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二0二0年三月三日鄭州新鄭拜祖大典之際——

*

禮拜人文始祖黃帝吧,

守望中華家園的後代子孫!

這筆永恆的資產——

在中國中原鄭州新鄭植根;

永遠繼承下去吧,

全世界所有的華人!

這塊神聖的地方——

炎黃文化豐富而厚深。

藤纏樹呵,

青藤生長會靠吸收樹的養分!

樹連根呵,

樹木靠根才會長得高聳入雲;

同根、同祖、同源華夏人——

永遠認知根在中原!

情繫中原,

對中原故里的感情至愛至深。

根深葉茂呵,

棵棵大樹能夠長成森林!

葉落歸根喲,

落葉漚變會成為樹木的滋養品;

追根求源,認祖歸宗,

祭拜大典——

海內外華人拳拳赤子心!。

這塊根地喲,

在古都新鄭——中原的腹心!

早在八千年前,

這裡就有裴李崗文化的先民繁衍生存;

這塊根地喲,

是中華五千年文明長河的源頭,

黃帝打敗蚩尤後就在此建國問津。

這塊根地喲,

三月三日這一天!

黃帝在這裡被擁戴為第一個天子聖君;

這塊根地喲,

建立過有熊帝國、國都有熊——

在歷史的西泰山,

當今的新鄭西北門。

這塊根地喲,

融合了各部落圖騰,

組成龍的國旗!

從此黃帝劃疆封號,

巨龍開始長吟;

這塊根地喲,

是國家建立的肇始地!

從此中華民族的第一個王朝,

開始把歷史牽引。

這塊根地喲,

中國國家一整套法律、

法規在這裡制定!

各路諸侯通過、

簽約、一致都遵;

這塊根地喲,

兩千七百多年前,

春秋戰國鄭韓兩國故城依然聳立!

極其珍貴的地下文物——

都在此遺存!

這塊根地喲,

為紀念黃帝功德,

傳承炎黃文化!

每年三月三——

聚集了龍的傳人。

這塊根地喲,

那沸騰的山谷啊,

像龍的耳朵一樣聽候聲音;

從此拜祖活動,

形成民俗一直延續至今。

這塊根地喲,

從此就天更藍、

林更綠、

紅日更豔輪!

那清澈的坑、井、湖水啊,

像龍的眼睛一樣望盡黃昏;

這塊根地喲,

閉眼一夢總願大夢沉沉——

夢境裡常常再現歷史戰鬥的煙雲;

這塊根地喲,

好像就是自己的父親——

無限感情比親生的父親還要親;


這塊根地喲,

自己每年都去祭拜——

無比虔誠的心情,

比信仰任何什麼主義都真。

永遠記住陰曆三月三這一天,

每年的陽春時分,

燦爛的日光照射著大地,

和風拂煦吹開人們的心門;

永遠記住前來祭拜的海外華人;

剛入住賓館,

心頭就立馬迴盪起虔誠祭拜的心。


那一年,隨海歸老叔同祭拜,

一路上,話雖不多語意重啊,

字字扣我心:

“異國他鄉,

提起‘三同’,

都禁不住眼眶溼潤,

親切的異口同聲啊,

咱是一家人!

”啊!“一家人”

這話聽這有多真!

這話聽來有多親!

怎能不憶同一根!

啊!“一家人”呵,

說一句:

滿天風雪會化盡,

十冬臘月勝陽春!

再一句:

同根兄弟心相通,

頭次見面如故人——

面對老叔如此吟!

香火點著了,

它用紅色的光點昭告世人:

從現在起,

我又開始新一輪懷念始祖之心;

黃紙燃燒了,

是一份向先族寫的保證書,

從現在起,

我將勇敢踏上新徵塵!

誰去撫平民族的裂痕!

——那就是我們,

用我們的智慧與耐心;

誰去清理腮邊的鬍鬚呀,

誰去滌盪眼中的紅雲!

那還是我們,

用我們的熱忱衝開困陣。

彈奏團結的曲,

聚集五大州華人——

融為一心!

放一股暖流疏通道路,

用溫存的手引線穿針;

唱起和諧的歌,

以注滿心血的聲音——

呼喚陽春!

送益讓利,

用中原鄭州人的純樸——

當好“好客人”。

哦,河南,

曾是所謂不受歡迎的中原人,

如今全國各地的人群,

莫不喜歡來咱地域紮根;

“我驕傲,我是河南人!”


用春風,用溫暖,用自信,

用實際行動——

使我們中原河南、

鄭州人翻了個身!

哦,河南,

曾受水、旱、蝗、湯四害侵襲喲,

又蒙戰亂陰雲!

新中國的車輪,

沒能很塊碾碎原有的貧困;

改革開放的大潮,

開闢了新思維新路徑——

使我們在新浪濤中站穩了腳跟。

哦,河南,

旭日東昇喲,

像發出萬條金!

金光四射著大中原——

一日千里,突飛猛進;

工業農業喲,

如兩條腿走路,

同步發展向前進,

指標攀升,

躍居全國先進省份。

哦,鄭州,

古色古香,

也透出新意,

煥發著綠色青春!

綠衣披霞光,

妖嬈顯豐滿,

雄偉露秀俊;

登上中原福塔頂層,

四處眺望,

到處樹木花草,

市區像罩著金色紗幕的綠色海洋——

不再揚沙塵。

哦,鄭州,曾是一個小縣城,

後成為省會,

也就30多萬人——

如今是集工、商、

貿等為一體的大都市;

商住樓林立,:

老牌商場與新興商業中心融合,

形成商業集散地,

使鄭州成為全國貿易中心。

哦,鄭州,

交通樞紐,

公路四通八達,

銀燕翱翔長空,

位居中原腹心——

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幹線,

交匯於此,

形成了鄭州的特殊地位—,

如今市區已達近千萬人。

哦,鄭州,“少林”,“少林”。

一部《少林寺》電影,

使少林古剎被全球吸引;

少林武術節不斷舉行,

帶動旅遊產業蓬勃發展。

“笑迎天下客,滿意在鄭州”。

一派活力煥發,向榮欣欣。

哦,鄭州,

繽紛的彩雲象花朵,

五彩的鮮花似彩雲。

勤勞勇敢的鄭州人,

手扣手,

肩並肩——

讓古都賦傳統,

新姿映春輝,

未來更漂亮、

更壯麗、

更具綠色、更富詩意,

更吸引人!

怎樣估價皇帝故里古都新鄭這筆財產呢?

讓人感到困難萬分,

祭奠下去——

上難以算準、下無法確認;

怎樣測算商城鄭州這筆無形資產呢?

又讓人實在力不從心!

傳承下去——

千秋萬代有多少人來把根尋?

這筆永恆的資產啊,

是中華文化的指針!

裴李崗文化、皇帝文化、

商都文化和鄭韓文化呀,

都象是一段清醒的引路人;

這塊神奇的根地啊,

是文明出現的起因!

和平、和睦、和諧呀,

都像是一顆明亮的心。

請看:

傳統和開拓、

幸福和青春——

在這裡的歷史圖案中,

永遠是一樣富麗的花紋!

請聽:

歡樂和勞動、

收穫和耕耘——

在這裡的生活樂譜中,

永遠是一樣美妙的強音!

請看:

寒流和春雨、

雪地和花蔭——

在這裡的歷史畫卷中,

永遠是一樣地醒目動人!

請聽:

燕語和風聲、棗濤和雷陣——

在這裡的生活歌曲中,

永遠是一樣地悅耳動人!

我們後代的子孫啊,

新時代的接班人!

屹立在中原鄭州的黃帝始祖,

懷著對我們最深的信任;

我們的道路,

縱然每分鐘都是那麼一帆風順,

也不會一秒鐘——

遺失了中華民族的靈魂……

我們未來的主人啊,

大中國的公民!

屹立在中原鄭州的黃帝始祖,

對我們抱有無窮的信心;

未來的生活,

縱然千百倍地勝過當今,

也不會有一個早上——

忘記了這一代人的拓展艱辛。

一切有出息的後代,

歷來珍視先祖的遺訓,

雖然虛設著他們的靈牌——

但三柱高香卻點燃了黃昏;

一切有出息的後代,

歷來尊重開拓者的苦心,

因此每年都來拂去——

飄落在他們身上的灰塵。

禮拜人文始祖黃帝吧,

守望中華家園的後代子孫!

這筆永恆的資產——

在中原鄭州植根——

激勵全國人!

永遠繼承下去吧,

全世界所有的華人!

這塊神聖的地方——

炎黃文化豐富而厚深——

以古煥發新!

成為全國十大中心城市之_,

未來更會展況出——

新中之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