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四王专题——王翚《仿赵吴兴春山飞瀑图》真是仿赵孟頫?

《仿赵吴兴春山飞瀑图》(以下简称《春山飞瀑图》)作于清康熙十年辛亥十月,西历1671年,是年王石谷整四十岁。画高二尺六寸,阔近一尺一寸,纸本设色。钱镜塘旧藏,今归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亦有一图,画面、题跋如出一辙,已被证伪。

清初四王专题——王翚《仿赵吴兴春山飞瀑图》真是仿赵孟頫?

清 王翚 《仿赵吴兴春山飞瀑图》

作品概览

此图以青绿法画春山涧谷,画面左实右虚,几成左右中分之势。如此险绝的布局,在王石谷的竖式构图作品中,实属少见。故画幅虽小,而却十分精彩别致。画面左上角,石谷自题:“辛亥冬十月仿赵吴兴春山飞瀑图,乌目山中人石谷子王翚”,钤白文“王翚之印”、朱文“石谷”两印。上方正中,笪重光粗笔大字题“松雪后一人”五字,落“笪重光书”,钤 “江上外史”、“笪在辛”两朱文印。

右侧则是恽寿平题诗:“拂黛罗青山鬼知,春风不动岫云迟。藤花细落松声起,洗耳清泉独坐时。”诗后跋曰:“设色得阴阳相背之理,惟吾友石谷子可胜擅场。盖损益古法、参之造化而洞镜精微,三百年来无是也。恽寿平题。” 钤白文 “正叔”、朱文“寿平”二印。

恽寿平题诗画龙点睛,道出全图之景象及画意:

画面左下角,葱翠的山石之上,“身披”藤萝的古松盘曲如龙,茂叶繁枝探向右方。树下一人着朱色衣衫,独坐岸石之上,似在观瀑听泉。隔溪对望,石壁临流,两峰如拳交错上攀。至高处,主峰如笋,巍然耸立。主峰之下,一瀑如线悬于石壁。瀑布上流一波三折,当自崇山之间河床而来。河床之后,群峰如剑如笏,森森然如朝青冥。右侧画面,山势虽矮而险峻,石壁如刀削斧劈,与左侧山体对峙。两山之间峡谷幽深,树木繁密,似有巨溪洪流蜿蜒其间。山下水雾迷蒙,隐露出一处水口与左边崖石相连。

观此图,有感天地钟灵毓秀之神妙,恽诗“山鬼知”三字,实当为“人不知”也。屈子“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可为石谷此图作注脚。石谷此图画意是否来自屈子《九歌》?不得而知。然恽寿平题诗却赋予了此画浓厚的“文学性”

画面底部左右角,钤有钱镜塘藏画之记三枚:左为“钱氏数青草堂收藏印”、“有何不可”,右为“镜塘鉴赏”。

构图中的信息

王石谷此图布局与马遥父《踏歌图》有神似之处,故乍看之下,有眼熟之感。《踏歌图》左右山峰也呈遥相对峙之势,两峰之间楼阁、古树错落相接,营造出一处“人境”。画面下方的泉口与田埂与王石谷《春山飞瀑图》亦有意似,一则为近,一则为远,彷佛石谷将此处变小推远。

两图的远峰形态,马遥父之山峰尖锐瘦硬,而石谷之山则无圭角,转折多圆。虽画法有异,而总体形态相仿。《踏歌图》作两段留白,而《春山飞瀑图》是三段留白,但其上面的两段留白

与《踏歌图》在处理手法和意指上是一致的

马远在董其昌的“南北宗”提法中属于“北宗”,尽管董其昌在晚年也曾有“沟通南北”的畅想,但“北宗”一直在明末清初文人山水画中遭到排斥。王石谷虽然是董其昌的再传弟子,但他对于各种风格古画的学习较之对于宗派的恪守更为重视。此画面目在王石谷同期作品中非常少见,当是他对北宗学习与探究之后的“谨慎”创作。

清初四王专题——王翚《仿赵吴兴春山飞瀑图》真是仿赵孟頫?

《春山飞瀑图》与《踏歌图》构图比较

赵孟頫山水画的几种形态

既然王石谷写明此画是仿赵孟頫,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赵孟頫山水画的特点与成就。赵孟頫传世的山水画作品不算多,但画法却较为多样。赵孟頫推唐卑宋,探求“古意”,山水画学自王维、二李、董源,亦涉李成。作品画法大致呈四种面貌:

青绿重色画法。《幼舆丘壑图》、《吴兴清远图》及纨扇《江村渔乐图》,这一类作品在画法上源自唐人单钩轮廓而后平涂填彩的方法,比较古奥稚拙。赵孟頫的鞍马类作品,如《浴马图》和《秋郊饮马图》中的配景,基本上也是这种画法。

清初四王专题——王翚《仿赵吴兴春山飞瀑图》真是仿赵孟頫?

元 赵孟頫《幼舆丘壑图》(上)和《吴兴清远图》(下)局部

干笔水墨画法。代表作品是《水村图》、《重江叠嶂图卷》和《双松平远图》。赵孟頫的这类画法,取法于董源和李成,然更重用笔,线条清晰高逸,渲染简淡。黄公望、倪瓒等全从这类画法演变而出。

枯木竹石画法。这类作品原则上不应归入山水一类,但山石竹木画法与山水画法无异,至少可做参考。作品有《秀石疏林图卷》、《枯木竹石图》等。枯木竹石类画法可以理解为赵孟頫山水画的局部特写类作品,他在绘制这类作品时,也更“肆意”于表现书法用笔

独具面貌的设色画法。最著名的就是《鹊华秋色图》,《洞庭东山图》也属于这一类。这一画法结合唐人的稚拙意趣和五代、北宋的皴擦点染,设色清润,代表赵孟頫设色山水的最高成就。

清初四王专题——王翚《仿赵吴兴春山飞瀑图》真是仿赵孟頫?

元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局部

《春山飞瀑图》有无母本?

在梳理了赵孟頫山水画的特征之后,回过头来再细审王石谷的《春山飞瀑图》,我们不难发现,王石谷的作品在线条、造型、设色与构图等诸方面,与赵孟頫的山水画几乎没有相似、相近之处

《春山飞瀑图》勾线皴擦更近乎范宽、李唐、刘松年一路,用笔刚健而略显刻露,与赵孟頫设色山水的圆劲绵长的用笔完全不同。设色方面,《春山飞瀑图》接近《鹊华秋色图》,但渲染更加细腻,色彩过渡也层次清晰、衔接细腻;而《鹊华秋色图》的设色显得简古而明朗。

王石谷仿古,特别是仿元四家的作品,往往能够神形毕肖,而为何这幅仿赵孟頫却有很大的差异呢?王石谷所处时代,赵孟頫作品的存世数量肯定远远多于现在。那么是否意味着赵孟頫有类似《春山飞瀑图》风格的作品存在呢?是否还存在这样的一种可能:王石谷或董其昌将元明时期赵孟頫的赝作认为是真迹而予以模仿?

王石谷仿赵孟頫的青绿山水作品有不少,这些仿作大都可以看出与赵孟頫的渊源与联系,如《仿唐宋元诸家山水册》中之《赵荣禄山居读书图》,此图稿本最早出现在《小中见大册》,王石谷照此稿画过多次。这个画稿出自董其昌,虽非董氏亲笔,但显然受到董氏首肯,是一个有来路的东西。此图与赵孟頫《洞庭东山图》画法相近,据此可以推测“祖本”源自赵孟頫。王石谷在创作《春山飞瀑图》后一年,曾与恽寿平合作《花卉山水册》,里面有一帧《桃花渔艇图》,在题跋中,王石谷写道:“曾见鸥波老人桃花渔艇图,设色全师赵伯驹。偶在房仲书斋背临,似与神合。”赵孟頫的《桃花渔艇图》今已不可见,但在王石谷“背临”中的树木画法、勾云画法,可以看出赵氏的某些特点。然而题跋中的“设色全师赵伯驹”则似与赵氏取法“大小李”不一致。

清初四王专题——王翚《仿赵吴兴春山飞瀑图》真是仿赵孟頫?

清 王翚 《赵荣禄山居读书图》(上)与《桃花渔艇图》(下)

王石谷75岁时,画过《仿鸥波老人江村清夏图》,用笔接近赵孟頫,应是有真迹所本。基于这一点,再结合赵孟頫存世作品来看,赵氏并无类似于《春山飞瀑图》这种画法的作品。不然,为何王石谷对《赵荣禄山居读书图》这一图式一画再画,而《春山飞瀑图》之后却再未有相似风格的仿赵作品出现?

至于是否存在将赵孟頫的赝作认作是真迹而予以模仿的这件事,情况更为复杂。中国绘画史上一直存在所谓“概念性绘画”,最典型的就是唐代的王维。在没有照相印刷术的时代,名画的流传局限在非常小的圈子之中,一些名家作品仅靠文字描述得以传播。赵孟頫的绘画,鞍马名气最大,其次是人物、花鸟。山水画,赵孟頫在《双松平远图》的题跋中说:“仆自幼小学书之余,时时戏弄小笔,然于山水独不能工。……仆所作者虽末能与古人比,然视近世画手,则自谓少异耳。”赵孟頫在山水画上投入的精力不多,故自认“不工”,且不从南宋时流。赵氏山水作品不多,青绿山水更少。故赝作或辗转临摹的作品被后人当作临习范本的现象是存在的

检视了王石谷临仿赵孟頫的作品后,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赵孟頫追随唐人画法的《幼舆丘壑图》与《吴兴清远图》这路画法,未出现在王石谷的临仿范围里。而赵氏这一类稚拙风格的作品恰恰最具王石谷追求的“唐人气韵”

由此,可以说明的第一个问题是,王石谷在创作《春山飞瀑图》时,接触到的赵孟頫真迹或复制品应是十分有限的。至少,他所处时代能够看到的赵孟頫作品不会像今天一样全面、完整。这就带出了第二个问题:王石谷此图是仿的伪作,还是王石谷对“赵孟頫青绿山水概念”的发挥?

恽寿平在此画的题跋中给出了答案:“设色得阴阳相背之理,惟吾友石谷子可胜擅场。盖损益古法、参之造化而洞镜精微,三百年来无是也。”

损益古法是我法

《春山飞瀑图》显示出了王石谷成熟的个人画风,特别是宋画用笔的力度与厚度。此图与赵孟頫的某件或某类作品并无直接关系,亦非错临赝本“以讹传讹”。恽寿平题跋中说到的“设色得阴阳相背之理”,是赞扬王石谷设色精妙,能与造化同工。并认为他的设色作品取得的高度,可比美三百年前的赵孟頫(赵孟頫逝世于1322年,王石谷出生于1632年,期间间隔310年)。

赵氏的青绿山水跳过两宋,直入唐人,他的青绿山水呈现的是经过整理、筛选后的文人式的“唐人气韵”(钱选在这方面已开先河)。青绿山水因其“操作复杂”,比起水墨显然要“匠”得多,稍有不慎,便堕恶趣。董其昌说:“李昭道一派,为赵伯驹、伯骕,精工之极,又有士气。后人仿之者,得其工,不能得其雅。若元之丁野夫、钱舜举是已。盖五百年而有仇实父……”董氏只字不提赵孟頫。

其实,赵孟頫的青绿山水确能做到“精工之极,又有士气”,格调更高于赵伯驹、伯骕兄弟。董其昌不提赵孟頫青绿山水的成就,这是出于对赵的偏见。但王石谷却并未继承“太老师”的遗风,而将寻求青绿山水“唐人气韵”的路径对准了赵孟頫。

青绿山水盛行于唐代,可以被看做是唐代山水画的一种“标志”。但能否代表“唐人气韵”,则因王维的存在而显得困难重重。赵孟頫做的事就是将王维与青绿山水结合起来,创作出高度贴近唐、五代古拙画风的、“饱含士气”的青绿山水。同时,为后世确立了“古意”的概念。

通过这些枝枝蔓蔓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王石谷的《春山飞瀑图》并非仿赵孟頫的具体画法而是在设色上遵循赵氏的取法路线而进行的独立创作

文、沈、四王的画上因多题有“仿”、“临”、“摹”、“拟”,而被一些人诟病,认为是以临仿代创作,毫无新意。其实,这种观点既是误解,也是无知

;更是一些人身份“变革”后的傲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