世界,那就是张昶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土,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呀!刘伯温是什么人?民间都已经把他神化了,说他“神机妙算,前知八百年,后知五百载”,大明江山能够建立起来,刘伯温有一大半的功劳。

他发现张昶不仅是破衣服不肯换,有些做法也是极不正常。例如,当时元朝势力还在,大都还没有攻破,张昶却写了很多文章,都是给朱元璋歌功的。并且还上表劝朱元璋,说天下几乎已经差不多定了,剩下的一些小地方,交给大将们去打就行了,皇上您可以安心享受后宫幸福生活了。

朱元璋不是那种安乐享受的帝王,但是他也没有往太多的地方想,刘伯温知道后,马上意识到张昶居心不良。

紧接着张昶又劝朱元璋,乱世要用重典,对普通百姓要狠一点,当时国家残破不堪,百姓急待休养生息,重典之下,岂不是要激起民变么?朱元璋没有听。

但是他对这个张昶已经有所不满,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张昶彻底丢了性命。

那是在天下基本平定之后,朱元璋想把张昶放回去,既不能大用,留着也就没有意思了,只要他没有二心,放回去也就算了。但北边,询问自己的家人在何处。身着破衣,欲效法当年苏武在北海牧羊,以表决心。可偏偏书信最后落在了朱元璋的手里,再加上刘伯温的一番话,让朱元璋最后定了杀张昶的决心。

对于朱元璋来说,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二心的人呆在身边,公元1367年6月,张昶还是穿着那身从元朝带来的的破衣服,被杀了头。刘伯温倒是看穿了张昶,最后要了张昶的命。可是他自己却没有没有看透朱元璋的心思。1375年5月,刘伯温被胡惟庸毒杀,但这是否是朱元璋的授意呢?已成千古难解之谜。


参考资料:《明史·张昶传》《明太祖实录》


小小嬴政


您好,作为一名历史领域的原创作者,我也想在这里跟您分享下我的看法。

题主所说的人是:张昶(chǎng),他是因为“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直想着光复元朝,被明太祖下令处死。

1.张昶

张昶,卒于1367年,宛平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元末明初的政治家,担任过元朝的户部尚书,明朝的参知政事。


2.张昶与朱元璋

元末,天下大乱,义旗纷举。元帝苦于无法平反,遂委派使节,前往各地招抚已成气候的起义军,当时元朝政府派张昶、张琏、马合谋三人来到朱元璋控制的江南地区:吴国,进行招抚。朱元璋派下属,将三人扒光、游街后将三人带到面前,三人何曾受过此等奇耻大辱,张琏、马合谋一见到朱元璋就破口大骂,口不择言,老朱也不是善茬,将二人拉出去就砍了头。这期间唯张昶一言不发,令朱元璋印象深刻。

此前朱元璋就听闻过张昶的贤名,软硬兼施将其留了下来,任命中书省都事一职,并且安排刘伯温、宋濂与其好好共事,意思就是别把张昶当外人,好好带带他,尽快融入这个大家庭。

3.张昶之死

张昶被迫留下后,果不负其名:

昶有才辩,智识明敏

遇到问题:

张昶有干才,智识明敏,熟谙前朝典故,凡国家建置制度,多出其手,裁决如流,事无停滞

在明朝的建设初期的国家制度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且吏治清明,生活简朴到穿破旧衣物,赏赐摆在家里也不用,非常得老朱赏识。而且与同僚亲密,十分友善,然而这些都只是他表面的表演,张昶认为自己饱读诗书,忠君思想异常的牢固,不是真心情愿的为草莽出身的朱元璋(放牛娃出身,甚至要过饭)效命。

张昶,外示诚款,内怀计谋

利用老朱对他的信任,屡屡上书说:哎呀,老朱咱们国家都建立起来了,是时候开始享福了,弄些美人,多享美食。还建议老朱:

破兼并之家,行厉民之术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这群刁民不听话就用刑罚,狠狠得制裁。而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

劝上重刑法,破兼并之家,多陈厉民之术,欲上失人心,阴为元计

做了如此的努力就是为了让老朱失去民心,颠覆大明朝,然而碰到的却是深知民间疾苦的老朱,正摩拳擦掌励精图治的老朱,当然是无功而返了,并且对张昶严加斥责。张昶不知悔改,变本加厉,将元朝的战俘偷偷放走并且:

给以脚力,送至境上,任其还乡

还带信寻找在北方失去联系的妻儿。就算到了这种地步,老朱还是不愿杀了张昶。

王始惜其才,犹欲活之

后来张昶病于卧榻,“好友”杨宪去探望,从张昶家带出了他的手书。

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后杨宪将此手书交给了朱元璋,老朱当场发怒:我如此惜才,始终换不得效忠,只会搞破坏,不可赦,遂杀之。

这就是张昶之死。

我是猫主子说历史,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可以点击关注与我交流互动,感谢你的阅读。


猫主子说历史


明朝建国初期,出现了很多骄兵悍将,仗着赫赫战功便骄奢淫逸起来。相比之下,这位大臣连衣服破了都不换,实在是官场上的清流。可如此清官,刘伯温为何说:“此人留不得!”

难道是刘伯温跟他有私人恩怨,才挟私报复吗?



当然不是。这个清官叫张昶,跟刘伯温没有半点仇怨。那么刘伯温到底是为什么才说出这种话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段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故事讲完之后,各位也就能猜出背后的原因了。

曹操在小沛大败刘备后,关羽被困在土山。先有张辽做说客,后又许三事,声明降汉不降曹,曹丞相才终于将美髯公暂时收于账下。

曹操对关羽有多喜爱不用多说,三国演义中描述是:“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关公。”

这天,曹操发现关羽的绿锦战袍有些旧了,便找人替他量身,选用上好的面料重新给他作了一领。关羽受领之后,穿在了里面,旧袍仍然罩在外面。曹操笑关羽节俭,关羽解释道:

某非俭也。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



故事说到这里就结束了。关羽不何不换旧袍,是思念故主刘备之故。这也是张昶不肯换衣服的原因,只是张昶思念的不是刘备而已。那他思念的是谁呢?

张昶原来是元朝的户部尚书,后来以元使身份去江南会见朱元璋,被他强留在身边听用。可是他的家人俱在北方,他的仕途也是自元朝而起,浓烈的思乡情感一直在他心中压制着。正如关云长一般: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羽不脱旧袍是为了兄长刘备,张昶不换破衣则是为了故土元廷,说到底他是在为消亡的元廷守节。刘伯温是何等样人,怎会看不出这背后的深意。

果然张昶卧病时,杨宪在他家里发现了一封书稿,背面写着八个明志之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正如刘伯温所料,张昶的心从来不在朱明。



念旧重情本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更是一种难得可贵的气节。可惜朱元璋不是曹操,他绝容不下对自己有二心的人。张昶终是难逃一死。

谈古今,说历史,我是Ad哥哥,期待你的关注。


Ad哥哥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为什么同一个大臣穿了破衣服不换在朱元璋和刘伯温口中有两种说法呢?我想他们俩看待这件事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导致了他们俩一个人直夸这个人是个清官,一个人说出了这个人不能留下这样的观点。

首先我们从朱元璋说起,朱元璋直接夸这个人是个清官,是因为朱元璋最恨贪官污吏。当他看到这个人穿着破旧的衣服来上朝的时候,朱元璋当然会夸他是个清官,因为管理比较富裕,比普通老百姓生活过的要好,他们的衣服也是富贵的锦罗绸缎。而此人却不是穿着锦罗绸缎,还穿着破旧的衣服,所以朱元璋由此断定他是一个清官。

然而刘伯温却从现象看到了本质官服在一般场合下是不会随意穿着的,所以说这官服也没有那么容易就变得又破又旧。然而这位官吏却穿了破旧的衣服来上朝,可见这个人的居心确实不一般。


身为一场官员,穿着得体,应该是他最基本要做到的。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清正廉明,特意穿一身破旧的衣服来上朝,可见这个人的手段不一般。所以刘伯温才会告诉朱元璋,此人留不得。

我赞同刘伯温的做法,因为我觉得这样的人留下来必然日后会成为一大祸患身为一国之君,更应该对这些事情做到谨小慎微,要及时的明辨和洞察。总而言之,这样一个为官的人,在任何情况下,横竖怎么看都是留不得的。


江水趣谈


在胡军主演的电视剧《朱元璋》里面,有一个叫做吕昶的老头,相信看过这部剧的人应该还有些印象。

在剧中,他因掌握杨宪的罪证,反遭杨宪陷害,结果快70岁的他,被发配到边关玉锋台,还在途中险些被杨宪同党所杀,幸好刘伯温和朱元璋聪明,料到杨宪的诡计,于是救回吕昶。 后来吕昶还强烈反对朱元璋废除丞相制。

在正史中,吕昶这个人虽然并不存在,但他的诸多事迹却是真实的,他的历史原型叫做张昶,也就是这个题目中的主人公。

张昶原本是元朝的户部尚书,朱元璋当时还只是吴王,有一次张昶奉元廷之命,南下到应天府招降朱元璋。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正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所以非常爱慕和珍惜人才,只要有本事的人,他恨不能都挖到自己的身边留用。

当张昶来到应天府后,朱元璋通过和他交谈,发现张昶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不仅对天下兵马钱粮了如指掌,还熟悉各种律法制度。

于是,朱元璋就直接将张昶扣留在身边,并且对他是百般拉拢,后来朱元璋在南京开国立号建立明朝时,还授予他参知政事的官职,让他参与明初各种律法制度的设计,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明律》。



但是,张昶内心里还是不愿意臣服朱元璋,虽然他也是勤勤恳恳的为朱元璋工作,但他的心却依然还是效忠元朝,甚至他曾多次公开说自己是元朝的忠臣,并且他还趁着职务之便,多次元朝书信往来,想着有朝一日回北方。

当然,这也不能怪张昶,因为他的父母妻儿都在北方(宛平),元朝对他又非常好,而他又是被朱元璋强行扣留。更重要的是,当时朱元璋才仅占据江南之地,元朝还并没有呈现出要灭亡的迹象,张昶自然找不出要效忠朱元璋的理由。

但问题是,朱元璋却还是一门心思想收服张昶,想让张昶从内心里心甘情愿给自己干活。所以他对张昶那真是好得不能再好,总而言之,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筵,各种金银绸缎赏赐不断,一度让朱元璋的好兄弟们看得眼红不已。

然而,这位张昶却是丝毫不为所动,仍然每天穿着他原来的破旧衣服。对于这个情节大家应该很熟悉,因为在《三国演义》里,关羽在归降曹操后,也是这样对待曹操给他的各种赏赐。不过,当时朱元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以为张昶是因为为官清廉才如此。

于是,朱元璋就连夸张昶真是难得的清官,甚至打算号召百官向张昶学习。这时,刘伯温就告诉朱元璋:“此人留不得,他这是在给元朝守节呢!”但朱元璋却不愿意相信,毕竟他对张昶这么好,即便再冷的心也该捂热了吧!



但是,很快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改变了朱元璋的想法。当时,元朝大将王保保将中原的红巾起义军尽数剿灭,张昶便偷偷和他的亲信说:“吾若得归元,仍不失富贵也。”同时,他还暗中使人上书朱元璋,为朱元璋歌功颂德,又劝朱元璋应及时享乐。

当朱元璋看到这些张昶劝他及时享乐的奏折时,心中真的是被伤到了。因为,朱元璋是将张昶当成是国士对待,但张昶却把朱元璋当成是秦二世来糊弄,所以丧心之下的朱元璋就对刘伯温感叹:“张昶的行为,简直就是赵高做派!”

这个时候刘伯温又建议朱元璋杀掉张昶,但朱元璋还是于心不忍,所以还是没有追究张昶的责任。但是,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事,终于让朱元璋动了杀心。

当时,张昶在编纂《大明律》时,对于是用轻典,还是用重典,和其他人发生了冲突。张昶主张用重典,所谓乱世当用重点典;但是刘基等人认为此刻要发展,就要继续笼络别人,就要轻刑法。

从我们旁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似乎只是立场不同,本质上没有对错之分。但其实呢,张昶那绝对是别有用心。



因为,当时朱元璋正处于事业的发展期,正需要用各种手段来笼络各方势力,如果这个时候就用重典,那元朝的旧官僚势力,还有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残余势力,还敢投靠朱元璋吗?

甚至而言,就是朱元璋麾下的那些骄兵悍将,他们的积极性也会被严重挫伤。因为,所谓重典,一般针对的都是那些有权有钱有势的人,只有他们才敢没事挑战法律,广大普通老百姓又哪里敢犯法呢?

而那些有权有钱有势的人,要么就是朱元璋手下的那些骄兵悍将,要么就是元朝的旧官僚势力,要么就是各大地主豪绅。现在,朱元璋还没有统一天下,就想着对他们用重典,这不是典型的自废武功吗?要知道,这些人中,绝大部分人支持朱元璋,绝不是真的要救黎民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而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和富贵。

所以,现在天下都还未定,朱元璋就敢流露出卸磨杀驴的意图,那这些人肯定不会再支持朱元璋,甚至还成为朱元璋的敌人,这样一来,朱元璋的事业恐怕会立马土崩瓦解。张昶作为一个被朱元璋和元朝廷都欣赏的人,他不可能看不出这其中的道理。

所以,当刘伯温告诉朱元璋这个事情后,朱元璋对张昶是真的彻底失望。因为,张昶这是在拿朱元璋对他的信任来给朱元璋下套。换句话说,朱元璋把张昶当成是个人物,而张昶却把朱元璋当成是二傻子玩弄。但此时,朱元璋仍然不打算杀掉张昶,而是想把他放回北方去。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杨宪突然得到一份张昶私通元朝的信,于是他立刻上报给朱元璋。朱元璋看完这封信后非常生气,立马命大都督府审问张昶,张昶则在信的背后写了八个大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自此,朱元璋终于死心,他对着张昶叹道:“彼决意叛矣,是不可赦。”于是在元至正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367年六月,朱元璋下令将参知政事张昶诛杀。


我是赵帅锅


被刘伯温认为留不得的人名为张昶,是元朝时期的户部尚书,明初,也曾任职参知政事,但却是心心念念着北元,后来私通北元,被朱元璋发现,张昶只是回答道,“身在江南,心在塞北。”八个字,说了这八个字,张昶的结局也就定了,死是肯定要死的。

要知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任何人都不能单纯的从表面认识他,就像是本文中的张昶,就是这么一个人,虽然身穿破衣旧服,但心中却有叛国想法。

要说张昶没才能吧,倒也不是,张昶也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只不过这时候的元朝已经灭亡了,留下了个北元在蒙古草原上继续放牧,而朱元璋因为赏识张昶,不愿意流失人才,所以一直留着张昶。

当时的朱元璋尚且没有想出是用重典治国,还是使用轻典治国,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重典治国肯定可以让地方治安更好,但却会使得百姓对朝廷怨声载道,而轻典治国却又相反,很容易就不好管理了。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张昶主动上书

“劝上重刑法,破兼并之家,多陈厉民之术”

张昶的意见很明显,那就是明朝初开,需要使用重典治国,如此才能将国家给治理好了,但他的真实想法却是

“欲上失人心,阴为元计”

打算让朱元璋使用重典治国,失去民心,为元朝开路。

先不说张昶是站在元朝那边的,张昶提出的这条建议,就算是让明朝失了民心,蒙古人也是不可能再次南下的,尽管明朝前期,北方蒙古一直是最大的边患,但蒙古人却无力大举入侵华夏大地,这是注定的事情。即使是明朝失了民心,蒙古人也不可能再南下了,天下苦蒙古久矣,说什么,马背上的蒙古人都不可能再次统治华夏。

虽然满朝文武百官之中,看起来张昶穿的破破烂烂的,好像真的很清廉一样,但明眼人才知道,张昶的清廉不过是一种掩饰而已,虽然张昶表面上是为大明朝的未来着想,但所提出的建议,无不是为推翻明朝做准备。

后来张昶私通北元的事情败露,都事杨宪也从张昶的卧榻之下偷出了“身在江南, 心思塞北”的手书,没过多久,张昶就被处死了。

事实如何暂且不论,从这件事中也能看出,知人知面不知心,某些人或许就像张昶一般,表面上看似清廉,好似一位好官,但实际上却心怀不轨,不可留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