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春風”暖西山棗農-池州九華農商行

金融“春風”暖西山棗農-池州九華農商行

池州市棠溪鎮西山村西山焦棗

池州市棠溪鎮西山村氣候溫暖溼潤,雨水充沛,土壤疏鬆,雲霧繚繞,這樣特殊的土壤和氣候非常適合棗子的生長環境,故取名“西山焦棗”。西山村位於大山之中的貧困村,地勢險峻,通往鎮上的路又險又窄,棗樹的種植成本高,加上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大部分村民放棄種植外出務工。

近年來,隨著“西山焦棗”品牌的形成,銷路的暢通,返鄉種植棗樹的人也越來越多。在棠溪鎮大力發展焦棗的種植經濟下,西山村棗樹種植規模日益擴大。

為推動西山村“西山焦棗”農業持續健康發展,帶動棗農脫貧致富,在行黨委的統一部署下,池州九華農商銀行始終堅持以深化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產品為宗旨,積極有效解決棗農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為西山村的脫貧工作注入新活力。


金融“春風”暖西山棗農-池州九華農商行

(該行董事長周長明走訪棠溪分理處督導金融支持春耕春種等工作)


主動對接 上門服務“暖”人心

眼下正是為棗樹施肥除蟲的好時節,池州九華農商行棠溪分理處上門服務。和當地村委會對接,瞭解當前焦棗產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金融“春風”暖西山棗農-池州九華農商行

(西山村棗農正在給棗樹施肥除蟲)


在此基礎上,成立調查服務小分隊,按批次對棗農進行走訪調查,與棗農種植戶交談,深入瞭解棗農生產情況和當前的資金需求,為後期開展金融服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滿足需求 信貸資金“硬”支持

棠溪鎮西山村村民汪溢,夫妻二人在江蘇務工多年,為了給孩子創造穩定的生活環境,夫妻二人決定回鄉發展。經過多年的努力,汪溢在自家棗園種植的500棵棗樹,可以製作出近1000公斤的焦棗。

“以前在外面打工,四處求醫治病也存不住錢。孩子大了,爹媽老了,所以選擇回到家鄉。”汪溢說起自己回鄉的原因,“回來後正好遇上推進焦棗振興鄉村計劃,就開始自己種植棗樹。”

汪溢剛開始種植棗樹的時候,開荒山、購置棗苗都要用錢,以前打工的積蓄很快就用完了,資金短缺成了他創業路上的大難題。

金融“春風”暖西山棗農-池州九華農商行

(該行客戶經理棗園實地調查)


棠溪分理處瞭解情況後,組織客戶經理到棗園進行實地考察,給予汪溢授信3萬元資金支持,他的棗園得以繼續發展。領取貸款後,汪溢夫妻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九華農商行的助農政策、及時高效的工作讓貸款像取款一樣方便,沒有你們的支持,我不會有今天的收穫”。汪溢一直對池州九華農商行的支持心存感激。每年的金秋十月,汪溢都會來到分理處,讓大家品嚐他香甜的焦棗,分享他豐收的喜悅。

綠色通道 支持產業“快”發展

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棗農生產發展的影響,池州九華農商行棠溪分理處為棗農貸款開闢綠色通道,簡化貸款手續,縮短辦理時間,加大支農支小信貸輻射面,全力保障棗農生產資金需求。有了堅實的信貸資金支持,很多外出務工人員紛紛選擇留在家鄉發展焦棗產業。截止目前,池州九華農商行棠溪分理處共發放棗農貸款58戶,貸款金額458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