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什麼叫趙政又叫嬴政,先秦時代的姓氏起源是怎麼樣的?

橙子成長記


前言:先秦時代是以女性中心的母系社會,後代隨母姓,隨時間的推移,一個姓氏的子孫後代增多,且逐漸散居各地,為方便做區分,各分支後代給在姓的基礎上自己又取了一個氏。

先秦時代素來注重禮儀,具有一套嚴格的禮儀限制,例如,古人稱呼一個人時候只能喊名,而不能加姓或者氏,否則是很不禮貌的表現。

秦始皇名政,為嬴姓、趙氏,名字為一個字,那個時候稱呼秦始皇的名字出於禮貌則只會稱呼為“政”,由於後世姓氏的發展,摒棄了姓氏的禮節束縛,『政』叫起來又不太順口,後人則為了代表稱呼為嬴政或趙政。

而扶蘇和胡亥,作為秦始皇后代,均為嬴姓,趙氏,但兩人名字均為兩個字,叫起來朗朗上口,後人稱呼時也就只是喊名子。

秦統一後,姓和氏合併,統稱姓氏,後代隨父姓。有人會問為什麼這麼麻煩,這和社會的發展是分不開的,那我們來探究一下古代的姓氏起源。

姓氏起源

古代姓氏文化蘊籍豐厚,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標誌之一。

最早姓氏代表著貴族身份,只有貴族才有姓,因此早期的姓很少,這些姓的後代也不斷增多,且遷移不斷,為了便區分,人們又給自己取了一個氏,同氏族之間不得通婚。

到了商周時期,社會出現了形式多樣的賜姓制度,逐漸豐富了姓氏種類。

顧炎武的《日知錄集釋·卷二十三·姓》中記載:“堯姓者,本於王帝。見於春秋者,得二十有二。”

這裡指出,早期的姓氏大都和三皇五帝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繫。例如:奶、虞姓出自於穎須帝分封在“陳”地的諸侯國;姬、周姓出自於黃帝分封在管、蔡、、霍、魯、衛等封地。

姓氏一般以國號或官職命名,姓一般不會變動;氏則可能會隨著身份的改變而改變,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秦漢之際,姓與氏逐漸混為一談,沒有了明顯區分,如“ 以氏代姓”的現象普遍出現, 姓氏慢慢發展成固有的模式,並流傳至今,成為中國古代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你的歷史我來評


秦始皇是嬴姓趙氏,先秦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秦始皇在當時叫趙政。

先秦時期,姓氏有著不同的意思,姓代表血緣,來源於母族社會,所以上古的姓氏,如姬姓、姜姓、媯姓,多是女字旁,並且同姓不婚。氏代表分支,同時氏可以是地位、地名,甚至官職。

先秦男子稱氏不稱姓,比如商鞅是衛國人,衛國是姬姓衛氏,所以商鞅可以叫衛鞅,等到他到了秦國,秦國人看他是衛國的公族,就叫他公孫鞅。在商鞅獲得“商”這塊封地後,便被稱呼為“商鞅”或者“商君”。

前238年,22歲的嬴政在故都雍城舉行成人加冕儀式,並平定長信侯嫪毐的叛亂,之後又除掉權臣呂不韋,開始“親理朝政”。

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箇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

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

但是到了後期,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扼殺民智,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臺沙丘。

“姓”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白虎通義·姓名》說:“姓者,生也”。《說文》更進一步作了解釋“姓,人所生也”。這些皆可以進一步佐證“姓”即“女所生”,也就證明了“姓”確實是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

“姓”字演變

在母系社會中,逐漸產生了八大姓,也被稱為上古八大姓,分別是:姬、姜、姒、嬴、妘、媯、姚、姞(另一說:姬、姜、姒、嬴、妘、媯、姚、妊)。現在中國大多數姓氏都是源於上古八大姓。(見中國歷史重大事件第四篇:上古八大姓——華夏民族的祖先,查查你的祖上是哪位王侯將相

祝融八姓演變表

根據現有的資料,周代以前的古姓並不多。西周銅器銘文所見的姓,可以明確考定的不到30個。另見於史書者,如《國語·鄭語》載史伯之言,謂祝融之後分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8姓;又《晉語四》司空季子稱,黃帝25子,得姓者14人,計有12姓,即: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據《左傳》所載,西周也只有20姓:姬、姜、子、姒、羋、嬴、己、偃、姞、祁、隗、風、曹、釐、任、姚、妘、董、歸、允。這裡面還包括了古代少數民族的姓,如赤狄之隗、西戎之允在內。顧炎武《日知錄·姓》謂春秋時代,本於五帝的姓只有22個:媯、姒、子、姞、姬、己、任、風、嬴、祁、羋、曹、妘、董、姜、偃、歸、曼、熊、隗、添、允。近人梁啟超另舉出姚、戈、庸、荀、嬉、嬛、伊、酉等姓。

如果上面沒有你的姓的話,你今天的姓很可能是後來的氏。

【氏的起源】

“氏”字演變

“氏”的甲骨文字形,象物體欲傾倒而將其支撐住的形象,是“支”的本字。隨著母系社會轉變為父系社會,“氏”演變為姓的分支;到了夏商周三朝,“氏”成為貴族宗族制度的代表和稱號,在周朝尤其盛行。

隨著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這個家族往往會分成若干支散居各處。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為自己取一個稱號作為標誌,稱“氏”。如此一來,姓是一個家族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

氏大量產生的時代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尤其是春秋時期。那麼氏是怎麼來的呢?一般有幾種情況:

一、以受封的國名為氏,如齊、魯、晉、宋、鄭、吳、楚、衛、韓、趙、魏、燕等。

二、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薛、蘇、屈、鮑、商等。

三、以所居的地名為氏,如東郭、北郭、東門、西門、南宮等。

四、以官名為氏,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上官、侯、帥、尉等。

五、以先輩名字字或諡號為氏,如公子、公孫、莊、康、武、恆等。

六、以職業為氏,如陶、屠、庖、蒲、弈、巫、卜等。

七、以次第為氏,即以兄弟排行或親屬輩分等為姓,如叔孫、季孫、第二、第五等。

商鞅畫像

這樣,大量不同的氏就由此產生了,其數量遠遠超過姓的數量。在這一時期,“姓”是固定不變的,而“氏”卻時常變化。因此往往出現父子同姓不同氏,或姓雖不同,氏卻相同的現象,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也可有不同的氏。氏的這些變化往往反映了貴族的地位和職權的變更。如商鞅,他原本是衛國公孫後代,所以又叫衛鞅和公孫鞅,秦國封他為商君後,他又稱為商鞅。

【姓與氏的作用】

在先秦既有姓又有氏的情況下,男子都稱氏而不稱姓,婦人都稱姓而不稱氏。先秦氏的作用,除了表出身地位外,還有限制婚姻對象範圍的重要作用。《韓詩外傳》:“周公制禮,百世不通。”《禮記·大傳》:“雖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這項制度規定:只要是同姓,不論遠近親疏,即使相隔百代,均不準通婚。為什麼同姓不可通婚呢?《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載,鄭人叔詹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晉語》曰:“同姓不婚,懼不殖生。”我們的祖先早已認識到近親結婚的弊病了。

周制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反之,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如齊國欒氏姓姜,晉國欒氏姓姬,兩族就可互相通婚。正由於周制同姓不婚,所以女子的“姓”就成了可否與男方婚配的重要標誌。

周代同姓不婚之制,除了“優生優育”外,更有鞏固宗法制度的作用。《國語·晉語四》曰:“異姓則異德,異德則異類;……同姓則同德,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在同姓與同姓、異姓與同姓之間,只有通過同姓不婚並以族外婚的形式才能建立與維繫同姓與非同姓諸侯國之間的聯盟。如姬姓的周王室及魯、晉等姬姓封國一直保持與姜姓的齊國世代為婚的傳統。

由於同姓不婚,所以諸侯國之間,同姓是兄弟,異姓多是甥舅,彼此都有血緣關係。周天子稱異姓諸侯為伯舅、叔舅,諸侯在國內也稱異姓卿大夫為舅子。這樣,整個國家都由宗法關係聯結了起來,形成一個無所不在的宗法血緣等級制的封建統治網絡。對此《詩經·大雅·板》曾作過這樣形象的描寫:“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大邦就是國屏障,同姓就是國棟樑,施德就使國安寧,宗子就是國城疆!

【秦漢姓氏合一】

根據考證,從有文字記載開始直至春秋戰國時期,在這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國的古姓不過30個左右。但經春秋戰國之後,短短的四五百年時間裡,中國的姓就驟然大增。僅據漢代史游所撰《急就篇》這份極不完備的資料統計,漢代已有單姓127個,複姓3個,共130姓。

到了戰國時期,隨著宗法制度的崩潰,舊有姓氏體系也逐漸混亂,出現了姓氏合一的傾向。而到了秦漢時期,姓氏合而為一。《通志·氏族略》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

自此以後兩千多年以來,姓氏再也沒有出現過大的變化,我們現在使用的姓氏與秦漢時期也沒有太大的變化了。


競鑑歷史


我們知道中國在上古時候是有過一段時間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因此那時候的人們是普遍跟母姓的。流傳下來又上古八大姓的說法,分別為:姬、姜、姚、嬴、姒、妘、媯、姞。(另一說:姬、姜、姚、嬴、姒、妘、媯、妊)。


這裡面,為黃帝的姓,為炎帝的姓。這二位可是中華的人文始祖。大家看這八個姓是不是都帶有“女”字旁?


贏是秦始皇的姓,趙是秦始皇的氏。先秦時期,人們都稱呼別人的氏,而非姓。比如屈原其實叫羋原,因此,秦始皇應該為趙政。嬴政是後來的叫法。


秦國和趙國其實是同宗。

這裡面有什麼淵源呢?秦趙的祖先伯益,也叫大費,因為幫助舜馴鳥獸,所以被舜賜姓為嬴。


伯益有一個後代叫飛廉,飛廉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惡來,一個叫季勝。


季勝有一個後代叫造父,因為擅長駕車助周繆王平定了徐偃王之亂,周繆王就把趙城封給了造父,造父一族以後就稱趙氏,造父有一個後代叫叔帶,離開了周國,前往晉國,這個就是後來的趙氏家族。


而惡來一系呢,因為沾了造父的光,所以,他們也姓趙氏,這個就是他們都是嬴姓趙氏的由來了,也就是說秦國與趙國離得最近的祖先是飛廉,飛廉的兒子惡來是秦國的祖先,飛廉的兒子季勝是趙國的祖先。


至於我們現在所稱的姓,那是漢朝姓氏統一以後的叫法了。


任十三讀史


現在我們說的姓氏其實就是姓的意思,而在古代,尤其是先秦時代,姓和氏是分開的。


在先秦時代,男子既有姓又有氏,只不過按照當時的慣例,男子只稱氏而不稱姓,也就是說,你稱呼一個男子,只叫他的氏就行,不用稱呼姓。而女子只有姓,沒有氏。


之所以先秦男子有姓又有氏,是因為從原始社會過渡到母系社會的影響。姓表示該男子的母系祖先是誰,氏表示該男子的父輩從這支母系祖先分化出來的不同部群。

氏的出現也表明了時代的轉變,即從母系社會發展演變到了父系社會,女子地位逐漸下降,而男子地位逐漸上升。同時由於姓已經難以承擔起區別不同族群的作用,所以才會逐漸把氏的功能激發出來。


那麼姓氏在先秦時的作用是什麼呢?很簡單,“姓以別婚姻,氏以明貴賤”,即在當時如果男子的姓和女子的姓相同,則他們是不能成婚的,這就是“同姓不婚”;氏的作用就是區別你的出身是否高貴,是否有一個有身份有地位的父系祖先。

那麼秦始皇到底叫嬴政還是趙政呢?秦始皇是嬴姓趙氏,所以按照先秦的叫法,他應該叫趙政。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他“及生,名為政,姓趙氏”的說法才是準確的。


我們現在有關秦始皇到底叫什麼的疑問,是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姓氏在先秦之後逐漸合併,因此姓從一個名詞轉變為一個動詞,用以表明無論男女的名稱,這是姓詞義擴大而氏詞義縮小的結果。


而姓氏的起源,則源於原始宗教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比如上古八姓的姬、姚、媯、姒、姜、嬴、姞、妘,都印證著我們先人對自然、天道等深奧現象和真理的思考和推崇。


強哥說文史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趙是他的姓 ,嬴是他的氏。政是他的名。在漢以前,是士大夫及以上是不稱姓稱氏的,氏一般指封地名稱和官職名稱。比方魯班,他姓公孫,魯是氏。廉頗姓嬴,你沒看錯。廉是氏。漢以後沒有了貴族也就沒有了氏,大家只稱姓。


一夫壹歷史


我很反感連名帶姓地稱呼人,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沒有禮貌的,偏偏現在時興這樣。一般說,姓隨母(從女),氏隨父(古為封地)。趙國君主氏趙,不應再稱姓,姓只是出處,氏才是生長、經營、永居的地方。秦王政生於趙國,隨國姓趙,歸秦本應隨秦,只是後人斤斤計較秦國原始姓贏稱其贏政而已(立國之後再拿母姓說事本是多餘)。


順便扯一下: 古人成年後起字,就是為了讓人敬稱的,你若憎惡對方,或者仗著官勢地位比人家高,連名帶姓叫人,那叫呼喝,若是友善,是稱字,最多是姓帶字。閱讀前人文章或書信之類,這點常識應該知道,否則搞不清楚雙方之間的關係和態度,社交上對人也要稱呼注意,你自己不知道,對方或者會反感,否則連人家怎麼討厭你都不知道原因,尤其是對海外華人、華僑等受傳統文化薰陶的人,一定要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