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事《水滸》

人到中年,遇到百年不遇的疫情,出門不便,覺自然是睡足了。長時間賦閒,思緒也多,年齡的原因吧,總是憶起很多年前的舊事,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人老思故"嗎?

老家在豫東平原一個臨近縣城的鄉村裡;村子不小,人數至少逾千,姓氏約十個,那時的人們善良勤勞,鄰里友愛,真正的民風淳樸。我家斜對面有戶鄰居,有個玩伴,大我一歲,同姓又是近鄰,所以一段時間內,我們都是彼此家的常客。那時農村孩子平常的娛樂,多是捕魚捉鳥,戲水偷瓜,與文化搭得上的,只是有幸看看長輩叔哥們看過閒置的《三俠五義》、《明英烈》及《封神演義》這些長篇,雖然如飢似渴地讀它,但畢竟八九歲齡,所學知識有限,許多生僻字根據無法理解,又無字典查閱,所以這些書看得很是費勁,記憶再好,其中許多章回大多囫圇吞棗,一半一知半解,留下諸多遺憾!一日去鄰居家玩,正是盛夏下午,多遠便望見簡式門樓下幾個大人正在打撲克,喜湊熱鬧的我豈能錯過?走近站定,目光便被這副撲克吸引住了,是《水滸傳》題材的,一盒兩副撲克108張,梁山一百單百將剛好匹配成,堪稱絕妙!(那時條件有限,還未拜讀過《水滸傳》小說)

感嘆施耐庵

幼事《水滸》


幼事《水滸》

的先知先覺和撲克生產設計方的靈動創造…… 大人們正玩得興致極高、爭輸論贏,自己只好拿他們出到桌子上的撲克,抓緊時間看(因為他們很快又要收回洗牌發牌),瞬間眼球便被撲克上的人物深深抓住了,那種由心而發的濃厚興趣簡直不可抑制;那副撲克屬於當年相對粗糙的影印版,但對我的吸引力足夠大了,不誇張地說是具有震撼性的!當天等大人們散場後,在徵得玩伴家人的同意後,自己便拿著每張撲克逐一細緻看,認真程度絕對超過教室閱讀課文;依據人物畫面,先看人物名稱及基本特徵,再記人物綽號…… 只到天黑時分,母親門口喊我回家吃飯,才戀戀不捨、一步一回頭地往家走。那個時候,這副撲克對我的玩伴而言,也十分珍貴,所以自己不自信、也不好意思張口借回家看;這套撲克共兩副,分裝兩個盒子裡,當時心裡嘀咕,小夥伴可以自己留一副,借我一副回家好好研看,又擔心夥伴家大人不同意,自己心裡不情願又張不開口!一路低頭思忖,三百米不到的路,母親數番催促,感覺走了很久!突有電話,未完待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