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法学需做好心理准备!!!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一个国家繁荣发展,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学法律的都知道时间比较长,道路比较曲折,所以我们应该明白学法律的孩子究竟他的优势在于哪里,劣势在哪里,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全方位的剖析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看法律行业的优势:律师是一个专业的职业,发展也极为成熟,算得上是一个手艺专业,但是中国的大学教育很难教育出优秀的律师,大多数优秀的律师以老师带徒弟的方式产生,因此建议有当律师想法的理科生本科不要填报法学,本科学习是一门工科专业,硕士学段转到法律专业可能会对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因为这里面会涉及到一些技术领域的关系,必须要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的律师才可以从事的,那么法律专业是文科专业当中为数不多的可以称之为能学一门手艺的专业,但是中国大学的法学教育与实际市场需求差别太大,从事法律研究的大学教师和专业的律师可谓天壤之别,所以一般情况来说比较认为判断法学专业是否能够成为法律专业的人才就会因人而异了,例如记忆能力强,演讲能力强,逻辑思维缜密的学生可能很快就会把法律这门专业学到手,但是对以上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来说,可能读法学专业就学不到一定手艺。

法律专业的劣势其实显而易见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难度是极大的,目前国内大概有225万名左右的律师,每年新增人数是700人,法律学的本科生招生在12万人左右,师范考试通过率在13%,算上法学类的硕士,每年能够通过师范考试的学生只占到法学当中的20%,并且这其中的20%的法学生当中至少有一半以上会选择从事公安,检察,法院的工作,拿到律师资格证直接从事律师工作的人其实并不是特别多,那么从律师的个人特质要求来看呢,律师的职业要求是很高的,不但要求极强的考试能力,还必须要求超强的个人表达沟通和演讲能力,换句话来说律师必须同时具有高智商,高情商和高考商缺一不可。即使拥有了基本的个人能力,还需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炼,最关键的问题是一旦本科学了法学专业,那意味着考生毕业之后就一定要走为数不多的三条路之一,那就是律师,公务员和公司法务,我们现在国内的法律门槛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虽然中国的师范考试通过率大概只有20%,但是和其他国家相比,通过率已经是很高的了,像日本韩国通过率常年大概是有3%左右,德国人一生只有2次的师范考试机会,但是中国的律师行业特点就是进去的门槛高, 那么考试也是更高的,大事需要成为合格的律师就要长时间的磨练,成为一名挣钱的律师,那就更难了,律师行业存在严重的二八线,所以相对来说法律是一个比较长且比较难的职业,所以即使通过示范考试成为了一名律师,并不能很快有合理的收入,那么律师本科毕业后5年左右的时间磨练技术和积累个人人脉,经过磨练的律师才有可能成为一名挣钱的律师,那么律师的风险也是很大的,多数律师是需要很长的成长历练的空间,除了存在长时间的生存压力之外,一些特殊类型的律师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行政诉讼,律师的风险还来自律师道德操守与社会种种潜规则的相互博弈。

对于一些有志于成为律师这个职业的考生来说重点考虑中国政法大学与西南政法大学两所高校,这两所高校的分数都不高,而且这两所高校又是国内公检法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摇篮,对于政法律师系统来说,校友自然是重要的,因为高考成绩考不上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可以选择二本院校的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再考上这两所学校的研究生,那么考研研究生对于法学专业最大 的好处是不考数学,仅有考背诵和记忆的学科包括像英语,政治,法学综合,如果考研的背和记忆都有问题的话,那么小编劝各位考生尽量放弃这个专业,不论是考公务员还是律师,背和记忆是基本的能力,如果记忆不好那就一定不要选择法律这个专业,相对来说法学还是一个又漫长又艰难的过程,反过来说,国内没有那些专业毕业后就实现很好就业的,都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这就需要家长和考生在选择大学填志愿的时候帮助考生来缩短成长的距离,看能不能帮孩子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那些仅靠分数填志愿有优势一些,国内毕业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就业的问题,而就业也是高中生填报志愿面临的一个关键点。

好了,本期关于报考法学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感兴趣可以点个关注加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