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似锦、苏明玉、樊胜美,凑一部《都挺惨》?原生家庭不该背的锅


近日,孙俪主演的国产剧《安家》,被骂为瞎了这么好的演员。

孙俪饰演的房似锦,空降到一家业绩下滑的门店当店长。表面上看是帮助他们提高业绩,实际上,是上头领导派她来挤掉老店长徐文昌。

房似锦、苏明玉、樊胜美,凑一部《都挺惨》?原生家庭不该背的锅


徐文昌性格温吞,下属们摸鱼的摸鱼,老油条的老油条。房似锦一来,生态全乱了。对职场规则啊,同事相处之道啊,压根不放在眼里。目标极其明确:卖房!业绩!

房似锦扬言3个月没开单就准备滚蛋。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有所行动,而不是在门店里等客户。

像极了那个你最讨厌的领导。

房似锦、苏明玉、樊胜美,凑一部《都挺惨》?原生家庭不该背的锅


在她眼中,成单即正义。她会堵到客户单位拉着人买房,甚至连下属的客户都撬走。对内被同事排挤,对外令客户利益受损。

为了让怀着二胎的妇产科大夫宫蓓蓓住上心仪的房子,提前将一套奇葩的毛坯房根据她的真正需求装修了。

结果很符合宫医生的胃口,成功签单。

房似锦、苏明玉、樊胜美,凑一部《都挺惨》?原生家庭不该背的锅


为什么,她敢这么做?

她明白客户宫蓓蓓需要什么

宫蓓蓓家庭没有太多钱,可她想买学区房、希望有孩子玩耍的空间、希望周边设置配套齐全。而那套挂了10年都卖不掉的“跑道房”,在房似锦的装修下,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全部需求。

房似锦、苏明玉、樊胜美,凑一部《都挺惨》?原生家庭不该背的锅


但是此前,同事“老油条”已经带着客户宫蓓蓓看了十几套房。房似锦说撬就撬,却连一毛的提成都不愿意分享。

房似锦、苏明玉、樊胜美,凑一部《都挺惨》?原生家庭不该背的锅


把一套没人想要的跑道房包装成是“诗和远方”,卖给宫蓓蓓。可徐文昌一语道破她的急功近利:“你有没有想过,以后如果宫大夫一家想卖房,怎么办?”

房似锦、苏明玉、樊胜美,凑一部《都挺惨》?原生家庭不该背的锅


关于房似锦这个人物,编剧六六解释过:“房似锦这个人物本来就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你又不给她钱——她只对给她发钱的人笑,你们难道还没有发现?!”

也就是说,女主房似锦这个人物是非常扁平化的,眼里只有钱没有人。佣金拿到手就算完成交易,不管用什么手段。

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没有人情味的卖房机器?

原来女主房似锦,原名是房四井。

因为是家中的第四个女儿,出生时差点被丢进井里扔掉。

很不受待见。

房似锦、苏明玉、樊胜美,凑一部《都挺惨》?原生家庭不该背的锅


长大后在上海工作,摸爬滚打。

母亲向她要钱,张口就是一百万。

房似锦、苏明玉、樊胜美,凑一部《都挺惨》?原生家庭不该背的锅


女儿不给,就千里迢迢冲到上海的店门口闹事。

房似锦、苏明玉、樊胜美,凑一部《都挺惨》?原生家庭不该背的锅


死缠烂打要的钱,是为了给儿子盖房子。

……

看到这里,我差不多要弃剧了。又是原生家庭出来背锅,又是重男轻女,又是为了帮补家庭无底洞的无奈。

看到这里,我明白了。国产剧里有头脑的职场女主,都是批发来的同一种型号:

苦大仇深,重男轻女

被父母压榨、被全世界背叛

好像如果是正常健康家庭出来的,就不可能成为女一号。

从《欢乐颂》的樊胜美,《都挺好》的苏明玉,到近日的房似锦,都有极强的工作能力,经济上自我独立,都是从底层一步一叩首爬上来的女性 ,但一个个都在自己原生家庭的阴影里,无法脱离。

再接下来,编剧安排的解脱的方式, 就是某天遇到某个完美又仁慈的男人,对其百依百顺,呵护备至,最终与家庭和解。

1 原生家庭很重要

但不是背锅侠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倘若在天有灵,看到他的理论居然在21世纪的中国电视剧中,拥有着最煽情的、几乎是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的力量,不知道他会如何想!

我不建议未婚妹子看国产剧,因为会把人变傻,变负面消极,凡事动不动就拉回原生家庭与悲惨童年。详见下文:

原生家庭受伤的人,看过来

房似锦、苏明玉、樊胜美,凑一部《都挺惨》?原生家庭不该背的锅


雅亿今天在跟一个93年出生的姐妹聊天,发现她很成熟。她告诉我自己是资深留守儿童,面对互相折磨的爷爷奶奶。

她从初中就要照顾癌症卧床的爷爷,奶奶厌弃爷爷恨不得他立刻去死,她要做地里的农活,还要担任班干部……听她讲原生家庭,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么年轻的姑娘是如何活下来的。但是她一直在牧养很多姐妹,一些年龄比她大的抑郁症姐妹都从她得到安慰。

你看。对于每个人来说,成长都是无法反复的一次性的前行,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背负着原生家庭的伤害。没有信仰的力量,我们讨论原生家庭的伤害时,很多人会沉浸在伤害中,继续痛苦或者发泄。

当我们借助信仰的力量,来面对原生家庭并且饶恕所有人时,就是在寻求自我成长、自我治愈的良方。这种自我治愈是种能力,也是种从天而来的力量。

显然,这是国产剧里等着男主来医治的大女主们,所没有的。你会发现,国产剧的大女主骨子里是悲观的、是自我否定的,是对女性身份不自信的。

房似锦、苏明玉、樊胜美,凑一部《都挺惨》?原生家庭不该背的锅


在国产剧里,女人们永远无法凭借真正的信仰,或是自身的力量与外界握手言和,总需要一个不知从何而来莫名其妙的完美男一号——例如卫哲、徐姑姑、贺涵等,前来解救呢?

这就是为什么无数的影视作品,开了“大女主”的头,最后回归到“小女人”的落脚点,明明是职场剧,莫名其妙就变成了感情剧。

还有,要命的一点:女主们对工作,不是热爱,而是谋生。为补上原生家庭的缺口而不得不拼命。这种姿态,不可能把专业人士精益求精的激情与高级脑力劳动所带来的享受表达出来,所以行业剧就不可能演得到位。

这些国产剧,逐渐被中年女性所抛弃。正如作家艾小羊说:

中国电视剧的主要受众为女性,而中国女性,作为全球劳动参与率最高的群体,大多数人是在职场中,实实在在摸爬滚打、打磨成长的。

让居委会大妈似的人物演总裁、店长;让在现实生活中,活不过两集的男主、女主,在剧中完成华丽逆袭,某种意义上,是对在职场中,早已戒了情绪、舞出自己一片天地的中国职业女性的冒犯。

那我们,还讨论电视剧干什么呢?

传福音啊!亲,电视剧是一个媒介,让你跟中老年妇女有话可谈。雅亿跟不信主的家人,所能产生最深刻的交流,都是以影视作品为媒介的!

女人间聊感情,要打开心扉又不窥探人家的隐私,聊剧是最好的开场白。

对国产职场剧,我们频频感到尴尬、LOW、匪夷所思的原因,是不是在靠鸡血、运气、圣母心、狗血剧情来推动人物的命运?并且让男主角扮演了救赎主的地位?——以别的来代替耶和华的,她的愁苦必然加增。

对国产剧女主们,“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羡慕其遇到好男人”,是每一位女观众的感觉。从女主身上看到自己的缺乏,是每位女观众的痛点。

当你跟她一起探讨这种感觉的时候,自然而然带出来一个话题:原生家庭的锅,我们要如何背?

接下来,你可以讲自己的见证了——我不是国产剧女主角,但我遇到的救赎主如何改变了我的心境、梦想、追求、品味,如何做我职场上随时的帮助?如何让我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工作,一步步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

你我,每个人的经历,就是圣灵编的剧。

在永恒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演戏,演给对国产剧已经疲劳的中国妇女看,也演给天使与圣徒看。

每次,想到这些我都很兴奋,看到中年妇女就禁不住套近乎起来:“嗨,最近你看国产剧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