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設科舉考試竟不是為了選拔人才!乾隆說出了他的帝王道

說起《鐵齒銅牙紀曉嵐》,大家都不陌生。該劇一共四部,是古裝幽默歷史題材喜劇,主要講述了大清朝乾隆時期的紀曉嵐與和珅明爭暗鬥、參與破案的智鬥故事。

開設科舉考試竟不是為了選拔人才!乾隆說出了他的帝王道


給人印象很深的是,大清朝的這幾位皇帝,無論是康熙,還是乾隆,都經常微服私訪於民間,體驗民間疾苦,因材施政,所以到了乾隆時期,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漢學在此期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看完這部劇,我們都知道,乾隆時期,和珅和紀曉嵐都是朝中一品大員,皇上的左膀右臂。和珅是軍機大臣,朝中首輔,為官精明強幹,卻也貪得無厭,是大清朝的第一大貪官。而紀曉嵐一生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於詩歌及駢文,長於考證訓詁,在任期間出任《四庫全書》總纂官。晚年內心世界日益封閉,《閱微草堂筆記》正是當時心境的產物。

開設科舉考試竟不是為了選拔人才!乾隆說出了他的帝王道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鐵齒銅牙紀曉嵐》第二部裡面的一個小故事。紀曉嵐身為文官,被乾隆封為大清第一才子,他建議皇上重開恩科,廣招天下才子,為朝廷效力,後來乾隆採用了他的建議。恩科一開,嗅覺靈敏的和珅這時候看到的是白花花的銀子。因為權傾朝野,只要配合地方官給一些貴族子弟“作弊”,就能撈到不少銀子。而紀曉嵐則是站在考生的立場,為了能夠選舉真正有學識的人才,他必須想盡一切辦法肅清考場,給所有考生提供一個公平的考試環境。

開設科舉考試竟不是為了選拔人才!乾隆說出了他的帝王道


直到後面,恩科選舉結束,因為紀曉嵐對和珅包庇考生作弊的百般阻攔,把恩科搞得亂七八糟,紀曉嵐的做法卻完全沒有得到乾隆皇帝的賞識,這時候他才對紀曉嵐說出了他內心所謂的帝王道:

“恩科,所謂恩科,施恩於天下士子,結天下讀書人的歡心,其實科舉的第一要義,既不是選才,也不是優育天下,而是為了牢籠志士,讓天下的聰明人全部進到八股的牢籠中,鑽研章句,白首窮經,這樣的話,能人就不會異想天開,也不容易被歪門兒邪道所惑,那讀書人安定了,天下即使還有人想造反,也不過是些草寇之流,成不了什麼大事”!

紀曉嵐聽完後,一臉懵了,原來他一開始就沒有揣明聖意。

開設科舉考試竟不是為了選拔人才!乾隆說出了他的帝王道


紀曉嵐一心想要為朝廷選拔人才,所以對寒窗學子百般愛護,乾隆正是怕紀曉嵐過分寵了這些讀書人,最後讓他們這些人昌大不捐,自以為是,難以駕馭。

以上內容,基於《鐵齒銅牙紀曉嵐》劇中故事內容所編寫,如有與史實不符之處,請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