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张馆藏图片,学习龙山时代晚期至夏时期古玉的镂空雕刻鉴定技法

龙山文化到夏代,玉器镂空雕刻形成了独特风格。

一、工痕特征

此期镂空均做直条形或直条拼接成的L形,两端圆钝,多为圆孔,中部亦有钻孔,截面呈波浪状凹凸起伏,镂空形若“连珠”,故可称为圆端镂空或连珠镂空。

这种镂雕形式在后石家河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陶寺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玉器,以及石峁遗址出土玉器上所见较多,是龙山时代晚期到夏时期玉器的重要特征。

7张馆藏图片,学习龙山时代晚期至夏时期古玉的镂空雕刻鉴定技法

如上图,济阳刘台子出土龙山文化璜形玉饰,器内封闭多处镂空,镂空截面凹凸起伏。

7张馆藏图片,学习龙山时代晚期至夏时期古玉的镂空雕刻鉴定技法

玉凤的爪和尾部有简单的连珠形镂空。

7张馆藏图片,学习龙山时代晚期至夏时期古玉的镂空雕刻鉴定技法

上图,整器用较多的连珠镂空凸显凤之造型。

7张馆藏图片,学习龙山时代晚期至夏时期古玉的镂空雕刻鉴定技法

首都博物馆藏龙山文化透雕玉饰,以较多的条形、L形圆端镂空表现复杂的造型。

二、工艺特点

制作时,先要刻划浅细阴线起稿,再打多个圆孔定位,然后采用线具带动潮湿的解玉砂拉搜裁切,或结合磨棒打磨去料,从而将之前的定位圆孔连接作条形连珠状。

7张馆藏图片,学习龙山时代晚期至夏时期古玉的镂空雕刻鉴定技法

如上图,上有20个圆孔,均为双面对钻,当为镂空前定位之用。

7张馆藏图片,学习龙山时代晚期至夏时期古玉的镂空雕刻鉴定技法

俺媳妇的家乡——山东潍坊临朐西朱封出土龙山文化玉簪首,镂空附近隐约可见起稿线。

三、实战分析

7张馆藏图片,学习龙山时代晚期至夏时期古玉的镂空雕刻鉴定技法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人兽形玉雕,以往观点认为是红山文化遗物,然而近年来有学者从造型、纹饰角度论证,其时代当属夏家店下层文化。笔者认为镂空工艺特征对这件人兽形玉器断代有“一锤定音”的作用,神人的云冠、肩头及双腿外侧都采用镂空表现,镂空处均为“连珠状”,截面较厚。这种镂空明显具有夏时期的风格,而区别于红山文化磨制出的“窄缝薄刃状”。玉器表面的瓦沟槽,扁薄如刃的边沿,粗犷、神秘的艺术风格以及玉材特色,都将其地域风格锁定在史前的西辽河流域。因此,将故宫人兽形玉雕的年代断在夏家店下层文化是确切的。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转发,咱们一起来养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