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王朝的江山是怎么来的?

锐哥G1108


公元581年,北周相国杨坚迫使自己的外孙、9岁的周静帝退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在北周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了隋朝。

在当时,北周王朝已腐败不堪,民不聊生,处处刀兵四起,杨坚一派,其实已是众望所归的人物,因而,北周静帝就把皇帝之位,以禅让之名,给了杨坚。杨坚登基称帝,建立了隋朝,北周就此灭亡。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开国功臣,战功卓著。北周武帝的时候,杨忠官居大将军,还被封为随国公,杨坚是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

杨坚本来是北周的臣子,据说在杨坚出生时,就有一位寺中尼姑告诉他的家人:“这孩子很有来历,不能放在一般的房子里。”于是杨家就把杨坚放在一间密室中抚养,还说:“这孩子有朝一日一定能得到天下!”

杨坚本来自称随王,但因随字不吉利,便改国号为隋,杨坚即是隋文帝。

但是称帝之后的杨坚面对的,实际上是一个四分五裂的烂摊子。

隋朝建立初期,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北面的突厥频频南下,虎视眈眈;南方的陈朝,偏安东南一角,尽力顽抗;东北的高丽也野心勃勃,企图吞并中原的土地。

不过,隋朝征服北方,南方的过程却很迅速。北方突厥因为多年内乱,加上荒灾严重,无力抵抗,不多久,隋朝的军队便获得了胜利。而后南下灭陈国,平定江南,又征战高丽。

公元587年,文帝灭掉后梁的割据势力,扫除了向陈进军的障碍。公元588年,隋文帝诏告天下,历数陈后主的罪恶,以瓦解陈军斗志,为战争做好舆论准备。之后,文帝令儿子杨广率兵50多万兵分8路,南下攻陈。

公元589年初,隋将韩擒虎、贺若弼率军渡江,分两路攻入建康。后主和张贵妃、孔贵妃躲到景阳殿的枯井中,最终还是当了俘虏,陈朝灭亡。自西晋以来的分裂局面结束了,南北又归于统一,全国进入稳定时期。

“开皇”是隋文帝的第一个年号,共二十年(581年—600年)。开皇年间,隋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使得政治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推行均田制,重编户籍,削弱豪强势力,简化行政机构,加强皇权的同时也增强了国力。当时各粮仓储粮都有数百上千万石,其丰实程度甚至超过两汉盛世。

同时,经过南北朝时期,各少数民族与汉族进一步融合,民族关系融洽。隋文帝本人又勤政节俭,约束臣下甚严。因此在开皇年间,全国迅速呈现出繁荣盛况,史称“开皇之治”。

隋王朝时期是封建社会中华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全盛黄金期,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这个朝代也是在中国历朝历代中绝无仅有的让日本对中国称臣朝贡的唯一时刻。

补充知识点:

隋文帝对南北朝后期的官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即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别掌握执行、决策和审议大权,互相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

612年,由于高句丽王不服从隋炀帝的要求前来朝见,第二次隋高战争爆发,隋炀帝杨广御驾亲征。

利用刚建成的大运河,隋炀帝将各地士兵集中在北京(涿郡)。据《隋书》记载,此次共动员了大约113万的作战部队,负责后勤和运输的人员估计在300万到500万之间。隋朝大军由于人数庞大,用了40天才从北京出发完毕,行进的部队绵延400公里。

然而隋军5个月没拿下辽东城。隋炀帝于是改变策略。在同辽东的高句丽军作战的同时,另派30多万陆军和20万海军攻打高句丽的首都平壤。隋朝海军先于陆军到达了大同江。简单交锋后,高句丽军队假装被击败并向城里撤退。隋军将领中计,带领10万军队开始进攻平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