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樂亭|第6期|「樂亭驕子」宋國生父女與二胡

來源:樂亭文化研究會《讀樂亭》會刊第6期

編者按:文章內容僅作文化交流用,不代表本自媒體觀點

讀樂亭|第6期|「樂亭驕子」宋國生父女與二胡

宋飛。題圖來自網絡,僅為配圖

二胡,又稱胡琴,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民族樂器之一,以構造簡潔、便於攜帶、音色優美、音樂表現力和感染力極強等特點,千百年來一直深受中華民族的鐘愛。尤其是近代,二胡的演奏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與完善,使之日臻完美,並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強,逐步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睞,被國外音樂家譽為“兩根弦的樂器之皇”。

縱觀中國音樂歷史,在二胡的傳承教學和演奏方面不乏高人和大師,而在當代中國的二胡界,就湧現出兩位樂亭籍二胡大家,這就是宋國生和他的女兒宋飛。

宋國生先生,1938年生於河北省樂亭縣李家寺村,自幼愛好音樂,少時隨鄉人學拉二胡,樂感超人,1961以優異成績考入天津音樂學院,學業修滿即留校從事民樂教學。

幾十年來,宋國生先生致力於國樂的傳承與教學事業,傾畢生心血,創建了一整套自成體系,集“神、氣、態”於一身的綜合性立體式教學法,培養了一大批二胡演奏人才。在繼承二胡傳統演奏技法的基礎上,先生創造了“雙跳、雙抖、輪弓”等新的技法,極大地豐富了二胡的藝術表現力,多次應邀到國外講學和演出。著有《二胡演奏藝術》等多部專著,出版《宋氏琴韻》、《宋國生二胡專集》、《河南小曲》等唱片、磁帶多種,百餘首二胡練習曲被全國眾多音樂院校選為教材至今還在廣泛使用。

宋國生先生不僅在二胡教學領域堪稱中國大家,在作曲方面也是一位影響深遠的長者。六十年代風靡全國的群眾歌曲《老倆口學毛選》就是先生的作曲精典。宋先生在談音樂創作時曾說過:“從音樂素材上講,我從小生活在民族音樂的海洋中,較早地受到了家鄉的樂亭大鼓、樂亭皮影、評戲、吹歌還有抗日歌曲的薰陶。隨著年齡的增長,從老家來到唐山、天津,認識學習了像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等更多的地方戲,音樂的素材就更廣泛了一些,與此同時,我也接受了一些外國的東西,找出它在表現手法上的規律。我剛開始作的一首歌曲就是以歌頌黨、歌頌領袖、歌頌新生活為題材的二胡曲《如訴曲》,後來又創作了《豫鄉行》、《燕趙春潮》、電視劇音樂《楊三姐告狀》、《三不管》等幾十部音樂作品。”

宋國生先生曾獲“全國二胡比賽三等獎”、“新作品優秀演奏獎”、中國樂器國際比賽“園丁獎”等40餘項,並獲得過“魯迅文藝獎”和“天津市教學楷模”榮譽稱號。

宋國生先生現為天津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主任,碩士生導師,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常務理事。

宋飛,1969年生,自幼受家庭薰陶,跟隨父親宋國生學習二胡演奏,後師從吉桂珍、安如勵、劉明源、王範地等名師學習多種民樂器的演奏,1987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1991年畢業後任中央民族樂團二胡演奏員,1999年讀完碩士研究生後調入中國音樂學院任二胡老師。

宋飛不愧為中國當代二胡演奏的青年領軍人物,她的二胡演奏深沉悠遠、激越奔突,含蘊而不失激情、寧靜而靈動,既師承傳統,又富有創新。她以自己對中國傳統音樂的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通過二胡演奏把欣賞者引領到“意、情、趣”的佳境。她的演出足跡遍佈全國各地以及世界19個國家,並在美國卡內基、德國柏林的愛樂大廳、維也納金色大廳等世界著名音樂殿堂進行精彩的演奏,受到世界當今幾位頂尖級音樂大師的稱道。

在學生時代,宋飛就在父親的指導下,摘取了“首屆中國樂器國際比賽二胡專業組第一名”的桂冠,而後,又屢獲殊榮,曾獲得“中國音樂學院學院大獎”、“文化部優秀青年專家”、“十傑青年”、“2000年全國文聯德藝雙馨藝術家”等榮譽稱號,領銜組建“華韻九芳”民樂團,出版有《宋飛二胡名曲指導》VCD教學片、《長城》等十餘部專輯唱片。

宋飛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二胡協會理事,北京中華傳統音樂學會副會長等職務,全國青聯委員。

宋國生、宋飛父女在二胡教學與演奏方面的業績,在中國民族音樂史上寫下了濃濃的一筆,宋氏父女的藝術成就既是中國二胡的榮耀,也是我們樂亭人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