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张掖拍摄的脱贫致富好剧《一个都不能少》央视热播

全新视角聚焦西部脱贫攻坚

在我省张掖拍摄的脱贫致富好剧《一个都不能少》央视热播

在甘肃张掖拍摄的脱贫致富好剧《一个都不能少》央视热播

《一个都不能少》剧照

每日甘肃网3月26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近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等联合出品的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正在央视一套热播。该剧生动反映了西部地区特别是甘肃推进精准扶贫、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和实际成效,用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反响。

拍摄全程取景我省张掖

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重要指示精神为主旨,以全国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时期为时代背景,讲述了西部贫困地区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的感人故事。

该剧由甘肃走出去的文艺工作者白永成导演,我省著名剧作家曹锐总编剧,知名演员黄品沅、赵君、陈瑾、萨日娜等领衔出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脱贫攻坚佳作全程在我省张掖拍摄,带给了观众独特的西部风情体验和极致的视觉美感享受。剧中讲述了我国西部某地的贫困村“焉支村”合并到本县最富裕的“丹霞村”后,两村村民逐步摒弃过往嫌隙共同走上致富道路的故事。该剧从剧本创作阶段便选择了以真实贴近生活、以鲜活打动观众。

在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先后多次到甘肃、陕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体验生活,白天与当地农民一起劳作,夜晚和基层扶贫干部彻夜深谈,一桩桩、一件件发生在农村和扶贫一线的真实故事最终都成为剧本的创作根基与源泉。其中,担任总编剧的曹锐更是长期在甘肃工作,她还是宕昌县一个贫困村的名誉村长,熟知我国西部地区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了解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状况。

导演:让独特地貌成为甘肃新名片

“剧本打磨了好几年,中间一度很难进行下去,但我从没想过放弃。”《一个都不能少》是具有浓浓西北特点的一部扶贫戏,不但内容丰富有趣,更展现了祖国大西北的美丽,对此白永成也感触颇深:“《一个都不能少》对我来说不只是一部影视作品,更像是我的孩子。”

该剧在画面的呈现上追求极致美感。大场景方面,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造型奇特、苍劲雄浑的冰沟峡谷,山高地阔的扁都口万亩花海等西部著名景点都一一呈现,每一帧画面都自带中国西部美学特征,堪称移动的喀斯特地貌明信片。

小场景方面,既有带有浓郁西北风情的土墙陋屋,也有智能化的新农村小区,两者之间形成的鲜明对比,既是对贫困地区现实变化的刻画,也是对脱贫攻坚成就的展示。

白永成由衷地说:“希望通过本剧将张掖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打造成为甘肃的新名片。这也算是我的一点‘小私心’吧,除了切实想帮助偏远地区的农民朋友脱贫,更想让大家了解我的家乡,了解我热爱的这片土地。”

总编剧:寻找自己的真命题

“百姓的面孔,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面孔;百姓的精神文明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形象的高度,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创作一部脱贫攻坚题材的电视作品,要把提升广大农民精神文明度,作为一块不可缺少的切口。”曹锐说。

《一个都不能少》央视一套播出之后,口碑和收视率双丰收,在同时段成功拿下收视率全国第一。整部剧突出了一个“新”字,丹霞村是典型的新农村,这里的村民大多住的是楼房,他们种地也不是简单的种粮食,而是种植有机蔬菜。丹霞村还依托丹霞地貌的优势来开展乡村旅游项目,这样的搞活经济,让丹霞村的风貌日新月异,村民们的生活看着甚至比城里人还要好,刷新了观众对农村的刻板认知。

曹锐感慨地说:“近几年,中央电视台播出多部高品质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对我而言,既是范本,也是难度。因此,我必须实现突围,并要在不断探索与求新中找到自己的真正命题。即使面对打磨出炉的第九稿剧本,我依然仿若站在一个坍塌事故的现场,思考如何将这个超越自己能量的作品重新修复成型,能够呈现于观众。为此,再难,再苦,我也不能放弃。虽然有煎熬,有泪水,但更多的是雄心,是果敢。”

看过作品的观众都会深刻地感受到,这部作品一改生硬、刻板的说教氛围,转而打造了一部观赏性极高的剧集。尤其是,作为绝大多数生活在城市的观众,可能对扶贫、脱贫都是处于字面上的理解。但是,此次经过《一个都不能少》的生动演绎,他们终将可以理解扶贫工作中的艰难和复杂,以及脱贫给村民们带来生活的巨大变化。

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变革

以现实为蓝本,该剧塑造的人物鲜活而立体。退伍回乡的丹霞村党支部书记赵百川善于学习,开拓进取,敢想敢做,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是一名具有军人气质的“领头羊”。

原焉支村党支部书记夏宝生朴实憨厚,工作积极,擅长群众工作,但思想固执守旧,从开始与赵百川格格不入,最后两人变成配合默契一心为百姓的好搭档。原焉支村村委会主任刘东桥忠厚淳朴,吃苦耐劳,工作耐心有毅力,一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选聘大学生村干部付鹏、丁香头脑灵活,触觉敏锐,踌躇满志,积极热情;感情受挫,回乡创业的女青年夏雪,隐忍睿智,助力家乡文创建设。

从这群生活在当代背景下的人物身上,几乎每位观众都能找到熟识的身影,从一些小人物看似平常的喜怒哀乐,映射出在脱贫攻坚大背景下的时代变革。

该剧还将镜头聚焦于当代年轻人以知识改变命运,以文化重塑乡村的崭新视角,试图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全新的中国新农村,一个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的、村民们纷纷迈向小康社会的中国新农村。在描绘当代农村蓬勃发展的同时,将“生态移民”“生态旅游开发”“大学生回乡创业”等内容融会其中,使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共同交织起时代变革的强音。

新农村建设话题引发群众热议

记者了解到,这部作品近日还在张掖市三闸镇庚名村文化广场进行了播放,期间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并引发强烈反响,“生态旅游开发”“提升产业”等时下热门的新农村建设话题引起了群众热议。

“看到剧中熟悉的丹霞地貌、熟悉的生活方式、熟悉的老房子,亲切感油然而生。”一位驻足观看的群众激动地说:“剧中的村和我们的村太像了,感觉住的房子就是咱们这里老百姓的房子,剧中的人也是我们周边的人,令人倍感亲切,更加坚定了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决心。”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庚名村党支部书记朱爱峰也成了这部作品的忠实“粉丝”,他动情地说:“要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依凭的便是拥有筚路蓝缕奋斗精神的人,更需要全体村社干部锐意进取、求真务实,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伟目标作出最大的努力,让庚名村也变成富裕的丹霞村!”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