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干貨:一套完整的企業分析全流程操作

1、模板第一項:公司的行業地位分析

也就是了解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我們要尋找和投資的企業一定要是行業龍頭。因為只有行業龍頭才具有最強的競爭優勢和壁壘,如果一個行業裡連龍頭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也很差,更何況行業中的其他二流企業,這樣的行業基本不值得投資。

那麼,公司的行業地位從哪裡能找到相關的信息呢?

我一般最常看的是企業的招股說明書、年報、半年報、行業資訊、券商深度研報。這些資料裡面基本介紹了行業的發展情況,行業中龍頭企業的競爭地位和競爭狀況。

瞭解公司的行業地位,就是了解公司在產業中的競爭地位、市場佔有率、未來發展趨勢和行業增速等內容,就是對公司所屬行業的競爭情況、市場情況、發展前景的瞭解。

2、模板第二項:公司競爭優勢和劣勢分析

這其實和第一項有直接關聯,你搞清了第一項內容,第二項基本也差不多明瞭了。這項內容公司一般在招股書、年報等裡面有介紹,但這裡面也有許多虛的內容,我們需要通過後續的跟蹤驗證。

例如,有的企業說自己研發優勢非常突出,但你考察其產品的時候,發現早已是過氣的產品,仍然停留在第二代,可能市場早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產品了。

這裡面有許多公司提供的競爭優勢其實不是優勢,而是虛的東西,我們需要通過其產品、盈利能力分析等進行證偽。

至於劣勢,公司往往提的較少,我們只有深入分析行業,進行同行業對比,才能得到公司的差距在哪裡。單看一家公司,往往很難看的明白。

3、模板第三項:募投項目研究

每個公司上市,其實都是為了融資,那麼融資要投向那些項目,這些項目建成後有何影響,都需要我們進行評估。

募投項目研究不僅包括首發IPO融資研究,也包括公司歷次實施的公開、非公開、定增等融資項目研究。

研究的重點是分析公司融資多少、項目投向、預計對未來的影響、何時建成、建設進度跟蹤等等。

尤其是對你自己持有的公司,你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你最起碼應該知道,我買的這個公司還有幾個在建的大型項目,這些項目大致前景如何,一旦建成,對業績預計貢獻幾何。如果不知道,你就是個傻子,說明你是純粹瞎投資,連自己投資公司最起碼的項目進展都不知道,更別提家底有些什麼,你就是無知和傻瓜。因為這很容易理解,你自己在生活中買個廠子,你最起碼也的瞭解這個廠子目前上了幾個項目,產能多大,建設期多長時間,預計建成後產品有沒有競爭力,大致能盈利多少。

尤其是對於上市不久的新股、次新股,要把握投資機會,對於募投項目的進度必須時刻關注跟蹤!

4、模板第四項:公司主業分析

這裡麵包括公司主營業務的構成,佔比分析;主營業務核心產品的營收增幅和毛利率分析;

即:公司主營業務有哪些項目和產品構成,各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如何;這些產品上市以來的營收增長情況如何,毛利率情況如何。

通過分析這些主營產品的結構比例、增長情況、毛利率變化,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在增強還是在減弱。

5、模板第五項:公司的成長性分析

成長性分析的重點就是營收和淨利的增長分析,我們要求營收和淨利增長最好越高越好。同時二者增長儘量協調一致,這是最理想的情況;其次是營收增長較慢,但利潤增長較快;最差的是營收、淨利不增長或負增長。

營收增長較慢,但淨利增長較快的情況,這個重點說一下。這裡面有幾種情況:

1、行業可能本身增長有限,但行業存在一定的門檻,少數企業在行業門檻的保護下,雖然營收增長有限,但競爭相對緩和,因而毛利率能不斷提高,利潤增長超越營收增長;

2、公司本身增速一般,但企業管理能力突出,費用控制能力較強,造成淨利增速遠超營收增速,但長遠看這是不可持續的,費用的壓縮有一定的限度。

像今年我投資的勁嘉股份和東風股份,這兩家企業都屬於煙標印刷企業,該行業增長非常緩慢,但特點是行業具有門檻,這確保了行業中的少數企業即使在營收增速一般的情況下,毛利率依然能不斷提高,造成淨利增速超越營收增速,這些公司的日子過得非常舒服,競爭相對緩和,盈利能力非常突出。

當然,長期來看,只有營收增長前提下的淨利增長,才是高質量的增長。因為無論是通過壓縮成本費用帶來的利潤增長還是靠提價、提升毛利率帶來的淨利成長,長期來看都是不可持續的,只有營收增長才是唯一的高質量增長的途徑!

6、模板第六項: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是企業財報分析的核心內容和重點,通過這項分析,我們基本能夠確定公司有沒有競爭優勢,競爭優勢是在增強還是在減弱;公司的運營模式大致是什麼樣的;公司的運營效率和負債水平如何。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的核心指標是:公司自上市以來毛利率、淨利率、ROE、ROA、ROIC的變化趨勢;同時要對ROE進行拆解分析(即進行杜邦分析),從而識別企業ROE變化的主導因素是什麼,究竟是銷售淨利率、總資產週轉率還是負債槓桿的作用,同時可以大致識別企業的運營模式究竟是高利潤模式、高週轉模式還是高槓杆模式。

7、模板第七項:企業營運能力分析

企業營運能力的分析其核心就是通過對企業應收賬款週轉率、存貨週轉率和總資產週轉率的分析,瞭解企業的運營效率,識別管理層的管理營運水平。

重點是對上市以來企業應收賬款週轉率、存貨週轉率、總資產週轉率進行對比分析,依據其變化趨勢,大致分析企業的營運水平的變化。金融圈的乾貨文章、模塊知識、實務課程助您成為金融界的實力派!歡迎關注金融乾貨!

8、模板第八項:企業資產負債分析

資產負債表的分析其實就是對企業家底的分析和摸底。這個分析的核心是把握住企業資產負債表的整體概貌,是資產比較優良、負債較低;還是資產一般,負債很高。

分析要點:

1.看公司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數字情況,有個整體印象;

2.看資產中的大項: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存貨、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的佔比情況,從而識別企業是輕資產企業還是重資產企業,是現金結算模式還是賒銷模式;是高存貨企業還是低存貨企業;

3.看負債中的大項:有無短期大額借款、有無大額預收款。其中大額預收款往往體現了企業超強的競爭優勢,可以佔用上下游的貨款來發展自己。

9、模板第九項:企業現金流分析

現金流是企業的血液,失去現金流的企業很快會供血不足導致破產,因此現金流是企業的生命之源。

在對現金流量表分析的時候,我們重點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1.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分析。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經營性現金流入-經營性現金流出,淨額為正,說明與經營有關的收入大於與經營有關的支出,沒有產生入不敷出的情況,總體有現金流入,這是企業現金流供血正常的第一個表現。

2.自由現金流分析。自由現金流=經營性現金流淨額-資本性支出,這個其實就是在經營現金流的基礎上考慮了公司必須花費在維持或擴張業務上的資金。自由現金流為正的企業,可以給公司的融資帶來很大的彈性,它可以不依賴資本市場的融資來進行擴張,因為自己的現金非常充足;而自由現金流為負的企業,往往需要舉債或其他手段來維持擴張或保持地位,這給企業的發展蒙上了陰影。

3.淨利潤現金含量指標。這個指標=經營活動現金流/淨利潤,如果長期大於1,說明企業的利潤實實在在收到了現金,是企業強勢和現金充足的表現。

4.銷售收入的現金含量指標。該指標=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營業收入,如果持續大於1,說明企業的營收是實實在在的現款現貨交易,而不是賒銷產生的;如果持續小於1,則說明企業的銷售有可能是放寬了信用政策,進行了大量賒銷,企業只能通過賒銷佔領市場,是企業產品弱勢的表現。

10、模板第十項:企業看點(股價驅動因素)

其核心是挖掘企業最新的看點,這些看點可以是企業的新產品、新模式、新佈局、新需求、新技術,總之是和市場當時的熱門題材結合十分緊密或資本市場特別關注的政策相關的一些因素。有了這樣的因素,企業就等於埋了炸藥,隨時都可能引爆。

11、模板第十一項:企業估值分析

估值分析的核心是找到企業價值的窪地,也就是尋找企業低估的理由。我個人常用的估值方法有:歷史估值法、市值估值法、PB法。

歷史估值法多用於上市有一段時間的企業,容易找到估值中樞作為參考,不適合新股和次新股;市值估值法,多用於新股和次新股,這一估值方法的原理從企業的業務佈局和行業前景預判企業未來市值的提升空間,多用於發展初期的小企業。

此外,PB估值法也是我經常參考的估值方法,相對於PE,我更願意參考PB,因為PB的B是淨資產,相對穩定,而PE的E是利潤,很容易受人為因素調節,參考意義不大。

企業分析的模板就講到這裡,利用這一模板,你可以分析任何你投資的企業,你可以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你可以知道企業有沒有價值,有沒有競爭優勢和壁壘,估值如何,是否存在窪地等等。

財務分析報告是對企業經營狀況、資金運作的綜合概括和高度反映。然而要寫出一份高質量的財務分析報告並非易事,以下六點值得注意:

01 報告閱讀的對象要明白並分析

報告閱讀對象不同,報告的寫作應因人而異。比如,提供給財務部領導可以專業化一些,而提供給其它部門領導尤其對本專業相當陌生的領導的報告則要力求通俗一些; 同時提供給不同層次閱讀對象的分析報告,則要求分析人員在寫作時準確把握好報告的框架結構和分析層次,以滿足不同閱讀者的需要。再如,報告分析的範圍若是某一部門或二級公司,分析的內容可以稍細、具體一些;而分析的對象若是整個集團公司,則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練,不能對所有問題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幾個重點問題進行分析即可。

02 讀者對信息的需求要充分領會

記得有一次與業務部門領導溝通,他深有感觸地談到:你們給我的財務分析報告,內容很多,寫得也很長,應該說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遺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獲得的信息卻太少。我們每月辛辛苦苦做出來的分析報告原本是要為業務服務的,可事實上呢?問題出在哪?我認為,寫好財務分析報告的前提是財務分析人員要儘可能地多與領導溝通,捕獲他們“真正瞭解的信息”。

03 清晰框架和分析思路報告

財務分析報告的框架具體如下:報告目錄—重要提示—報告摘要—具體分析—問題重點綜述及相應的改進措施。“具體分析”部分,是報告分析的核心內容。“具體分析”部分的寫作如何,關鍵性地決定了本報告的分析質量和檔次。要想使這一部分寫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分析思路。財務報告的分析思路是:總體指標分析—集團總部情況分析—各二級公司情況分析; 在每一部分裡,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計分析展開;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銷售情況分析—成本控制情況分析展開。如此層層分解,環環相扣,各部分間及每部分內部都存在著緊密的勾稽關係。

04 緊密結合業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財務人員在做分析報告時,由於不瞭解業務,往往閉門造車,並由此陷入就數據論數據的被動局面,得出來的分析結論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強調的一點是:各種財務數據並不僅僅地通常意義上數字的簡單拼湊和加總。每一個財務數據背後都寓示著非常生動的增減、費用的發生、負債的償還等。財務分析人員通過對業務的瞭解和明察,並具備對財務數據敏感性的職業判斷,即可判斷經濟業務發生的合理性、合規性,由此寫出來的分析報告也就能真正為業務部門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財務數據畢竟只是一箇中介,因而財務數據為對象的分析報告就數據論數據,報告的重要質量特徵“相關性”受挫,對決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難以談起。

05 分析手法不單一

如何才能將報告寫活並有自己的特色?這裡僅介紹兩點

(一)分析要遵循差異—原因分析—建議措施原則。因為撰寫財務分析報告的根本目的不僅僅是停留在反映問題、揭示問題上,而是要通過對問題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決辦法,真正擔負起“財務參謀”的重要角色。唯此,報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昇華。

(二)對具體問題的分析採用交集原則和重要性原則並存手法揭示異常情況。例如,某公司有36個駐外機構,為分析各駐外機構某月費用控制情況和工作效率,我們以“人均差旅費”作為評價指標之一。在分析時,採用比較分析法(本月與上月比較)從增長額(絕對數)、增長率(相對數)兩方面比較以揭示費用異常及效率低下的駐外機構,我們分別對費用增長前十位(定義為集合A)及增長率前十位(定義為集合B)的駐外機構進行了排名,並定義集合C=A∩B,則集合C中駐外機構將是我們重點分析的對象之一,這就是“交集原則”。然而,交集原則並有一定能夠揭示出全部費用異常的駐外機構,為此“重要性原則”顯得必不可少。在運用交集原則時,頭腦中要有重要性原則的意識;在運用重要性原則時,同樣少有了閃集思想。總而言之,財務分析人員要始終“抓重點問題、主要問題”,在辯證法上體現為兩點論基礎上的重點論。

06 其它問題應注意

(1)企業政策。

對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來公司大的方針政策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在吃透公司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在分析中還應儘可能地立足當前,瞄準未來,以使分析報告發揮“導航器”作用;

(2)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競爭資料。

財務人員在平時的工作當中,應多一點了解國家宏觀經濟環境尤其是儘可能捕捉、蒐集同行業競爭對手資料。因為,公司最終面對地是複雜多變的市場,在這個大市場裡,任何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或行業競爭對手政策的改變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公司的競爭力甚至決定著公司的命運;

(3)勿輕意下結論。

財務分析人員在報告中的所有結論性詞語對報告閱讀者的影響相當之大,如果財務人員在分析中草率地下結論,很可能形成誤導。如目前在國內許多公司裡核算還不規範,費用的實際發生期與報銷期往往不一致,如果財務分析人員不瞭解核算的時滯差,則很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

(4)行文風格。

分析報告的行文要儘可能流暢、通順、簡明、精練,避免口語化、冗長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