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香江電影50年》之七1973年(上) 見龍卸甲,百舸爭流

1973年,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前十分別為《七十二家房客》、《猛龍過江》、《龍爭虎鬥》、《應召女郎》、《一樂也》、《風流韻事》、《北地胭脂》、《冷麵虎》、《馬路小英雄》《毒女》。楚原執導的《七十二家房客》壓過爆紅的李小龍實屬難得,李小龍電影生涯最後兩部《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分列二、三位,李翰祥返港後帶起了風月片的新潮流,一年中以《一樂也》、《風流韻事》、《北地胭脂》搶佔三席,而多產的張徹居然沒一部電影擠進前十,如果把李小龍的《猛龍過江》算作上一年度作品的話,張徹導演的《刺馬》才排到了第十,不僅讓人感慨市場的變化是多麼無情,曾經佔據香港影壇半壁江山的張徹武俠電影就這麼悄然退出了舞臺中心。

但1973年對香港影壇來講真正的熱點不是李翰祥的再次崛起,也不是張徹的落寞,而是李小龍的突然離世。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電影女明星丁佩家突然暈倒,然後就再也沒有甦醒過來,7月25日李小龍遺體在九龍殯儀館舉行出殯儀式,不計其數仍不能接受巨龍離開事實的香港市民參與其中,要目送他們的偶像最後一程,萬人空巷。不管是對於剛成立不久的嘉禾公司,還是香港影壇來說李小龍的突然去世無疑是巨大的損失,但任何一個成熟的產業都不可能因為某一個人的缺席而停滯不前,香港電影仍會繼續他的造神行動。

◆見龍卸甲,百舸爭流

本期主題仍是李小龍,雖然香港本土票房年度冠軍是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但從影史地位和個人喜好來講我都要先聊李小龍最後兩部作品《猛龍過江》、《龍爭虎鬥》。

隨著《精武門》的大獲成功,成立不久的嘉禾影業也在香港影壇初步站穩了腳跟,這使得鄒文懷更加倚重李小龍。由於李小龍在拍攝《唐山大兄》、《精武門》時和導演羅維關係緊張,所以嘉禾乾脆支持李小龍自組協和電影有限公司,給予了更大的創作空間。於是1972年5月4日開拍的《猛龍過江》,李小龍獨攬編、導、演於一身,所以本片最能體現李小龍本人對功夫的理解和國際視野。他邀請了全美七屆空手道冠軍羅禮士、韓國合氣道七段及跆拳道六段黃仁值,遠赴羅馬取景。影片不像前兩部作品重點渲染民族情緒,更多地體現了華人面對種族歧視時所體現出來的隱忍、自強以及強大的民族自信,這確實是李小龍做為一個長期在美國打拼華人的情緒體現,事實證明這種表達也能引起觀眾的共鳴。而影片結尾,李小龍與羅禮士兩位真正武者,在恢弘古羅馬鬥獸場的那場足以載入電影史冊的經典一戰更讓人熱血沸騰。片子在1972年12月30日上映之後不出所料地大賣,還刷新了他本人保持的香港電影票房紀錄,達到530多萬港元。李小龍的走紅,香港觀眾或者說華人觀眾從銀幕上體會到了民族自豪感,但看了當時中外影人的不同評價,我們會發現事實上李小龍的定位是有點尷尬的。


《漫談香江電影50年》之七1973年(上) 見龍卸甲,百舸爭流

李小龍和羅禮士的這場決鬥堪稱影史最佳


佩斯里·雷克達爾(西方超級龍迷)是這樣說的:“儘管李小龍否定了廣大接受的中國形象,他的表現卻遵循著西方白人社會為他定下的文化界限,他的吸引人是因為他體現了白人想象中的神秘、奇異而危險的中國。”

而本土武俠導演張徹是這樣說的:“李小龍的“中國功夫”確做到了快、狠、準,極具實戰效應,而同時也優美,節奏感甚強,性格突出,是個異數,故至今仍無第二個李小龍!……我根本懷疑中國的武術之“真功夫”,可能已經失傳!李小龍是個例外,但他的“中國功夫”,其實也不純粹“中國” ……”

李小龍的銀幕上的中國人形象在西方人看來仍然是故有印象,而中國的行內人(武術圈、電影圈)對於李小龍也未必有真正意義上的文化認同。上述觀點可能會引起部分龍迷的不滿,但沒有辦法這就是事情的部分真相。

但無論如何,當時李小龍的銀幕表演已經真正征服了東、西方的觀眾。《猛龍過江》上映前,他的電影日程表便已經排得滿滿當當。1972年九月開始,他邀請了高徒“菲律賓棍王”伊魯山度、NBA巨星“天鉤”賈巴爾、韓國合氣道掌門池漢載陸續拍攝了《死亡遊戲》的高潮打鬥戲份。1972年11月入選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名人堂,這標誌著李小龍武術上的成就獲得國外武術界的權威認證。喜事不斷,1973年美國華納電影公司終於向當初他們看不上眼的李小龍發出了邀約,開拍《龍爭虎鬥》。但片子拍攝完畢後還沒上映李小龍就突然去世了,在華納的推動下影片於1973年8月29日在洛杉磯中國大戲院隆重首映,轟動全美。影片雖然在香港市場沒有取得超越前作的票房成績,而且還被批武打場面毫無新意,但卻在全球市場拿下了兩億多美元累積票房,誠如美國當代電影理論家大衛·波德威爾所說,《龍爭虎鬥》是李小龍作品中最多西方觀眾看過的影片。


《漫談香江電影50年》之七1973年(上) 見龍卸甲,百舸爭流

李小龍很自戀

李小龍在巔峰期驟然離世,仿似一顆流星劃過,但他給香港影壇和世界影壇的影響是深遠的。李小龍離世後,香港影壇急於找人填補空缺,無數的模仿者都失敗了,事實證明李小龍是獨一無二的。借用第二十四香港電影金像獎特刊的評語來結束對一代巨龍的講述。

“無論我們看過幾多李小龍的模仿者電影,看回李小龍,我們都知道世上只有一個李小龍,他是獨一無二的,他的身手和明星魅力,沒有任何模仿者可以企及。作為一個表演者,他的身體表達力,可以媲美任何一個舞蹈家,在銀幕上展現出剛勁敏捷無可匹敵的功夫威力,成為香港電影最大的一個神話。在他短暫功夫電影生涯中,只主演過四部半功夫電影。但這四部半電影卻令嘉禾公司站穩腳跟,稱雄影壇二十多年。也令中國功夫揚威國際,世界各地包括非洲都有他的崇拜者。他甚至使一種罕見的武器—“雙截棍”達到舉世皆知的程度。他的武術無人能成功模仿,卻是香港影壇不斷學習的對象。”

一代巨星李小龍就聊到這兒了,下期接著聊1973年其他香港電影,說說可能是影史上古龍作品最好的詮釋者“千萬大導”楚原。(未完待繼)

《漫談香江電影50年》持續更新中,歡迎同好關注交流。

注:文中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進行刪除。另,此文由本人所撰,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否則本人將通過法律途徑保護自己的相關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